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除草剂是我国作物用农药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除草剂种类丰富多样,包括草甘膦、草铵膦、二甲戊灵、百草枯等。其中草甘膦是目前全球除草剂中市场规模占比最高的品种,市场份额为18%。同时作为我国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品种,除草剂市场发展趋势也备受行业关注。当前随着转基因作物加速推广种植,使得耐草甘膦、耐草铵膦等转基因大豆、玉米等作物的研发以及不久将获大面积推广应用,从而也将对未来除草剂市场格局也将带来很大改变。
一、除草剂是目前作物用农药最大细分市场,占据44%的市场份额
除草剂又称除莠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目前除草剂是我国作物用农药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据44%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除草剂种类丰富,草甘膦是市场中占比最高的品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除草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除草剂种类丰富多样。根据相关的化学类型进行分,除草剂可以分为苯氧羧酸类、芳氧苯氧丙酸酯类、二硝基苯胺类、三氮苯类、酰胺类、取代脲类、二苯醚类、杂环类、环状亚胺类、磺酰脲类、氦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腈类、苯甲酸类、联吡啶类、环乙烯铜类等。除草剂具体品种又可以分为草甘膦、草铵膦、二甲戊灵、百草枯等具体终端产品。
除草剂根据相关的化学类型进行分类
|
品种 |
苯氧羧酸类 |
2,4-D |
2甲4点 |
|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 |
盖草能 |
吡氟禾草灵 |
|
二硝基苯胺类 |
二甲戊灵 |
三氮苯类 |
莠去津 |
蒺灭净 |
|
酰胺类 |
异丙甲草胺 |
丁草胺 |
|
乙草胺 |
|
丙草胺 |
|
苯噻酰草胺 |
|
取代脲类 |
异丙隆 |
敌草隆 |
|
二苯醚类 |
乙氧氟草醚 |
氟磺膪草醚 |
|
乙羧氟草醚 |
|
乳氟禾草灵 |
|
杂环类 |
苯达松 |
二氣喹咻酸 |
|
异恶草酮 |
|
氟草烟 |
|
草除灵 |
|
环状亚胺类 |
恶草灵 |
磺诜脲类 |
苯磺隆 |
芐咤磺隆 |
|
氬咤磺隆 |
|
烟密磺隆 |
|
吡密磺隆 |
|
胺苯磺隆 |
|
砜嘧磺隆 |
|
三氟啶磺隆钠盐 |
|
氨基甲酸酯类 |
草达灭 |
杀草丹 |
|
有机磷类 |
草甘膦 |
草铵膦 |
|
腈类 |
溴苯腈 |
苯甲酸类 |
麦草畏 |
联吡啶类 |
百草枯 |
敌草快 |
|
环己烯酮类 |
烯禾定 |
烯草酮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草甘膦是全球除草剂中市场规模占比最高的品种,市场份额为18%;其次为草铵膦,仅占全球市场的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草甘膦(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除草剂,其工作原理为抑制植物氮代谢酶(EPSPS 合酶)的活性,从而让植物死亡。草甘膦包括IDA法、甘氨酸法两种工艺。其中IDA工艺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创制成功,我国沈阳化工研究院于1973年研制甘氨酸合成路线成功。目前,海外生产以IDA工艺为主导,而国内则是甘氨酸法占主导地位。据统计,国内甘氨酸法的产能占比为68%,IDA法生产草甘膦的产能占比为32%。
随着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大豆、棉花、油菜、玉米)的发展,草甘膦的用量逐年增加。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能为74.3万吨,产量为53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草甘膦企业产能分布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兴安集团、福华通达、新安化工、江山股份、好收成韦恩等公司,其产能分别为23万吨、15.3万吨、8万吨、7万吨、7万吨,这五家厂家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55%,占国内总产能的81%。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国内除草剂市场需求较弱,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2024年除草剂市场需求整体较弱,产品需求缩水,订单减少,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以草甘膦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市场需求相对良好,厂家价格相对坚挺,有意向上抬价格,价格从2.6万元每吨小幅反弹至2.65万元左右,第二季度随着需求的低迷,以及上游厂家库存的释放,价格出现小幅阴跌的迹象,截止到12月底最低成交价格2.38万元左右;全年累计下跌2200元每吨,累计跌幅达到8.46.%以上,当前依旧难有止跌的现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转基因作物加速推广种植,未来我国除草剂市场格局或将重塑
农田杂草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生物灾害之一,杂草与作物争肥、争水、争光、争空间,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并传播病虫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据相关统计,杂草每年可吃掉地球上1,000,000,000人的口粮。而除草剂作为我国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其市场发展趋势也备受行业关注。
近年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复种指数特别高,对除草剂的使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高效无人机喷药的广泛使用,飘移问题日益突出;新的耕种方式的变化,例如2021年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除草剂的使用提出新的要求;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耐草甘膦、耐草铵膦等转基因大豆、玉米等作物的研发以及不久将获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未来除草剂市场格局也将带来很大改变。
