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3D打印快速发展带动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金属材料是当前研发重点方向

前言:

当前3D打印已成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未来有望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增长极。而3D打印作为3D 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生机的态势,更预示着未来几年该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市场主流的粉末床熔融工艺路线相关的 3D 打印原材料包括金属粉末材料和高分子粉末材料等。其中对于材料技术的更新创造不断加速,各类复合材料、可降解材料以及更优性能的金属材料是目前研发的重点方向。

一、3D 打印材料是 3D 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占据16%的市场份额

3D打印材料‌是指用于3D打印技术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通过逐层堆积的方式构建出三维物体,是3D 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3D 打印市场上占据着16%的市场份额。3D 打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 3D 打印材料的发展,3D 打印原材料是影响 3D 打印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D打印材料‌是指用于3D打印技术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通过逐层堆积的方式构建出三维物体,是3D 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3D 打印市场上占据着16%的市场份额。3D 打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 3D 打印材料的发展,3D 打印原材料是影响 3D 打印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3D打印已成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未来有望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增长极

3D 打印又可以称为增材制造,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形成实体物品的新型制造方式,融合了信息网络技术、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虽然相比于国外市场,我国3D 打印技术发展要相对较晚,于21 世纪初期才开始发展。但近年受益于多项政策支持、3D 打印产品逐步规模化应用以及部分积压的 3D 打印设备需求释放的带动,我国3D 打印市场得到快速发展。2023 年我国 3D 打印市场规模367 亿元,同比增长 14.7%。估计2024 年我国 3D 打印市场规模将达 415 亿元。

3D 打印又可以称为增材制造,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形成实体物品的新型制造方式,融合了信息网络技术、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虽然相比于国外市场,我国3D 打印技术发展要相对较晚,于21 世纪初期才开始发展。但近年受益于多项政策支持、3D 打印产品逐步规模化应用以及部分积压的 3D 打印设备需求释放的带动,我国3D 打印市场得到快速发展。2023 年我国 3D 打印市场规模367 亿元,同比增长 14.7%。估计2024 年我国 3D 打印市场规模将达 415 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3D 打印已经迈过“0—1”的阶段,已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未来有望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增长极。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激增51.6%,这一增长率甚至超越了热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34.3%)和集成电路行业(28.9%)。同时,2024年我国3D打印设备总出口数量达到377.77万台,同比增长7.88%;出口总金额为81.63亿元,同比增长32.75%。

目前,3D 打印已经迈过“0—1”的阶段,已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未来有望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增长极。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激增51.6%,这一增长率甚至超越了热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34.3%)和集成电路行业(28.9%)。同时,2024年我国3D打印设备总出口数量达到377.77万台,同比增长7.88%;出口总金额为81.63亿元,同比增长32.75%。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3D打印市场发展带动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突破80亿元大关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3D打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80亿元大关,占3D打印产业总规模的比重在20%~30%之间。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3D打印材料市场的蓬勃生机,更预示着未来几年该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3D打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80亿元大关,占3D打印产业总规模的比重在20%~30%之间。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3D打印材料市场的蓬勃生机,更预示着未来几年该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四、金属粉末材料与高分子粉末材料是主流工艺原材料,其中金属材料是目前研发重点方向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3D打印材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目前3D 打印材料主要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生物材料等几类。3D 打印的每种打印技术使用的材料各有不同,如 SLM 技术常用金属材料,SLA 通常用光敏树脂,SLS 工艺常用尼龙(PA)粉末,FDM 适应于工程塑料等。

3D 打印常用材料比较及代表企业

类别

材料

特性及应用

代表企业

金属材料

钛及钛合金

强度高、耐蚀耐热,用于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以及火箭、导弹等各种结构件

国外:瑞典 SANDVIKOsprey、美国Carpenter、英国 LPW、德国 EOS、瑞典 Hoganas

国内:北京中航迈特、无锡飞而康、西安赛隆、江苏威拉里、江西悦安新材、安徽楚江新材、西安铂力特等

铝合金

强度高、耐腐蚀,用于飞机机翼、机身和发动机部件,以及汽车工业

钴基合金、不锈钢、镍基合金等

硬度高、耐腐蚀,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工业、核工业、汽车工业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

粉末类(PAPEEK)

