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光伏发电行业快速发展、产业技术不断革新、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我国光伏发电已逐渐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装机容量得到大幅增长,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77.17GW,同比增长2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5.7 GW,同比增长45.32%。其中受益于政策推动、光伏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预计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将在家庭、工业、公共设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光伏发电的发展主要方向。同时,因光伏发电的波动性特征产生的“弃光问题”日益凸显,储能系统的运用将成为光伏大规模应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要素。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其分类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伏发电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光伏发电主要分为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凭借“就地开发、就近利用”特征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电力供应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发展态势已经基本持平。
光伏发电主要类型
类型 | 相关概述 |
集中式光伏发电 | 集中式光伏发电是指在大型光伏电站中,将大量光伏组件集中安装在一起,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并入电网供电。这种发电方式具有规模大、效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光照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式光伏发电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光伏发电方式,对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
分布式光伏发电 |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光伏组件分散安装在用户侧,如居民屋顶、工商业建筑等,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发电方式。这种发电方式具有灵活性高、占地面积小、投资收益快等优点,适用于城市及人口密集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不仅可以降低用户的电费支出,还可以缓解电网供电压力,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将光伏组件与建筑材料相结合的新型发电方式。通过将光伏组件集成到建筑外墙、屋顶等部位,实现建筑自身的发电功能。这种发电方式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美观实用的特点,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整体价值。BIPV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对于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装机容量大幅增长
近年来随着光伏发电行业快速发展、产业技术不断革新、产业链上下游竞争加剧,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等光伏发电系统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进而使得新建光伏发电项目成本不断下降。例如多晶硅生产全成本降至60元/kg以下,领先企业降至50元/kg以下。2019年企业单晶PERC组件成本降至1.31元/W左右,光伏发电系统初始全投资成本降至4.55元/W左右,度电成本降至0.28-0.5元/kWh,2020年光伏发电系统初始全投资成本可下降至4.30元/W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2024年,我国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LCOE)已降至0.15-0.24元/kWh。可见,目前我国光伏发电已逐渐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行业已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市场平价发展,已从政策驱动发展的阶段转向市场驱动发展的阶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受国家政策的引导、技术进步的推动、成本不断的下降下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宽,我国光伏发电市场也实现了快速发展,装机容量得到大幅增长,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根据数据显示, 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77.17GW,同比增长2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5.7 GW,同比增长45.32%,创下历史新高。预计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推行,以及光伏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我国光伏发电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已成为光伏发电的主要方向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预计未来,分布式光伏将在家庭、工业、公共设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推动、光伏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到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惊人的3.7亿千瓦(374.78GW),是2013年底的121倍。这不仅使其占全部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42%,还占据了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1%。在新增装机方面,202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1.2亿千瓦(118.18GW),占当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43%。此外,202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达到了3462亿千瓦时,占光伏发电总量的41%。这数据表明,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中国电力供应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分布式光伏将成为光伏发电的主流趋势。例如2016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对外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 110GW以上,分布式光伏发电要达到 60GW 以上的装机规模,占比约 55%,体现国家侧重发展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导向。
2022 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联合发文《“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围绕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提出“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两大行动。
“城镇屋顶光伏行动”,重点推动可利用屋顶面积充裕、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好的市政、工业、商业等建筑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提高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覆盖率。
“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旨在统筹乡村屋顶资源、村集体集中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形成收益共享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分布式光伏应用空间进一步扩大。
2025年1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明确项目新老划断并允许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余电上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持续快速增长,接网消纳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迫切需要调整管理思路,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光储一体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光储一体化”指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增加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等储能系统设备,有效解决光伏发电间歇性、波动性大、可调控性低的弊端,解决发电连续性和用电间断性之间的矛盾,实现电力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稳定运行。预计随着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因光伏发电的波动性特征产生的“弃光问题”日益凸显,储能系统的运用将成为光伏大规模应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要素。
近年来,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的累计装机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底,国内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25005MW/50864MWh。到2024年国内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约为27554MW/56216MWh。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锂离子电池仍占据已投运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主导地位。截至2023年底,累计投运的锂离子电池项目总能量48.77GWh,占比95.89%,其次为铅酸/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占比分别为2.26%、1.02%。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观研天下整理(WW)
![](http://img.chinabaogao.com/images/202103/20210318135346jzpt_m.png)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