转基因技术是多种生物育种技术的一种。相较于传统育种,转基因更加快速精准高效,能够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是解决传统育种难以解决病虫害等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病虫草害损失、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节省人工成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转基因技术在全球农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从种植面积的广泛性还是作物种类的多样性来看。近年来我国转基因技术的推广步伐显著加速。2023年12月26日,农业农村部颁布了一项意义深远的公告:共26家企业荣获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种子的经营许可证,这是我国首次发放此类许可,意味着我们在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此公告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特别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国家推动转基因技术的深层原因,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随后2024年3月31日,农业农村部于发布公告,宣布30个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种已通过初审,预示着未来几年我国生物育种玉米和大豆种植将迎来显著扩张。
2022-2023年我国转基因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文件 | 内容 |
2022年2月 | 中央一号文件 | 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行“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等制度,开展长周期研发项目试点 |
2022年2月 | 《除草剂防治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田、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 为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和大豆药剂实验和目标除草剂登记提供了法律依据 |
2022年3月 | 第四次修改的《种子法》正式实施 | 加大新品种权保护力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激励育种原始创新 |
2022年4月 | 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一) | 包括4个转基因玉米项目 |
2022年6月 | 《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 | 发布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的品种审定标准,即转化体真实性要求、转基因目标性状有效性要求、对回交转育的转基因品种的要求 |
2023年1月 | 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二) | 其中包括2个转基因玉米项目,1个转基因大豆项目 |
2023年2月 | 中央一号文件 | 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
2023年4月 | 《2023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 | 包括1个转基因大豆项目 |
2024年12月 | 《2024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 | 包括7项转基因植物有效期满续发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1项首次发放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42项有效期满续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1项转基因植物,1项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7项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和33项抗虫棉),22项首次发放生产应用安全证书(12项转基因植物、5项基因编辑生物和5项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 |
2025年1月 |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耐除草剂玉米Bt11转化体特异性PCR方法》 | 明确20项新标准将自2025年4月1日起实施。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转基因作物加速推广种植后,除草剂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目前我国有82家生产和登记草甘膦和草铵膦原药和制剂的企业都在报名进行代谢和代谢物的毒理实验,安排药效和残留实验,草甘膦、草铵膦的使用量将呈现快速上涨,形成1~2个产品独大的特点;常规除草剂的应用量减少,大豆田和玉米田很多常用除草剂用量会下降为原来的5%~6%;氟磺类产品会降到原来的10%;但随着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常年种植,杂草抗性发生率会不断增加,一些常规除草剂如灭草松、氟磺胺草醚等又有了市场机会。因此相关企业需要积极顺应市场潮流,因势利导做出调整。
从长期来看,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推广需要时间,不会一蹴而就。因此,对农药行业的影响预计将在未来3年内逐渐显现。目前,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比较小,仅为4350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5%,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待挖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的逐步推进,除草剂中的草甘膦、草铵膦等市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有望在长期内持续受益。(WW)
![](http://img.chinabaogao.com/images/202103/20210318135346jzpt_m.png)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