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舶来品”变“土特产” 我国成全球最大蓝莓生产国 新技术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 “舶来品”变“土特产”, 我国已崛起为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

海南的榴莲、广西的火龙果,黑龙江的蔓越莓、云南的牛油果……近年来,我国水果消费市场产品日益丰富,不少“洋水果”实现了国产化,逐渐从“舶来品”变身“土特产”,蓝莓正是其中之一。2024年,国内蓝莓市场规模已突破400亿元,预计三年内能突破700亿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蓝莓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蓝莓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其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包含维生素C、维生素K以及抗氧化物质花青素。其中花青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效,能够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保护视力,对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尤为有益。

近年我国国产蓝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在我国,蓝莓的商业化种植已覆盖超过27个省市,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在2020年,蓝莓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位。到2024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143.82万亩,比2020年99.62万亩‌‌增加44.38%;总产量约78万吨,比2020年增加197%。其中,鲜果产量约58万吨,占总产量74.4%;加工果约20万吨,占总产量25.6%。预计到2025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将达到154.65万亩,总产量将达到89.74万吨‌。这些数据表明,当前蓝莓行业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近年我国国产蓝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在我国,蓝莓的商业化种植已覆盖超过27个省市,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在2020年,蓝莓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位。到2024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143.82万亩,比2020年99.62万亩‌‌增加44.38%;总产量约78万吨,比2020年增加197%。其中,鲜果产量约58万吨,占总产量74.4%;加工果约20万吨,占总产量25.6%。预计到2025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将达到154.65万亩,总产量将达到89.74万吨‌。这些数据表明,当前蓝莓行业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云南成国产蓝莓市场的“重要引擎” 栽培面积与产量排名全国第一

从地理分布来看,中国已形成了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胶东半岛、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地区等五大蓝莓种植优势产区。从地区来看,当前我国蓝莓生产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辽宁、四川、安徽、山东、吉林和江苏等地区。其中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科学的种植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云南已经成为中国蓝莓产业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口感、营养价值还是市场前景,云南蓝莓都表现出色,深受消费者喜爱。

自2017年9月国际蓝莓大会在此召开以来,云南便成为了全球小浆果企业的新热土。美国小浆果巨头怡颗莓(Driscoll's)、美国秋溪公司(Fall Creek)、澳大利亚鲜果蔬菜巨头科思达(Costa)、英国农业种植系统供应商黑革萝(Haygrove)和浆果巨头爱寺恩(S&A)、智利浆果巨头霍特水果(Hortfruit)以及西班牙果蔬巨头普拉纳萨(Planasa)等跨国企业纷纷抢滩云南,带来了先进的蓝莓基质栽培技术,从而推动了整个我国蓝莓产业的革新。

得益于这些跨国企业带来的技术与品种双重支撑,加之云南充足的光照、显著的昼夜温差以及省内丰富的海拔差异,云南迅速崛起为我国优质蓝莓的主产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云南蓝莓栽培面积24.48万亩,占全国总栽培面积16.96%;产量18.2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23.45%;其中鲜果产量17.79万吨,加工产量4936吨。同时,目前云南在全国蓝莓中高端市场中,占有约300亿元的市场份额,被业内称为全国现代蓝莓产业的引擎。

得益于这些跨国企业带来的技术与品种双重支撑,加之云南充足的光照、显著的昼夜温差以及省内丰富的海拔差异,云南迅速崛起为我国优质蓝莓的主产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云南蓝莓栽培面积24.48万亩,占全国总栽培面积16.96%;产量18.2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23.45%;其中鲜果产量17.79万吨,加工产量4936吨。同时,目前云南在全国蓝莓中高端市场中,占有约300亿元的市场份额,被业内称为全国现代蓝莓产业的引擎。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新技术、新品种助力我国蓝莓行业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

从栽培技术方面来看,基质栽培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蓝莓种植方式,扩大了种植区域。目前我国蓝莓生产正在从单纯扩大栽培面积、追求高产的数量型向提高果实品质、优质优价的质量型转变。

