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甲醇汽车行业分析:推广应用加速 政策及车企布局不断释放市场需求

前言:由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碳排放高,所以以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中国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强国积极寻找替代燃料,并开始推广甲醇汽车。工信部数据显示,甲醇汽车与汽油车相比,能效提高约21%,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26%。以甲醇作为能源的醇氢电动技术,可以有效弥补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应用短板,有助于解决中国能源安全和交通领域减排问题。此外,我国甲醇汽车报废处理体系、产业链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推广速度加快,同时车企积极布局竞逐甲醇汽车行业新赛道,市场需求将不断释放。

1、甲醇汽车排放低,能效高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甲醇汽车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许多政策,如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结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再生材料应用升级行动,引导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例。

随着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2024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汽车产量增速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许多政策,如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结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再生材料应用升级行动,引导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例。随着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2024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汽车产量增速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碳排放高,所以以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中国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强国积极寻找替代燃料,并开始推广甲醇汽车。

甲醇含1个碳,汽油含7个至13个碳,柴油含14个至22个碳。甲醇作为低碳含氧燃料,兼具汽油、柴油的燃烧特性;且在电力、氢能、甲醇、天然气、氨等新能源、清洁能源中,甲醇还是唯一的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能源,储、运、用较其他能源更加安全、清洁、高效。据中科院资料显示,甲醇燃料等热值替代燃煤、燃油,可减少80%以上的PM2.5、95%以上的硫氧化物SO2、90%以上的氮氧化物NOx、50%以上的CO2,减排效果显著。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运行的数据显示,甲醇汽车与汽油车相比,能效提高约21%,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26%。

2、甲醇汽车技术丰富汽车电动化技术路线

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3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300万辆;2024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销量占比已连续4个月超过50%,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认可度的提升。

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3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300万辆;2024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销量占比已连续4个月超过50%,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认可度的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新能源汽车稳步发展的同时,北方地区的气候问题也对其发展提出新挑战。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导致锂电池性能大幅降低,直接影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东三省地区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仅为1.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甲醇被称为液体的“电”、液态的“氢”,近年来在替代燃料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加。以甲醇作为能源的醇氢电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极寒气候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衰减问题,为北方地区新能源汽车使用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而醇氢电动技术更是被认为有效弥补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应用短板,丰富汽车电动化技术路线,有助于解决中国能源安全和交通领域减排问题。

3、甲醇汽车报废处理体系、产业链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推广速度加快

而且,甲醇汽车的回收处理成本较低,其结构与燃油汽车类似,报废处理体系已经成熟,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指出,当前情况下,纯电动技术路线难以全面满足商用车新能源化和绿色化的发展需求,需要积极探索混合动力,包括插电/增程、醇氢电动、氢氨内燃机等多元技术路线的推广运用,并给予政策鼓励和扶持。未来商用车电动化的发展,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或将是纯电、混动等多元技术路线长期并存。

我国对甲醇汽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研发与实践积累,至今甲醇汽车全产业链技术日趋成熟,多家公司也加入甲醇汽车赛道。目前,我国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完成发展政策、行政管理、技术标准、市场准入规范和组织推广应用规范化闭环管理体系。

我国甲醇汽车行业推广历程主要事件梳理

时间

事件

2013-2018

工信部牵头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的10个城市(晋中、长治、上海、西安、宝鸡、榆林、汉中、贵阳、兰州、平凉),组织开展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试点中共有1024辆车参加(其中吉利投入甲醇汽车908辆,占试点车辆总数的近90%),包括乘用车、厢式车和重型卡车,总行驶里程达1.84亿公里,采集涉及甲醇汽车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安全性、适应性等5亿多条技术数据。根据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运行数据测算,甲醇汽车与汽油车相比,能效提高约21%,CO2排放减少约26%。

20193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甲醇汽车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营经验的地区推广应用甲醇汽车。

20219

生态环境部打开甲醇汽车公告申报端口,甲醇汽车被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统一管理范畴。

202111

工信部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等降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将甲醇汽车纳入绿色产品,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推广成果方面,我国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已初具规模。例如,贵阳、西安、晋中三地一共有2.7万辆甲醇乘用车投入出行市场运营,总运行里程接近100亿公里;新疆、青海、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贵州等多个省份已经将甲醇重卡投入使用,数量超过数百辆。

我国主要地区在甲醇汽车的应用推广情况

省市名称

推广概况

贵阳市

目前贵州累计投入运营的甲醇汽车超过1.84万辆,占全国已推广运营甲醇汽车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投入运营甲醇燃料加注站超过80座,年消耗甲醇约25万吨,替代汽油约15万吨。其中,贵阳市累计投入运营甲醇汽车1.79万辆,投入运营甲醇燃料加注站67座,成为全球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市场化推广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晋中市

