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前景广 生物基材料与生物燃料是当前利用最佳途径

前言:当前我国废弃油脂资源丰富,供应量在全球领先,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在政策的推动下餐厨处理公司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从途径来看,目前生物基材料和生物燃料是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的最佳途径。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其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对各种来源的废弃物油脂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废油脂回收、炼油加工、生产生物柴油等环保和资源利用方向。废弃油脂主要指餐饮服务业、食品加工业、油脂精炼以及油脂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不符合食用标准的动植物油脂及各种油脂类副产、下脚料。

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上游主要是以废弃油脂为主的原材料,其属于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在我国资源丰富,给行业提供了充足的供给。下游是最终应用领域,包括能源、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对废油脂综合利用行业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市场需求的推动、碳减排标准的制定等方面。

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上游主要是以废弃油脂为主的原材料,其属于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在我国资源丰富,给行业提供了充足的供给。下游是最终应用领域,包括能源、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对废油脂综合利用行业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市场需求的推动、碳减排标准的制定等方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废弃油脂资源丰富,给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充足发展空间

我国废弃油脂主要来源于食用油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因此废弃油脂的资源量与食用油消费量、饮食习惯挂钩。我国废弃油脂资源丰富,是最主要的废弃油脂资源国。这主要是因为,中餐特殊的烹饪方式决定了餐厨垃圾中含有较多的废弃油脂,且部分油会伴随烹饪过程流入下水道成为地沟油,而海外(尤其是欧洲)饮食以色拉油、煎炸油为主,烹食方式产生的废油量小。上述原因造就了我国废弃油脂供应量在全球领先的格局。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21年我国年食用油消费量约4,255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约20%,排全球食用油消费国第一。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21年我国年食用油消费量约4,255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约20%,排全球食用油消费国第一。到2023年我国食用油消费为3908万吨。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21年我国年食用油消费量约4,255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约20%,排全球食用油消费国第一。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21年我国年食用油消费量约4,255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约20%,排全球食用油消费国第一。到2023年我国食用油消费为3908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可利用的餐厨垃圾丰富,处理率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以废弃油脂产生量约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30%估算,对应2023年食用油消费预计产生废弃油脂约1,100万吨,并且国内油脂精加工后以及各类肉及肉制品加工后剩余的下脚料亦可再产生动物废弃油脂约100万吨以上,我国废弃油脂供应潜力超1200万吨/年。而尽管目前我国可供提取的废弃油脂潜力巨大,但实际规范化利用并形成工业原料进行加工的不足300万吨/年。

目前我国可利用的餐厨垃圾丰富,处理率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以废弃油脂产生量约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30%估算,对应2023年食用油消费预计产生废弃油脂约1,100万吨,并且国内油脂精加工后以及各类肉及肉制品加工后剩余的下脚料亦可再产生动物废弃油脂约100万吨以上,我国废弃油脂供应潜力超1200万吨/年。而尽管目前我国可供提取的废弃油脂潜力巨大,但实际规范化利用并形成工业原料进行加工的不足300万吨/年。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三、政策推动地沟油回收体系完善餐厨处理公司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行业的发展对于降低国家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改善环境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以废弃油脂生产资源化产品,既可为上游解决废弃油脂安全回收利用的问题,又可为下游提供环保安全的可再生资源,具有多重的环保效应和社会效应,是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的行业。

近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地沟油回收体系完善。例如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计量收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厨余垃圾应收尽收,并对非居民厨余垃圾进行计量收费、执行厨余垃圾台帐跟踪管理制度。

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主要政策

时间 相关部门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2017年4月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意见》 总结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经验,推动培育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引导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适度规模经营,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021年2月 国务院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做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021年3月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补齐和延伸产业链,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
2021年5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 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积极推广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合理利用厨余垃圾生产生物柴油、沼气、土壤改良剂、生物蛋白等产品。
2021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加快建立再生原材料推广使用制度,拓展再生原材料市场应用渠道,强化再生资源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2024年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十部门 《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 将“以非粮农作物、农林剩余物、能源植物、地沟油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生物燃料乙醇、生物甲醇等生物质液体燃料”行业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鼓励类行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地沟油回收体系逐渐完善,我国废弃油脂回收方式也有改变。过去非居民厨余垃圾生产者通常将废弃油脂出售给个体商贩获取处置收益,废弃油脂经个体商贩收运处理后,主要流向化工企业,少量流向餐厨处理企业。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与个体商贩维持着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伴随着餐厨收集体系完善及监管加强,废弃油脂通过垃圾分类流向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含油率逐步提升,并通过餐厨处理企业实现回收。因此,在政策驱动下,具备健全的管理和运营体系的餐厨处理企业更具市场竞争优势,其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随着地沟油回收体系逐渐完善,我国废弃油脂回收方式也有改变。过去非居民厨余垃圾生产者通常将废弃油脂出售给个体商贩获取处置收益,废弃油脂经个体商贩收运处理后,主要流向化工企业,少量流向餐厨处理企业。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与个体商贩维持着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伴随着餐厨收集体系完善及监管加强,废弃油脂通过垃圾分类流向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含油率逐步提升,并通过餐厨处理企业实现回收。因此,在政策驱动下,具备健全的管理和运营体系的餐厨处理企业更具市场竞争优势,其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生物基材料和生物燃料是目前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的最佳途径