我国蓝莓栽培分为基质设施栽培、土壤设施栽培、基质露地栽培和土壤露地栽培 4 种栽培方式。其中随着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蓝莓基质栽培(尤其是基质设施栽培)以其生长速度快、早期丰产(种植第二年丰产)、水肥管理标准化、省力化等巨大优势,成为我国近5年和未来蓝莓种植的主要方式。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蓝莓设施生产的鲜果比例为94.44%,远高于露地生产50%~60%的水平。全国设施生产总面积占比,由2020年的4.88%提高到2024年的25.45%。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蓝莓设施生产的鲜果比例为94.44%,远高于露地生产50%~60%的水平。全国设施生产总面积占比,由2020年的4.88%提高到2024年的25.45%。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在我国蓝莓设施生产中,基质栽培面积占设施生产总面积的79.36%。设施生产栽培总面积第一的云南,基质设施栽培占比100%。同时北方传统日光温室设施生产的辽宁、山东及江苏,新增设施生产多数为基质栽培,2024年基质栽培占设施生产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2.9%,6.98%和55.56%。长江流域各省市和陕西、广东等省,新增蓝莓设施生产基质栽培为100%。此外近3年,北方产区的长白山、山东地区露地蓝莓生产也开始采用基质栽培。

从品种来看,2020年以前,我国种植的蓝莓品种,基本上与国际上主栽培品种一致,但2020年以L25蓝莓、“优瑞卡”为代表的最具常绿品种特征的新品种,一经上市就对我国蓝莓产业产生了“地震”式的影响,其果实超级大、硬、脆、甜的品质特征颠覆了市场对蓝莓果实品质的认知,特别是结合基质栽培,实现早熟、丰产,鲜果销售价格和单位面积种植效益是传统品种的3倍以上,引领了我国以云南和北方设施生产蓝莓种植的第二次高潮,种植面积疯狂扩张。

2022年,以L11蓝莓为代表的具有突出果实品质特点的常绿品种,以极其丰产、适应性极强的优点快速替代2020年的新品种,并开启了我国蓝莓种植的一个新时代。近3年,北方产区的设施生产、云南全省和四川攀枝花与西昌新增种植面积90%以上为常绿品种。近5年,在我国蓝莓产业发展过程中,“优质优价”的市场形态倒逼种植生产蓝莓品种的更新换代。

目前,利用我国从南到北不同生产区域和同一区域不同海拔气候条件的差异,常绿品种、南高丛品种和北高丛品种与设施和露地生产相结合,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全年12个月蓝莓鲜果生产的目标。

例如云南全省和四川攀枝花等干热河谷地带蓝莓果实成熟期为1至6月和8月中旬至12月;西南的贵州、重庆、四川的北部地区蓝莓果实成熟期为5月中旬至6月:长江流域蓝莓果实成熟期为5月中旬至7月;胶东半岛露地生产蓝莓果实成熟期为6月初至7月中旬;辽东半岛露地生产蓝莓果实成熟期为7月;长白山产区蓝莓果实成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北方日光温室生产蓝莓果实成熟期为2月至5月。

虽然我国已成为最大的蓝莓生产国,但蓝莓主栽品种仍来自国外。中国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已经开展了蓝莓育种工作,但还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栽品种,还没有能够与国外优良品种抗衡或超越的蓝莓优良品种。因此加快蓝莓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创新是当务之急,利用中国丰富的野生资源的有利条件,开发培育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品种,在蓝莓种业上取得突破,增强中国蓝莓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人均消费量仅为0.26公斤,未来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虽然近年国内蓝莓销量保持30%~40%的增速,但相比发达国家,国内蓝莓的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的距离。例如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量为2.63公斤,而我国仅为0.26公斤。此外,我国蓝莓进口量在2023年达到了近6万吨,但仍难以满足市场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冬季蓝莓的供不应求状况持续加剧。而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适合食用蓝莓。尤其是儿童,蓝莓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大脑发育和视力保护;中老年人食用蓝莓,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认知功能衰退;经常用眼的上班族多吃蓝莓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干涩。可见目前,我国蓝莓市场仍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与增长空间,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还有足够大的下沉市场有待开发。

虽然近年国内蓝莓销量保持30%~40%的增速,但相比发达国家,国内蓝莓的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的距离。例如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量为2.63公斤,而我国仅为0.26公斤。此外,我国蓝莓进口量在2023年达到了近6万吨,但仍难以满足市场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冬季蓝莓的供不应求状况持续加剧。而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适合食用蓝莓。尤其是儿童,蓝莓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大脑发育和视力保护;中老年人食用蓝莓,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认知功能衰退;经常用眼的上班族多吃蓝莓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干涩。可见目前,我国蓝莓市场仍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与增长空间,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还有足够大的下沉市场有待开发。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五、“出海”模式开启,出口量迎来爆发增长