2022年初,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型成势的基础上,晋中市启动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力争三年成型、五年成势,构建千亿级甲醇经济生态。晋中将锚定建设一流甲醇经济示范区,全力实施“11155”工程,即年制备100万吨绿色甲醇、年产10万台甲醇汽车、建设1000座甲醇加注站、年产5万台甲醇增程重卡、年产值超500亿元。20228月,晋中市出台政策,对市域范围内购买甲醇汽车的消费者给予奖励30000/辆。20233月,中石油的山西·晋中M100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示范站正式启动。

西安市

201812月,吉利甲醇出租车在西安市投放运行,西安市表态在2019年将推广10000辆使用M100甲醇燃料的吉利出租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加快甲醇汽车的落地应用,12月2日,沈阳发布《关于加快沈阳市甲醇汽车生产及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涵盖了推动甲醇汽车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化水平及增强零部件配套能力等方面,为甲醇汽车在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其中还特别明确在实施限行政策期间甲醇汽车享有新能源汽车同等路权等政策支持。

业内人士表示,从各地的具体实践来看,各地在推动甲醇汽车产业体系建设、技术创新研发、产品应用场景等多个层次进行了积极探索,全方位有力地推动了甲醇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为产业的良性发展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车企积极布局竞逐甲醇汽车行业新赛道,市场需求将不断释放

因此,在政策支持及推广应用加速下,车企也积极布局竞逐甲醇汽车行业新赛道。截止2019年底,工信部已分17批公告发布9家甲醇汽车生产企业和32款甲醇汽车产品,形成了包括甲醇轿车、甲醇/柴油二元燃料。例如,吉利秉承着“用绿色甲醇破解世界能源和双碳难题”的理念,在甲醇领域耕耘20年,实现了醇氢电动汽车从小批量试点运行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跨越,已投入运营近4万台,累计行驶里程超200亿公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

我国甲醇汽车行业主要企业布局情况

企业名称

布局概况

吉利汽车

截至2023年初,吉利共开发出20多款甲醇乘用车和商用车,仅在甲醇商用车上的研发投入就超过40亿元,总计投放市场2.8万辆甲醇汽车,单车最高运行里程达120万公里,总运行里程超100亿公里。20226月,吉利汽车醇氢科技晋中基地下线首台甲醇重卡,12月完成了500台甲醇重卡的交付。2023221日,全球首个10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在河南安阳正式投产,吉利旗下醇氢科技在现场签约300台甲醇重卡订单并现场交付首批30台甲醇重卡。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陕汽集团(陕重汽)在2013年已推出甲醇柴油双燃料混合动力重卡,2016年推出甲醇柴油混燃动力的德隆M3000自卸车,具备甲醇汽车的生产能力。

东风汽车

201812月,工信部公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8年第12批),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东风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名列其中,该款T7厢式货车是全球首款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轻卡,于20181025日在昆山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北奔重汽

北奔重汽与榆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醇氢插电式增程混合动力牵引车合作开发合同,共同开展醇氢插电式增程混合动力牵引车的研究与开发。一汽也在近期申请了一项名为“甲醇发动机的启动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发明,主要针对相关技术中甲醇发动机难以正常启动的技术问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绿色甲醇生态规模快速扩大,独立的甲醇汽车生态圈已经开始连成片,逐渐形成规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响应,产业链将协同发展,甲醇汽车发展潜力将不断释放,为全国的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 我国汽车外饰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单车价值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 我国汽车外饰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单车价值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发展前景良好。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外饰部件需求主要来源于整车配套(占比80%以上)和汽车后市场的维修更换,与汽车的产销量、保有量直接相关。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稳中向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为汽车内饰部件行业带来发展机会。未来随着人均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升级的需求,汽车的年更新需求将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受益于汽车轻量化驱动 一体化技术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受益于汽车轻量化驱动 一体化技术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通过减重提升能效的需求日益增长下,铝合金材料持续向电车部件渗透,使得车用铝合金使用量快速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车用铝合金分为铝压铸、铝挤压、轧制材、铝锻件,其中压铸工艺可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对于轻量化和高性能的需求,为目前车用铝合金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分析: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多家科技公司已入局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分析: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多家科技公司已入局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以及监管进一步完善,无人配送车有望在机动车道路以更高时速运行,例如,黄山市极兔快递试运营的无人车最高时速达40km/h,合肥顺丰投运的无人车最高时速达50km/h,青岛市对低速无人功能车要求限速达45km/h。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发展向好 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市场技术、材料及工艺革新势在必行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发展向好 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市场技术、材料及工艺革新势在必行

近年随着消费的升级,汽车内饰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此外,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也进一步带动汽车内饰及其部件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7-2023年我国汽车内饰部件市场规模从350亿元增长至364亿元。预计到2028年,我国汽车内饰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412亿元。

2025年04月21日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早在2007年,美国就对我国轮胎行业发起双反调查,也是美国对外发起贸易调查最频繁最多的产品之一;在2014年开始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2016开始对中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调查。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时,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28.90%,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行业对“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显著地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叠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领域节能减排力度提高,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四大外资企业垄断,202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