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提高 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前言:新能源汽车用三电系统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使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加复杂,系统整体成本大幅上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与渗透率逐步提升,再加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1、汽车热管理系统定义

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指汽车上从系统集成和整车角度出发,统筹整车热量与环境热量,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以调节零部件工作和座舱温度环境的系统总成。根据介质不同,汽车热管理中的冷却方式大致可分为:风冷、液冷、冷媒直冷、热管冷却、相变材料冷却等。其中,液冷技术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主流方式,凭借其散热效率高、温度均匀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中;冷媒直冷、热管冷却及相变材料冷却等技术未能广泛地应用到汽车热管理系统中。

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冷却方式

方案

原理

介质

优点

缺点

风冷

通过空气的流动使电池组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可分为自然冷却和加装风机的强制冷却。

空气

成本较低;轻便,低能耗;高度商业化

散热效率较低;需要较大的空间布设

液冷

由于液体的比热容更大,冷却效率更高,采用电池包上布置液冷板及液冷管或直接浸没电池组的方式,通过水-乙二醇等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水-乙二醇等冷却液

散热效率较高;温度分布均匀性好;高度商业化

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加装质量较大;存在漏液风险

冷媒直冷

通过压缩机及前端冷凝器将制冷剂气体冷凝成高温中压的液体,通过车舱空调蒸发器或电池包内的冷板吸收热量并蒸发,制冷剂变回气体通过膨胀阀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过程。

制冷剂(R134aR1234yfR744等)

制冷效果好;温度分布均匀性好;响应速度快

成本较高;技术壁垒较高;尚未商业化

热管冷却

热管是一个充满饱和状态工作的介质/液体(水、乙二醇或丙酮等)的密封容器或密封管道,两端分别为蒸发端和冷凝端。既可以吸收电池组的热量又可以对电池组进行加热。

水、乙二醇或丙酮等

导热性能好;结构紧凑;低噪音;安全性高

成本较高;技术壁垒较高;维修困难;尚未商业化

相变材料冷却

利用石蜡、烷烃、水合盐等相变材料的热储存与释放特性,维持工况环境内温度的稳定区间。

相变材料(PCM

高效储能与释能;被动式管理;无需额外能源输入;结构灵活;安全性高

PCM材料本身导热性较低,需添加导热增强材料;PCM材料发生相变可能引起体积变化,引起结构不稳定;成本较高;技术壁垒较高,仍在研发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稳步提升,带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需求上升

汽车热管理系统下游涵盖汽车整车、飞行汽车eVTOL、算力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场景,其中汽车是最大的应用领域。而由于三电系统对工况环境温度的需求更为严格,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加复杂,新增了电动压缩机、电池冷板、Chiller和电磁阀等高价值量零部件,系统整体成本大幅上涨。根据相关资料可知,传统燃油车体系的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合计约为2150-2450元,而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根据技术路线和配置不同,单车价值量合计约为6000-10000元不等。

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部件单车价值量(单位:元)

零部件种类

传统燃油车体系

新能源汽车

PTC体系

R134a热泵体系

R744CO2)热泵体系

空调箱(HVAC

400

400

700

700

制冷剂管

200-300

350

450

1300-1500

压缩机

450-550

1400-1600

1400-1600

2500-2700

冷凝器

100

150

150

200

Chiller

-

100

100

200

电磁阀

-

500

1200

1500

水泵(含管路、传感器)

300

700

700

700

散热器

150

150

150

150

电池冷板

-

600

600

600

其他

550-600

1500

1700

1700

单车价值量合计

2150-2450

5850-6050

7150-7350

9550-99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以及渗透率持续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需求也有望逐步增加。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1286.6万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以及渗透率持续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需求也有望逐步增加。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1286.6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2025年有望超过1400亿元

综上,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49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864亿元。

综上,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49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86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提高 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提高 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用三电系统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使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加复杂,系统整体成本大幅上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与渗透率逐步提升,再加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2025年02月04日
获政策及资金支持 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出货量持续增长 湿法占主导 市场高度集中

获政策及资金支持 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出货量持续增长 湿法占主导 市场高度集中

隔膜是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尽管隔膜在锂电池总成本中仅占比4%,但其在锂电池中发挥重要作用: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将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促进电池产业升级发展。

2025年01月25日
我国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持续复苏 专用混动变速器与多挡变速器将成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持续复苏 专用混动变速器与多挡变速器将成重要发展方向

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专用混动变速器与多挡变速器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竞争格局来看,当前我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呈现中国自主变速器品牌、中外合资变速器品牌及国外变速器品牌“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2025年01月22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行业已取得长足发展 龙头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行业已取得长足发展 龙头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技术革新与市场洗礼,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行业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头羊,不仅推动了电驱、电控、电源产品的国产化,也实现了产品的批量出口与全球化,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全球竞争力。

2025年01月21日
汽车离合器行业:钢价下降或改善成本结构 福达股份、铁流股份处第一竞争梯队

汽车离合器行业:钢价下降或改善成本结构 福达股份、铁流股份处第一竞争梯队

近两年我国钢材价格呈现下降趋势,这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汽车离合器制造商的成本结构。从竞争来看,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较为激烈,福达股份、铁流股份、长春一东等处于第一梯队。

2025年01月16日
我国卡车行业内销及出口市场两极分化 国内销量下滑 海外市场则强劲增长

我国卡车行业内销及出口市场两极分化 国内销量下滑 海外市场则强劲增长

但是进入2024年,我国卡车市场车多货少、运价低迷的矛盾加剧,使得产量与销量均出现下滑。而与国内市场低迷不同的是,卡车海外需求旺盛,并已成为我国汽车出口重要增长点。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卡车累计出口35.1万辆,同比增长6%,创下了近7年同期的新高。

2025年01月14日
我国重卡市场 “甩尾效应”明显 新能源重卡领涨 中国重汽稳坐龙头位置

我国重卡市场 “甩尾效应”明显 新能源重卡领涨 中国重汽稳坐龙头位置

从细分产品来看,新能源重卡领涨各动力车型,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3倍。行业竞争格局方面,目前我国重卡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前五大主机厂销量占据了重卡 87%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重汽稳坐行业龙头位置,占据27.24%的市场份额。

2025年01月13日
我国房车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 上汽大通份额领先

我国房车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 上汽大通份额领先

我国房车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格局分散,2023年CR3和CR6分别仅有22.28%和34.26%。其中,上汽大通占据房车市场龙头位置,2023年市场份额约为10.39%。

2025年0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