强度高、耐高温、机械性能优异,适用工/模具制造、原型验证、科研教学等

国外:德国巴斯夫、德国Evonik、美国陶氏化学、美国杜邦、美国3DSystems 、美国 Stratasys、美国Carbon

国内:深圳光华伟业易生/eSUN、济南圣泉集团、东莞银禧科技、深圳沃特股份、河南神马股份、山东凯盛新材、山东万华化学、湖南华曙高科等

树脂类(光敏树脂)

韧性好、精度高,适用汽车、家电、电子消费品等领域

丝材类(PLAABSPC)

高强度、耐高温和冲击,适用汽车、家电、电子消费品等领域

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强度硬度高、耐高温,适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等领域

美国3DPotter、美国 Tethon3D、广东中利鼎智能科技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主流的粉末床熔融工艺路线相关的 3D 打印原材料包括金属粉末材料和高分子粉末材料等。其中华曙高科率先突破了赢创 PA12 在 SLS 高分子粉末材料领域的垄断,成功开发从原料端全国产化的首款类尼龙 12 粉末材料 FS3200PA,使材料及成品价格显著降低,并实现规模化量产,促进了 SLS 技术应用市场快速扩展。

金属材料方面,其市场开发潜力较大。就我国目前3D打印粉末材料使用情况来看,非金属与金属材料大致形成 6:4 的格局,非金属材料占材料市场大部分份额。对于材料技术的更新创造不断加速,各类复合材料、可降解材料以及更优性能的金属材料是目前研发的重点方向。

金属材料方面,其市场开发潜力较大。就我国目前3D打印粉末材料使用情况来看,非金属与金属材料大致形成 6:4 的格局,非金属材料占材料市场大部分份额。对于材料技术的更新创造不断加速,各类复合材料、可降解材料以及更优性能的金属材料是目前研发的重点方向。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五、成本下降下金属 3D 打印应用规模将持续扩大

金属 3D 打印粉末前期是由于价格较高而制约了 3D 打印的应用拓展。近年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价格逐渐走低。以钛合金 TC4 为例,2019 年均价在 2000 元/公斤左右,民用领域通常无法承担。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和市场参与者的增多,TC4 粉末价格持续走低,2023 年最新的粉末价格已降到 600 元/公斤,3C 领域成为金属 3D 打印的另一个主战场。目前金属 3D 打印技术正在逐渐走向批量规模化应用,若 3D 打印金属粉末设备的成本下降 50%以上,则应用规模可能会扩大 10 倍甚至 100 倍。

近年随着金属粉末成本下降,金属 3D 打印的应用规模将持续扩大。目前国内的金属3D 打印材料已基本满足国产设备及国内下游 3D 打印的需要,设备生产厂商一般与第三方材料厂商合作研究开发各类金属材料熔融工艺,少量 3D 打印服务的厂商会同时自主生产金属 3D打印材料。

目前应用于 3D 打印的金属粉末材料主要有钛合金、高温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等。其中钛合金是3D 打印应用最多的金属粉末材料,占比大袋20.2%;其次为铝合金、不锈钢,占比10%、9.1%。

目前应用于 3D 打印的金属粉末材料主要有钛合金、高温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等。其中钛合金是3D 打印应用最多的金属粉末材料,占比大袋20.2%;其次为铝合金、不锈钢,占比10%、9.1%。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持续向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带动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增多倒逼供给端发展,行业快速扩产,其中头部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考虑到传统铁锂竞争较为激烈,当前盈利水平下部分落后产能已具备出清条件。且目前仅有头部几家企业能实现高压密和磷酸锰铁锂的批量出货,随着市场要求提高,预计

2025年04月27日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从国内市场看,C919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12%左右,C929宽体客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占比将超过 50%。随着C919、C929扩产,叠加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航空复合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2025年04月25日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截至目前,美国用了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就从10.9%飙升至173%,翻了近16倍,对美国本土储能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短期内对中国储能出口影响较大。然而这次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中国储能产业敲响警钟,国产企业必须尽早重新谋划全球化策略,以应对美国市场变化,并重构新的秩序。

2025年04月25日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是涵盖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网和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生活供水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趋于成熟,我国供水总量有所下降,增速有所放缓。随着政府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采取节水措施,预计我国用水总量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市场结构看,我国供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源,用水则以农业用水为主。我国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与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在长时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进入商业化运营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在广阔前景吸引下,近两年来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赛道,并加速相关产能布局。但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仍面临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