从途径来看,生物基材料和生物燃料是目前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尽管我国已经立下“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基本国策,但考虑到“双碳”时代下减排压力、与海外减排制度的接轨,以及我国是化石能源进口大国的现状,发展生物燃料及生物基材料仍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国家近年来大力打击地沟油回流餐桌等行为,对废弃油脂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强监管,不断提升追踪、监察力度,在整治不法行为的同时,不断引导国内废弃油脂产业链逐步向产业化发展。我国在提升对原有废旧油脂处理的监管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餐馆等主要废弃油脂产生源头进行隔油池等厨余垃圾处理方式,在全国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在治理环境污染,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同时,创造废旧产品的再生价值,为废弃油脂大范围收集并用于发展生物基材料和生物燃料奠定了基础。

1、生物基材料市场

生物基材料主要是利用谷物、豆科、秸秆、竹木粉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学品等,包括生物合成、生物加工、生物炼制过程获得的生物醇、有机酸、烷烃、烯烃等基础生物基化学品,也包括生物基塑料、生物基纤维、糖工程产品、生物基橡胶以及生物质热塑性加工得到塑料材料等。

生物质资源是唯一能够大规模取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也是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产品,用以替代矿物能源和石油化工产品势在必行,并逐步成为我国以及欧美国家的重大科技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例如2023年1月国家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部分非粮生物基产品竞争力与化石基产品相当,高质量、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体系初步建立。

生物基材料由于其绿色生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已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迅猛扩张,由2014年的96.8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99.23亿元,期间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增长量达到102.37亿元。从市场规模扩张速度来看,2015-2021年期间,我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增速呈波动上升走势,由8.6%上升至16.1%。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发展,生物基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中众多产业不断壮大,将继续拉动我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增长,助推生物基材料行的高速发展。

生物基材料由于其绿色生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已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迅猛扩张,由2014年的96.8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99.23亿元,期间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增长量达到102.37亿元。从市场规模扩张速度来看,2015-2021年期间,我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增速呈波动上升走势,由8.6%上升至16.1%。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发展,生物基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中众多产业不断壮大,将继续拉动我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增长,助推生物基材料行的高速发展。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2、生物燃料

生物柴油是目前废弃油脂的最佳流向。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餐饮消费规模快速增加,餐饮废弃油脂产量也逐年增加,如果不妥善处置废弃油脂,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产生危害。废弃油脂构成复杂、杂质含量高、色泽深,而生物柴油对原料废弃油脂指标要求较低,几乎覆盖所有废弃油脂品种,且生物柴油除可作为生物燃料外,还可用于生产生物基材料,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因此,生物柴油是废弃油脂目前的最佳流向。

生物燃料是指利用动植物中的有机质生产的液体、气体或固体燃料,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生物甲醇、生物甲烷等。早期生物燃料主要用于汽车、发电、热力等用途,随着碳减排进程的推进,生物燃料在航空、海运等重排放领域正逐步展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近年我国积极支持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例如《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石油销售企业应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2014年,《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从原料、布局、监管等方面,明确了产业规范要求。2016年,《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健全生物柴油产品标准体系,推进生物柴油在交通领域的应用。2023年2月,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加大B5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力度,研究B1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应用可行性,鼓励B1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在内河船舶上使用”。

但是目前我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利用率较低。由于人口、饮食习惯、粮食战略等因素,我国生产的生物柴油主要以餐饮废弃油脂为原料,但我国废弃油脂市场呈现“小散乱”的格局,很多生物柴油企业无法持续稳定和具备竞争力的价格获取足够的原材料用于生产,如何以低廉的价格获取更多的废弃油脂原材料是中国生物柴油企业所面临的核心难题。根据USDA统计,2023年预计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约48家,名义产能约为326万吨,实际产量约为290万吨,产能利用率突破50%,较过去30%左右的平均水平提升明显,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生物柴油应用于化工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全面开展生物柴油使用,仅在上海等地区推广使用生物柴油。因此我国生物柴油整体市场规模较小,且要以出口为主。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50.5万吨,同比增长26%。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达到117.51万吨,同比增长58%。

从企业来看,现阶段卓越新能、嘉澳环保、河北金谷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唐山金利海生物柴油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是我国生物柴油主要企业。

2023年前十大(含并列)生物柴油企业产能情况

企业名称 产能能(万吨/年) 产能占比
卓越新能 50 15.34%
嘉澳环保 30 9.2%
河北金谷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30 9.2%
唐山金利海生物柴油股份有限公司 16 4.91%
上海中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1 3.37%
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5 3.22%
湖北碧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 3.07%
隆海生物 6 1.84%
山东丰汇新能源有限公司 6 1.84%
荆州大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5 1.53%
合计 174.5 53.53%

注:以我国生物柴油名义产能为326万吨计算

数据来源:USDA,公司官网或年度报告(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2025年04月01日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推动包括复合肥料在内的化肥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已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复合化率平稳提高。氮磷钾三大基础肥料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重大,2021年以来国内复合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提高,全球有机颜料产业链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有机颜料最大生产地,其中中国是全球有机颜料主产国。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领域,经典有机颜料为消费市场主流,但随着环保要求提高,高性能有机颜料未来将拥有更大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竞争与整合,全球有机颜料市场集中度正不断提高。在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2017-2022年我国磷肥产能持续下降,2023年起止跌回升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同时其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同比增长9.99%。从细分产品来看,2024年我国高浓度磷肥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为主要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磷肥生产集中度较高。一方面,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肥生产区域高度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氦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大幅扩张 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我国氦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大幅扩张 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我国氦气资源贫乏,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2.1%,且资源品位相对较差,以氦含量为0.01% -0.10%的贫氦资源为主体。长期以来,受氦气资源先天不足、提取成本高等因素限制,其自产供应量远不能满足下游市场消费,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不过,随着我国氦气产能大幅扩张,其自产供应量也在快速增长,带动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由2018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