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正不断完善 高端市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我国硬质合金行业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末,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我国硬质合金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集原材料制备、产品生产加工以及下游应用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在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和下游需求释放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硬质合金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目前,切削工具为硬质合金下游第一大需求领域,2023年占比约为51%。

从竞争来看,国内硬质合金相关企业数量较多,多集中于中低端硬质合金市场,竞争激烈,而高端硬质合金市场仍被美国肯纳金属公司、瑞典山特维克集团等国外企业占据,高端硬质合金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1.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国和消费国,产业链不断完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硬质合金又称为钨钢,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主要是碳化钨)和粘结金属(以钴为主)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我国硬质合金行业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末,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我国硬质合金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集原材料制备、产品生产加工以及下游应用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具体来看,我国硬质合金产业链上游主要为钨、钴等金属化合物的开采及冶炼;中游为硬质合金生产与加工;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誉为“工业牙齿”,主要用于制作切削工具、矿用工具、耐磨工具等产品,终端应用涉及航天航天、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开采、电子通讯、建筑、汽车等多个领域。

硬质合金又称为钨钢,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主要是碳化钨)和粘结金属(以钴为主)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我国硬质合金行业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末,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我国硬质合金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集原材料制备、产品生产加工以及下游应用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具体来看,我国硬质合金产业链上游主要为钨、钴等金属化合物的开采及冶炼;中游为硬质合金生产与加工;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誉为“工业牙齿”,主要用于制作切削工具、矿用工具、耐磨工具等产品,终端应用涉及航天航天、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开采、电子通讯、建筑、汽车等多个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硬质合金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湖南省占比领先

在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和下游需求释放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硬质合金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15年的2.65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5.0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45%。据悉,我国硬质合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受到上游钨矿资源影响,其产地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四川省,2023年四省产量合计占比达到67.4%。其中,湖南省的硬质合金产量排名全国第一,占比约为34.33%,比第二名的江西省高出21.6%。

在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和下游需求释放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硬质合金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15年的2.65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5.0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45%。据悉,我国硬质合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受到上游钨矿资源影响,其产地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四川省,2023年四省产量合计占比达到67.4%。其中,湖南省的硬质合金产量排名全国第一,占比约为34.33%,比第二名的江西省高出21.6%。

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据悉,湖南株洲是全国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基地,年产量全国第一,拥有国内最大硬质合金材料产业集群,聚集链上企业300余家,规模超500亿元。2023年,株洲硬质合金产业集群营业总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速2.5%,在全国行业占比超40%,规模位居亚洲第一。

3.切削工具为硬质合金下游第一大需求领域

目前,我国硬质合金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切削工具、耐磨工具和矿用工具,2023年三者合计占比超过90%。其中切削工具为硬质合金下游第一大需求领域,占比约为51%;其次为耐磨工具和矿用工具,分别占比24%和20%。切削工具、耐磨工具和矿用工具的下游应用广泛,涉及航天航天、机械加工、矿山开采、电子信息、建筑、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行业,因此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情况与宏观经济及制造业景气度高度相关,而受单一行业波动的影响较小。未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以及采矿业投资规模增加,也将带动硬质合金市场需求上升。

目前,我国硬质合金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切削工具、耐磨工具和矿用工具,2023年三者合计占比超过90%。其中切削工具为硬质合金下游第一大需求领域,占比约为51%;其次为耐磨工具和矿用工具,分别占比24%和20%。切削工具、耐磨工具和矿用工具的下游应用广泛,涉及航天航天、机械加工、矿山开采、电子信息、建筑、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行业,因此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情况与宏观经济及制造业景气度高度相关,而受单一行业波动的影响较小。未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以及采矿业投资规模增加,也将带动硬质合金市场需求上升。

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中钨高新为国内硬质合金龙头企业,高端市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国内硬质合金相关企业数量较多,多集中于中低端硬质合金市场,竞争激烈,而高端硬质合金市场仍被美国肯纳金属公司(Kennametal)、瑞典山特维克集团(Sandvik) 等国外企业占据。未来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不断升级,高端硬质合金产品的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目前,中钨高新是我国最大的硬质合金综合供应商,其产量常年超过1万吨,生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按产量计算)超过24%。中钨高新之所以能在国内硬质合金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中钨高新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重组等方式,整合钨矿资源,减少原材料对硬质合金供应的影响。据悉,中钨高新目前管理范围内钨矿山保有钨资源量123万吨,占全国查明钨资源量的11%,使得中钨高新在硬质合金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先机。第二,中钨高新人才和技术优势突出,拥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研发人员近1500名,累计有效专利超过1500件,并保持每年较快增长。第三,中钨高新硬质合金产品类型较为丰富,拥有较多优势类产品,并持续向高端领域拓展等等。

目前,中钨高新是我国最大的硬质合金综合供应商,其产量常年超过1万吨,生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按产量计算)超过24%。中钨高新之所以能在国内硬质合金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中钨高新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重组等方式,整合钨矿资源,减少原材料对硬质合金供应的影响。据悉,中钨高新目前管理范围内钨矿山保有钨资源量123万吨,占全国查明钨资源量的11%,使得中钨高新在硬质合金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先机。第二,中钨高新人才和技术优势突出,拥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研发人员近1500名,累计有效专利超过1500件,并保持每年较快增长。第三,中钨高新硬质合金产品类型较为丰富,拥有较多优势类产品,并持续向高端领域拓展等等。

数据来源:中钨高新年报、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04月10日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2025年04月09日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2025年03月21日
优特钢产能扩大 我国特钢行业质变潜力广阔 市场集中度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待提高

优特钢产能扩大 我国特钢行业质变潜力广阔 市场集中度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待提高

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刺激国内特钢产量增长及优特钢产能扩大。国内特钢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偏低,促使大型企业积极出海,特钢出口金额已远超过进口金额。但国内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导致特钢进口平均单价几乎倍于出口平均单价。整体来看,我国特钢行业具备“由弱走强”潜力。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无取向电工钢行业:高牌号产量占比提升 进口量减少但均价上涨

我国无取向电工钢行业:高牌号产量占比提升 进口量减少但均价上涨

近年来,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不断上升,同时其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目前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仍是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品种,但近几年来,其产量占比逐渐缩减;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占比则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无取向电工钢行业发展带来了新增量。受此驱动,新能源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