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应用广、需求潜力大 市场不断放量下机构数量与营收持续增长

前言:计量校准在计量活动中不可或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伴随国家转型升级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计量校准的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工程、轨道交通、汽车、通信、医药、食品、化妆品、医学等各行各业,其市场需求有着巨大的潜力。当前,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市场容量正在逐步释放,相关机构数量与营收持续增长。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16-2023年我国计量校准机构数量从607家增长到791家,复合增长率为3.9%;计量校准机构的营收总额从56.68亿元增长到123.9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8%。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计量校准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计量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通过比较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参考标准,以确定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的过程。其目的是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保健、科学研究等领域‌。目前计量校准的过程包括检验、调整和比较三个环节。

计量校准的过程包括检验、调整和比较三个环节

环节 基本概念 目的
检验 是指对计量器具进行外观检查、功能检查和精度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发现计量器具的缺陷和不足,为后续的调整和比较提供依据。
调整 是指对计量器具进行调整,以使其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 消除计量器具的误差,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较 是指将待校准的计量器具与已知准确度的标准器具进行比较,以确定其误差大小和方向。 确定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误差,为后续的调整和校准提供依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计量校准的分类从检定方面可以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强制检定是根据县级以上的计量院的法定要求检验,是要有县级以上的计量院授权的鉴定机构才能进行检验,而且对有些器具是定期检查,强制检查该器具的所有规程,看是否合格,不合格不能再使用该器具。

非强制检定就是依法检定计量器具,一般都是把自己单位的计量器具送给能检定的公司或者送给县级以上的计量院检测,只需要每年按时送检即可。从应用领域方面可以分为无线电、电磁、时间频率、长度、力学、热工、理化等。

非强制检定分类

类型 测量范围 常见校准仪器
无线电 其测量范围覆盖了从直流到微波频段、从模拟到数字领域,可开展集总参数、功率、衰减、脉冲波形参数、场强、失真、调制、抖晃、相位等模拟信号特性以及数字传输特征参数的校准。 高频探头、扫频仪、频谱分析仪、综合测试仪、电话分析仪、电视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校准仪等。
时间频率 配备了标准电感、标准电容、高频标准电感、标准电阻器、耐电压测试校验仪、多功能校准仪、数字多用表等标准设备,直流电压的不确定度达百万分之八,标准电容的不确定度达百万分之十,可开展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磁感应强度、磁通和磁矩等参数的校准。 电压表、阻抗分析仪、高低阻表、高压表、噪声电压表、LCR表、功率表、直流参数测试仪等。
时间频率 配备了铷钟,GPS接收机等时间频率计量标准,时间频率准确度达到10,可直接溯源至美国NIST.频率范围从直流到46GHz,可对时间频率类仪器进行校准。 频率标准仪、通用计数器、时间间隔测量仪、调制域分析仪、频稳对比器、时钟分析仪等。
长度 测量范围从0到10米,分辨率zui高可达0.01μm。可开展光学仪器、jing密量仪及设备、通用标准器、量规量具、线纹类器具、角度、表面粗糙度、平面直线度等项目的校准。 量块、高度规、组合角度尺、三针、正弦规、光学象限仪、直角尺检定仪、水平仪、测微表等。
力学 砝码测量到E1级,扭力,压力,可开展质量、衡器、测力、压力、扭矩、硬度、振动、密度、容量等项目的校准。 标准砝码、台秤、wan能材料试验机、精密压力表、巴氏硬度计、测振仪、滴定管等。
热工 可开展温度一次仪表、温度二次仪表、温度传感器、辐射温度计、湿度控制设备、温度控制设备、环境试验设备等项目的校准。 数字温度计、工业铜热电阻温度计、烘箱、压力式温度计、红外测温仪等。
理化 可开展色谱、光谱、波长、透射比、电导、酸度、粘度、旋光度、浓度等项目的校准。 酸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发射光谱仪、粘度计、旋光仪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下游应用广泛,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计量校准行业发展依赖于下游领域需求。近年来伴随国家转型升级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计量校准的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广泛应用于多个多种行业,在产品研发、检测等关键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目前计量校准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涉及电力、建筑工程、轨道交通、汽车、通信、医药、食品、化妆品、医学等各行各业,其市场需求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中主要以下文几个应用领域为例:

