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钛矿资源丰富,储量、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且供应集中,前四大企业产量占比超过60%。在下游钛白粉和海绵钛产量增长拉动下,近年来我国钛矿产量逐年上升。不过,我国钛矿整体品位偏低,存在“贫矿多,富矿少”等特点,产品产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此需要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钛矿进口量整体上升,2024年突破500万吨;其出口量始终很小,不超过10万吨,但在2024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超过200%。
1.我国钛矿资源丰富,但整体品位偏低
钛矿是指含有大量钛矿石的矿产,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TiO₂),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是钛矿资源大国,储量丰富,位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23年其储量约为2.1亿吨,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约为30.22%。
数据来源:USGS、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钛矿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依据自然资源部(2016)划分方案,我国钛矿类型可以划分为原生钛(磁)铁矿型、钛铁砂矿型、金红石型和金红石砂矿型四大类。目前,我国钛矿资源总体呈现“钛铁矿多,金红石少”“贫矿多,富矿少”“无单一钛矿,伴生矿种类多”等特点,整体品位偏低。钛铁矿平均品位一般为5%-10%;金红石平均品位一般为1%-5%,多在1%-2%。
我国钛矿特点
特点 | 详情 |
钛铁矿多,金红石少 | 国内钛铁矿型资源占国内钛矿资源总量的90%以上,金红石类占比较少。 |
贫矿多,富矿少 | 与国外相比,我国钛矿资源的品位普遍偏低,国内矿山平均品位低于国际水准。 |
无单一钛矿,伴生矿种类多 | 我国钛矿均为多金属共生矿,钙、镁杂质含量高,采选冶炼技术难度大。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钛矿资源供应集中,前四大企业产量占比超过60%
我国钛矿资源供应集中。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钛矿资源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山东省、湖北省、云南省等地。其中,四川省的钛矿储量最为丰富,拥有7545.49万吨(以TiO₂计)原生钛(磁)铁矿,主要集中在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云南省则拥有全国最大的钛铁砂矿和金红石储量。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统计,2023年四川省的钛矿产量占全国80%以上,云南省、河北省等地的钛矿产量占比均不足10%。若从企业来看,我国钛矿生产规模最大的前四家企业分别是钒钛股份、龙佰集团、安宁股份、重钢西昌,主要矿区均位于四川攀西地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超过60%。其中,钒钛股份、龙佰集团钛矿产品主要自用,安宁股份、重钢西昌产品对外销售。
2022年我国钛矿储量分布情况
地区 | 原生钛(磁)铁矿TiO₂ 万吨 | 钛铁砂矿矿物 万吨 | 钛矿金红石金红石 万吨 |
全国 | 9551.82 | 1600.68 | 220.46 |
四川省 | 7545.49 | 0 | 0 |
山东省 | 669.26 | 0 | 0 |
湖北省 | 654.39 | 0 | 84.72 |
河北省 | 253.08 | 0 | 0 |
云南省 | 133.56 | 1447.25 | 70.95 |
陕西省 | 98.62 | 0 | 13.58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79.36 | 68.23 | 0.23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69.62 | 0 | 0 |
内蒙古自治区 | 48.45 | 0 | 0 |
甘肃省 | 5.76 | 0 | 0 |
河南省 | 4.23 | 0 | 0 |
重庆市 | 0 | 40.67 | 0 |
广东省 | 0 | 37.52 | 0 |
江西省 | 0 | 7.01 | 0 |
贵州省 | 0 | 0 | 31.24 |
江苏省 | 0 | 0 | 19.74 |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观研天下整理
3.钛矿下游应用以钛白粉为主,产量持续上升
我国钛矿下游应用集中于钛白粉领域,2023年占比超过80%;海绵钛为第二大应用领域,占比约为10%。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钛白粉:
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性能及颜料应用性能,被广泛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墨等领域。在下游和产品出口旺盛带动下,我国钛白粉产量逐年递增,2023年达到416万吨,同比增长7.77%。钛白粉是拉动钛矿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其产量上升,钛矿需求量也将随之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海绵钛:
海绵钛又称多孔钛,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导电性和储氢性能,主要用于生产钛材。近年来,我国海绵钛产量不断上升,2023年达到21.8万吨,同比增长24.57%,为钛矿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需求增量。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在下游钛白粉和海绵钛产量增长拉动下,我国钛矿产量(以TiO₂计)逐年上升,由2018年的205.8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24.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55%。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钛矿生产国,2023年产量占比约为37.09%。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4.钛矿进口量突破500万吨,出口量大幅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钛矿储量、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其整体品位偏低,优质钛矿占比小,产品产量和质量难以满足钛白粉和海绵钛等下游市场需求。因此,我国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优质钛矿,2023年进口依存度达到33%。从进出口来看,近年来我国钛矿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规模,维持贸易逆差状态。同时我国钛矿进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突破500万吨大关,同比增长18.87%;进口额则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32.49亿元增长至106.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3%;其出口量和出口额也均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并在2024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分别达到8.76万吨和6.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8.77%和173.14%。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我国钛矿净出口量由2019年的30.54万吨整体上升至2024年的496.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90%;其贸易逆差额则在2024年出现缩小,但仍处于高位水平,约为100.16亿元,同比减少1.70%。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