随着国产蓝莓的不断发展,国产蓝莓也开启“出海”模式。自2020年首次出口俄罗斯以来,我国蓝莓鲜果的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出口量迎来爆发增长。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蓝莓出口量达到1012吨,较2020 年增长近10倍,出口金额达到889万美元。出口主要国家也从俄罗斯转向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9个。2024年蓝莓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仅1-8月出口量就达到2314吨,出口金额2198万美元。出口量超过2023全年2倍,达到2020年的20倍。出口国家和地区超过13个,其中中国香港647吨,新加坡579吨,马来西亚368吨,泰国219吨,印尼143吨。

随着国产蓝莓的不断发展,国产蓝莓也开启“出海”模式。自2020年首次出口俄罗斯以来,我国蓝莓鲜果的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出口量迎来爆发增长。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蓝莓出口量达到1012吨,较2020 年增长近10倍,出口金额达到889万美元。出口主要国家也从俄罗斯转向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9个。2024年蓝莓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仅1-8月出口量就达到2314吨,出口金额2198万美元。出口量超过2023全年2倍,达到2020年的20倍。出口国家和地区超过13个,其中中国香港647吨,新加坡579吨,马来西亚368吨,泰国219吨,印尼143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六、发展问题开始显现,未来可能会面临价格战和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

但是注意的是,随着蓝莓种植面积的急剧增加,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逐渐浮现。尽管当前蓝莓在超市中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但有业内人士警告称,国产蓝莓种植环境可能比车厘子、榴莲更易实现“10元3斤”的价格水平,届时蓝莓市场可能会面临价格战和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

首先,国产蓝莓的供应周期长达10个月以上,从每年11月持续至次年8月,这为市场带来了持续的供应,从而压低了水果价格。当前市场主流蓝莓售价集中在10-15元/盒(125g装),较上市初期价格腰斩,其次,蓝莓的种植区域几乎不受限制,目前已有27个省大规模种植,仅少数省份尚未涉足。此外,目前国内蓝莓种植仍处高盈利阶段。以云南产区为例,蓝莓种植第二年即可丰产,每亩产值最高可达15万元。在扣除管理、采收等成本后,每亩收入仍可达到7万元至8万元。这种强劲的消费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国产蓝莓供给扩张。

与此同时,人工采摘蓝莓成本过高这也或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另一大难题。由于鲜果蓝莓主要依赖人工采摘,雇佣成本少则每日200元起,有时甚至难以找到足够的采摘工人,导致部分地区放弃种植。而若能通过机械化采摘解决这一问题,蓝莓价格的下挫将更为顺畅。(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我国软饮料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快速,产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软饮料作为日常消费品,其需求具有高度稳定性,但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软饮料人均消费量较低,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5年04月23日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膳食纤维行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内营养健康类政策陆续发布,一方面要求居民形成科学膳食习惯,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等健康食品。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膳食纤维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国内产销两旺,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黄金时期,未来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8日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由于婴配粉市场受新生儿数量影响正在萎缩,成人奶粉作为竞争格局尚未明晰的潜力赛道增量空间更可期待;同时,在国内老龄化背景下,成人奶粉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尤其是中老年市场潜力较大。此外,2025年2月8日起,成人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驱动乳企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创新”,通过配方升级、精准细分和品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休闲食品俗称“零食”,在正餐以外的时间里或休闲时间食用的包装食品。其种类丰富且消费人群广泛,拥有巨大的市场体量。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而这也将给辣味休闲食品带来广阔的发展机会。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如今,卤味生意是越来越难做!2024年,“卤味卖不动”等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随着头部上市企业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等2024年业绩的出炉,似乎更加佐证了这一说法。同时面临经营持续承压,2024年头部卤味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当下,卤味赛道作为消费行业的重要分支,正处于“存量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在我国,不仅魔芋的应用开发很多样,种植历史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目前广泛分布于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省份。魔芋在全世界大约有 130 种,而我国就有 30 多种,由于部分品种毒性较强,所以目前我国主要栽培三大类品种,即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特色食品,中式糕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在特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消费需求更是高涨,传统中式糕点行业逐渐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中式糕点行业市场规模达436.6亿元。

2025年04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