1、电力行业

计量校准贯穿于电力工程施工、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等全流程环节,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建设提供质量与安全性能保障。以输变电环节为例,在输变电电力施工、日常维护时,典型常用的电压等级有220V、380V、10kV、35kV、110kV、220kV、500kV、750kV、1000kV等,为了电力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需要对施工、日常维护过程中用到的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防护工具如: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杆等,以及验电器、个人保护接地线、变压器等电力高压输变电设备进行定期计量校准或检测,以确保工具质量和施工质量合格,防止被不同等级的电压击穿,发生事故。国家能源局发布的DL/T976-2017《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对绝缘杆等工具开展计量测试的周期为12个月,对使用频繁的绝缘靴、绝缘手套等工具进行计量测试的周期为6个月。因此电站建设维护、电力电网改造、特高压建设投资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为检验检测行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电力行业即把各种类型的一次能源通过对应的发电设备转换成电能,再经由输电及配电网络把电能由发电厂输送到最终用户处,向最终用户提供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可靠性标准的电能以及其他电力辅助服务的基础性工业行业,涵盖了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四项。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工业用电及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需求与日俱增,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电力建设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96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2.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工业用电及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需求与日俱增,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电力建设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96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2.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2、建筑工程

在建设工程领域,计量校准服务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验收及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以施工过程中建筑原材料准备环节为例,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对水泥及钢筋物理力学性能、砂石、混凝土及砂浆强度、混凝土掺加剂性能、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性能等建筑原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测。这就需要对建筑原材料性能检测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如:净浆搅拌机、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标准养护室、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试验筛、混凝土抗渗仪、钢绞线拉力机等进行严格的计量校准,以确保检测设备安全达标。建筑工程行业稳定发展格局,有效保证了建筑工程计量检测服务需求。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化稳步推进、对低碳环保建筑的需求不断增长,建筑工程行业整体稳定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2023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总产值从193567亿元增长到3159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化稳步推进、对低碳环保建筑的需求不断增长,建筑工程行业整体稳定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2023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总产值从193567亿元增长到3159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3、交通运输

在交通运输领域,计量检测服务贯穿于公路、水运和铁路运输的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及养护等各阶段。以铁路运输为例,原国家铁路局先后出台《铁路专用计量器具管理目录》、《铁路计量管理办法》等管理目录和办法,明确了对铁路用计量器具进行计量管理的目录和监督要求等。2020年12月21日,国家铁路局印发《铁路计量管理办法》(国铁科法规〔2020〕60号),对铁路用计量器具(包括铁专量具和通用计量器具)的计量管理和监督进行了全面的规定,确保相应仪器仪表等设备量值准确可靠。当前我国的公路、水运及铁路等工程建设及养护任务量大,计量检测设备需求量也大,高效、准确、可靠、统一的测量数据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质量评价及确认工程基础设施养护周期的重要科学依据。

为代表的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与重要运输纽带。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国家长期保持对行业的建设投入和政策引导。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完成交通基础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39,142亿元,同比增长1.6%,在2016-2023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

为代表的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与重要运输纽带。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国家长期保持对行业的建设投入和政策引导。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完成交通基础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39,142亿元,同比增长1.6%,在2016-2023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

注:数据包含公路水运投资、铁路投资及其他公路水运投资额,不包含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投资额。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观研天下整理

4、汽车

在汽车领域,计量校准服务贯穿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及安装、服务等整个汽车产业链,并在汽车产业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设计和开发、生产和服务等全流程中提供测量、分析和改进等全方位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汽车是居民日常工作生活中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近几年,绿色环保理念广泛普及,加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持续扶持,我国汽车总体产销实现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3,016万辆,同比增长11.62%。2024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量为2790.3万辆,同比增长2.9%,保持着增长趋势。

汽车是居民日常工作生活中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近几年,绿色环保理念广泛普及,加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持续扶持,我国汽车总体产销实现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3,016万辆,同比增长11.62%。2024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量为2790.3万辆,同比增长2.9%,保持着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在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持续引领下,消费者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快速发展。随着“双碳”目标的实施,能源变革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推广,汽车动力新能源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的里程碑。截至2024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34.5万辆,同比增长34.6%‌

与此同时,在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持续引领下,消费者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快速发展。随着“双碳”目标的实施,能源变革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推广,汽车动力新能源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的里程碑。截至2024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34.5万辆,同比增长34.6%‌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容量逐步释放,计量校准机构数量与营收总额持续增长

