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货运行业运力过剩、运价偏低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商用车下游购车需求动力不足,产量和销量纷纷下滑。但其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持续上升。同时,得益于利好政策加持、补能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驱动,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这个细分市场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销量不断攀升。目前我国商用车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阶段,在国内商用车市场疲软背景下,福田汽车、中国重汽、宇通客车等多家商用车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1.我国商用车行业产业链不断完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商用车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商用车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第一辆汽车就是商用车,于1956年7月13日在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集团前身)正式下线。因此,商用车也是我国起步最早、发展时间最长的汽车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商用车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并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体系,产业链不断完善。
具体来看,我国商用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零部件制造,主要有发动机零部件(发动机缸体、活塞、连杆、曲轴、气门等)、传动系统零部件(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悬挂和制动系统零部件(悬挂弹簧、减震器、刹车盘、刹车鼓、刹车片等)、车身及附件零部件(车架、车门、车窗、座椅等)、电气系统零部件(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电线束等)、轮胎等其他零部件。中游为商用车制造,按照车型分类,其主要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五类。其中货车包括微卡、轻卡、中卡和重卡等;客车则包括微客、轻客、中客和大客等。若按照燃料类型,其又可以分为传统燃油商用车和新能源商用车。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货运、客运、城建工程、矿山开采等多个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商用车产量和销量双双下滑,但出口量保持增长
受货运行业运力过剩、运价偏低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商用车下游购车需求动力不足,整体市场表现疲弱。数据显示,其产量和销量双双下滑,分别为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3.92%。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商用车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提升以及企业积极出海,其出口市场强劲增长,出口量不断上升,2024年突破90万辆,同比增长17.4%。同时我国商用车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4.49%上升至2024年的23.76%。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和占比不断上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商用车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向新能源化方向不断发展。同时得益于利好政策加持、补能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驱动,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销量不断攀升,由2020年的12.1万辆上升至2024年的19.0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4.8%。同时,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不断提升,销量占商用车销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2.36%上升至2023年的13.74%,提升空间仍然较大。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提出在商用车方面,扩大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平均每辆车补贴由6万元提高至8万元。该政策的实施有望拉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商用车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阶段 企业加速出海布局
我国商用车行业集中度不高,2024年CR5约为50.04%,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福田汽车、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分别为15.79%、9.95%和8.85%。目前,我国商用车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阶段,在国内商用车市场疲软背景下,为了寻求新的增长曲线,福田汽车、中国重汽、宇通客车、一汽解放、江淮汽车等众多商用车企业纷纷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其中,福田汽车已经建立起商用车全系列产品的国际化经营体系,规划以“3+6+3”模式对海外市场分类分级布局;一汽解放、江淮汽车、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已在南非、南美等多个海外地区布局生产基地;中国重汽已建立29家KD工厂、4家注册子公司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福田汽车2024年出口量超过15万辆,国内排名第一;中国重汽出口量排名第二,约为12.28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http://img.chinabaogao.com/images/202103/20210318135346jzpt_m.png)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