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湿电子化学品是电子工业中的重要支撑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光伏、集成电路、显示面板领域。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下游三大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需求端增长动力充足且具备可持续性,带动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我国先后发布多项政策,聚焦推动湿电子化学品相关产品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和供给能力等方面,为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在下游和利好政策推动下,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预计2025年达到292.75亿元。此外,近年来随着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国外企业市场份额逐渐被压缩,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1.湿电子化学品下游应用三分天下
湿电子化学品属于电子化学品领域的一个分支,是指用于微电子和光电子湿法工艺制程中的各种液体化工材料,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客户认证壁垒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和种类多等特点。其也是电子工业中的重要支撑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领域。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光伏行业为我国湿电子化学品第一大应用领域,占比约为36.89%;其次为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分别占比32.36%和30.76%。
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特点
特点 | 详情 |
技术门槛高 | 湿电子化学品需要高纯度,通常纯度超过99.99%,且杂质离子和微粒数符合严格标准,对技术要求高。同时其研发难度大,需要特殊的复配手段来满足特殊工艺需求,这也增加了技术门槛。 |
资金投入大 | 湿电子化学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设备的购置和维护,再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此外,湿电子化学品多为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或易制爆化学品,企业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运输等方面。 |
客户认证壁垒高 | 湿电子化学品产品品质对下游产品质量和良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下游客户对供应商会有较为严格的审查程序,常采用认证采购模式,通过需求对接、技术研讨、研发送样测试、需求回馈、技术改进、小试生产、批量生产等客户验证环节后方可成为下游客户合格供应商,整个认证周期较长、供应商转换成本较高。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下游客户一般会与通过认证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
产品更新换代快 | 湿电子化学品下游行业更新迭代速度快。作为半导体、光伏、显示面板等电子制造领域的核心耗材,其产品性能必须与下游工艺同步升级。为了满足下游发展需求,湿电子化学品也随之不断更新迭代。此外,不同湿电子化学品应用领域对产品等级和功能的需求差异显著,也在推动企业持续更新产品线。 |
产品种类多 | 按用途,湿电子化学品可分为通用化学品和功能性化学品。前者主要包括酸类(硫酸、磷酸、氣氣酸、盐酸、硝酸等),碱类(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有机溶剂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及其他类(双氧水等)产品;后者包括显影液、剥离液、清洗液、刻蚀液、电镀液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村料行业协会、兴福电子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2.下游三大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带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增长
在光伏领域,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用于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制绒、清洗及刻蚀等工艺。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2024年分别达到277.17GW和886.66GW,为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带来广阔增量需求。随着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也随之迅速上升,2023年达到184.44万吨,同比增长75.17%;到2025年其需求量有望进一步上升,或将突破300万吨大关,达到340.7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村料行业协会、兴福电子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在集成电路领域,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用于清洗、蚀刻、掺杂、显影、晶圆表面处理、去膜等工艺,所使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包括氢氟酸、硫酸、磷酸、盐酸、硝酸、氨水、双氧水等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和各类蚀刻液、电镀液、清洗剂、稀释剂、显影液、去边剂、剥膜液等。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湿电子化学品需求形成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量由2019年的2018.2亿块上升至2024年的4514.2亿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47%;产业销售收入则由2019年的758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58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6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在显示面板领域,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用于面板制造中基板上颗粒和有机物的清洗、光刻胶的显影和去除、电极的刻蚀等工艺。近十余年来,我国显示面板出货面积不断增加,为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带来可观的增量空间。据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统计,2021年我国显示面板出货面积达到约1.6亿平方米,较10年前增长7倍以上;其后其出货面积进一步增长,到2023年达到1.76亿平方米。随着显示面板出货面积上升,显示面板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也随之增长,2023年达到86.6万吨,同比增长9.9%。
数据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下游三大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需求端增长动力充足且具备可持续性,带动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3.利好政策频出,为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聚焦推动湿电子化学品相关产品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和供给能力等方面,为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1年1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学技术部 自然资源部 |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 推动高选择性催化、高效膜分离、危险工艺本质安全等技术,特种茂金属聚烯烃、高端润滑油、高纯/超高纯化学品及工业特种气体、甲烷偶联制烯烃等新产品研发。 |
2022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 |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 |
2023年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提升电子浆料、光伏背板、光伏玻璃、封装胶膜、电子化学品等关键光伏材料高端产业化能力。支持高效闭环硅料全套产线突破,提升还原炉、单晶炉、PECVD、切片机、丝网印刷机、光电检测设备等水平。 |
2023年6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等五部门 |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 电子行业。重点提升电子浆料、电子树脂、电子化学品、新型显示电子功能材料、先进陶瓷基板材料、电子装联材料、芯片先进封装材料等电子材料性能,提高元器件封装及固化、外延均匀、缺陷控制等工艺水平。 |
2023年8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加强对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高端石化化工产品项目以及中试项目的服务和指导,加快项目审批进程。 |
2023年1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 | 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 | 推动磷化学品产业链向新能源材料、电子化学品、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延伸,强化与氟化工耦合,大力开发高端含氟新材料,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定性,扩大应用领域、规模及层次,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配套发展超净高纯氢氟酸、含氟气体等含氟电子化学品。 |
2023年12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 将湿化学品、电子特气、光刻胶等工艺与辅助材料纳入鼓励类目录。 |
2024年7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 |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 提升高端聚烯烃、合成树脂与工程塑料、聚氨酯、氟硅材料及制品、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端染颜料、特种涂料、特种胶黏剂、专用助剂和油剂、新型催化剂、高端试剂等领域关键产品供给能力。 |
2024年1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 |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重点开展海洋工程用钢、特种装备用钢、钢结构建筑用钢、高温合金、耐蚀合金、先进铝镁铜钛镍等有色金属、特种焊接材料、高性能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可降解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超韧陶瓷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标准制修订。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随着下游需求增长和利好政策推动,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3年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27.12%。预计随着下游行业不断发展,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2.75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村料行业协会、兴福电子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5.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湿电子化学品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整体进入门槛高。德国巴斯夫、美国陶氏、德国汉高等国外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经验,常年在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国外企业市场份额逐渐被压缩,国产化率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光伏用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已超过80%;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由2020年的23%提升至2023年的44%;显示面板用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也在不断上升,但目前仍不足40%。总的来看,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用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在政策鼓励、技术突破、本土化优势凸显等因素推动下,预计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国产替代进程仍将不断推进。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村料行业协会、兴福电子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