计量校准在计量活动中不可或缺,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直接关系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计量科研成果大量涌现,建成185项国家计量基准和6.2万余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标准物质供给数量持续增长,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更加完善,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达1,879项,位居世界前列。

同时,随着我国持续推进计量“放管服”改革,行业市场容量逐步释放。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16-2023年我国计量校准机构数量从607家增长到791家,复合增长率为3.9%;计量校准机构的营收总额从56.68亿元增长到123.9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8%。

同时,随着我国持续推进计量“放管服”改革,行业市场容量逐步释放。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16-2023年我国计量校准机构数量从607家增长到791家,复合增长率为3.9%;计量校准机构的营收总额从56.68亿元增长到123.9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8%。

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观研天下整理

中长期来看,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有望持续增长。根据2021年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计量校准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市场主体地位,并要求持续提升计量科学技术水平、增强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完善计量监督管理体制,目标到2035年“国家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关键领域计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作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支撑性产业,计量行业需求有望维持稳健增长。(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大幅下跌 但出口市场增长强劲且占比提升

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大幅下跌 但出口市场增长强劲且占比提升

受房地产行业发展低迷、市场保有量过剩等因素影响,近3年来我国塔式起重机内需持续缩减,使得其总销量不断下行。同时2024年其单月总销量同比“12连跌”,同比增速大多维持在40%-70%左右。与内需疲软形成反差的是,我国塔式起重机出口市场实现强劲增长,出口量不断上升;同时其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除了总销量、国

2025年04月08日
全球无人潜水器行业呈欧美主导、亚太崛起态势 市场为寡占型格局 ROV占比大

全球无人潜水器行业呈欧美主导、亚太崛起态势 市场为寡占型格局 ROV占比大

全球无人潜水器市场保持稳定,行业呈现出以北美、欧洲为主导,亚太地区迅速崛起的态势。在市场拓展及应用深化下,全球各区域企业展开激烈竞争,核心厂商包括Oceaneering、Kongsberg Maritime、Lockheed Martin、SAAB Group 和 TechnipFMC等,这些头部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

2025年04月03日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规模创新高 中国市场竞争力强劲 头部企业收入将持续提升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规模创新高 中国市场竞争力强劲 头部企业收入将持续提升

全球海上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增多,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整体向好,2024年订单成交规模创新高。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以海洋油气装备为主,其中移动生产装备占比达50%。

2025年04月02日
下游电力等领域扩张下输送机械行业向好 带式输送机为主流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元

下游电力等领域扩张下输送机械行业向好 带式输送机为主流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元

下游行业需求变动决定输送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和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电力、建材、钢铁、煤炭和港口等下游领域扩张,我国输送机械市场逐渐向好。输送机械分为带式运输机械和其他运输机械,其中带式运输机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运输距离长等特点,符合港口等下游市场的运输需求,是运输机械市场主流。我国输送机械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格局

2025年04月02日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奠定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成重要趋势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奠定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成重要趋势

电力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社会用电需求及电力产业持续增长不仅带动了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奠定了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

2025年03月29日
银发经济或“带飞”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刚需应用丰富  企业看到新确定机会

银发经济或“带飞”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刚需应用丰富 企业看到新确定机会

目前,我国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丰富,其中医疗、工业制造、运动领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需求明确。近几年,随着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入局,外骨骼机器人已在消防、工业物流、医疗康复等多个场景有较为成熟的应用。除了B端应用领域外,外骨骼机器人也逐渐向C端民用渗透,银发经济或“带飞”行业,企业与资本方看到新市场确定机会。

2025年03月28日
电动工具行业:上游钢材与锂电池产量稳增提供坚实基础 锂电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电动工具行业:上游钢材与锂电池产量稳增提供坚实基础 锂电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钢材和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为电动工具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特别是在2022年,我国钢材产量突破了13亿吨大关,而锂离子电池的产量更是飙升至超过239亿只。到202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了14亿吨,而锂离子电池的产量进一步达到了295亿只(自然只),同比增长了13.7%。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发展现状:利润空间收窄 贸易顺差额快速扩大

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发展现状:利润空间收窄 贸易顺差额快速扩大

在2024年,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出现回升,同比增长5.96%;但由于市场内卷加剧,其利润空间收窄,利润率和利润总额双双下滑。从出口来看,近年来我国金属成形机床出口额不断上升,同时其贸易顺差局面稳固,贸易顺差额快速扩大。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金属成形机床数控化率不断提升,但仍然偏低,且始终远低于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

2025年03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