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猪养殖市场分析:数智化成行业转型升级趋势 牧原股份等猪企纷纷布局

1、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期间经历了纯种猪--能繁母猪(二元)--商品肉猪(三元)等阶段。生猪养殖行业是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统购统销阶段、市场放开发展阶段、过渡阶段,目前处于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正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等方向转型升级。

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期间经历了纯种猪--能繁母猪(二元)--商品肉猪(三元)等阶段。生猪养殖行业是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统购统销阶段、市场放开发展阶段、过渡阶段,目前处于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正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等方向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数智化成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转型升级必然趋势

而近几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陆续出台文件,大力推动和扶持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向集约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在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中提到“力争到2030年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

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共同编制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数据,2021年我国畜禽养殖信息化率达34.0%,其中,生猪和家禽养殖信息化率分别为36.9%和36.4%。截至2022年,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已实现对全国18万余个规模猪场、4200多个生鲜乳收购站、5800多辆运输车、300余个牧场、1.3万家左右持有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全面监管,数字技术的集成应用已成为规模养殖场的标配。在我国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数智化成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共同编制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数据,2021年我国畜禽养殖信息化率达34.0%,其中,生猪和家禽养殖信息化率分别为36.9%和36.4%。截至2022年,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已实现对全国18万余个规模猪场、4200多个生鲜乳收购站、5800多辆运输车、300余个牧场、1.3万家左右持有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全面监管,数字技术的集成应用已成为规模养殖场的标配。在我国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数智化成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9-2023年我国支持养殖数智化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政策内容

2019.5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推进生猪生产科技进步,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信息化、推广普及智能养猪装备,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2019.9

《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在全国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标准化示范场。支持养猪场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

2020.1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提出需加快畜牧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如建设数字养殖牧场、投入智能检测技术、构建数据联通库、搭建大数据建设项目等。

2020.9

《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养殖,引导养殖场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完善畜禽标准化饲养管理规程,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2021.7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

鼓励服务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农牧业生产过程、生产环境、服务质量等进行精准监测,提升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2021.12

《“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

推动智慧畜牧业建设。以生猪、奶牛、家禽为重点。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畜牧业深度融合步伐,大力支持智能传感器研发、智能化养殖装备和机器人研发制造,提高圈舍环境调控、精准饲喂、动物行为分析、疫病监测、畜产品质量追溯等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建设一批高度智能化的数字牧场。

2022.1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推进无人农场试点,通过远程控制、半自动控制或自主控制,实现农场作业全过程的智能化、无人化。

2022.2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推进智慧牧场建设,加快规模养殖场数字化改造,推进环境感知、精准饲喂、粪污清理、疫病防控等设备智能化升级,推动生产全过程平台化管理。

2023.3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

全面总结了2021年以来我国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涵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乡村数字化治理、乡村网络文化、乡村数字惠民服务、智慧绿色乡村、数字乡村发展环境等8个方面内容。

2023.6

《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

明确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等4方面重点任务,力争到2030年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设施农业机械化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60%70%

2023.7

《生猪多层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科学引导生猪多层养殖模式发展,鼓励发展智能化技术与多层养殖管理模式结合,构建智能化预警与实时监控体系,建设集成智能养殖管理模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智能化为生猪养殖行业带来潜在赋能

2019-2020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出栏量连续两年下降;其后,随着猪瘟影响消退和企业前期产能扩张落地,我国生猪养殖出栏量逐渐上升,2023年达到72662万头,同比增长3.81%;不过受到部分地区疫病风险、生猪存栏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其出栏量在2024年又出现下降,约为70256万头,同比减少3.31%。同时我国生猪存栏量自2023年起接连下滑,2024年降至42743万头,同比增长1.56%。

2019-2020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出栏量连续两年下降;其后,随着猪瘟影响消退和企业前期产能扩张落地,我国生猪养殖出栏量逐渐上升,2023年达到72662万头,同比增长3.81%;不过受到部分地区疫病风险、生猪存栏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其出栏量在2024年又出现下降,约为70256万头,同比减少3.31%。同时我国生猪存栏量自2023年起接连下滑,2024年降至42743万头,同比增长1.5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智能养猪通过构建不同的算法模型,实现对养猪业个体识别、饲喂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防控、转群管理等不同场景的应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养猪业各种场景、各种事物的多层次特征提取、描述、还原及控制能力,提高养殖精度,提升管理和经营效率。由此可见,数智化养殖能够帮助养殖户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农业部相关资料可知,通过应用无人环控平台、自动巡检报警系统、智能饲喂系统等,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每头出栏生猪降低成本150元左右。

4、多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纷纷布局数智化

同样,这也有利于提升各猪企的养殖标准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从而使得人力养殖技能差异带来的成本方差可进一步减小,最终实现市场份额提升。当前,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神农集团、唐人神、新希望、大北农等公司均已开展数字养殖项目规划和建设。

我国部分上市猪企的数字养殖项目情况

公司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投资金额

唐人神

生猪全产业链数字智能化升级项目

集团化云平台建设与升级项目

饲料、肉制品数字化体系升级,优化传统饲料、肉品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系统、仓储管理WMS系统、物流管理TMS系统、生产运营管理MO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质量管理QMS系统,提升饲料、肉品产业工厂数字化程度,实现数据实时在线,使得研采产供销标准化、流程化与数字化

810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6000万元)

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集团营运协同效率。主要包括合并报表管理HFM系统、资金计划管理TPM系统、人力资源管理HRMS系统、知识管理KM系统、管理驾驶舱BI平台,提升职能部门对一线业务部门的赋能支持。打破信息孤岛,提升营运决策效率

数字智能化养殖体系建设与升级项目

数字化养猪生产系统建设,包括生产运营管理MOM系统(包括自繁自养、公司+农户)、环境健康安全EHS系统、销售管理CRM系统、养殖户服务管理SMS系统、物联网IOT平台,将猪场各类数据实时上线,并对异常数据和异常行为进行及时反馈、追踪、纠正

2555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24000万元)

智能化养猪设备升级改造,包括环境健康评估轨道机器人购置、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包括自动饲晓器、通风机、水帘、摄像头、二氟化碳传感器、氨气传感器等),减少一线生产人员数量和对生产人员的技能依赖,提高生产成绩指标,降低生产成本

新希望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升级项目

通过升级生物防疫设施设备,降低动物疫病对各猪场的影响,动物疫病风险将大大降低,有效提升生猪养殖性能、养殖效率和营运质量;通过升级智能化设备,提高各猪场环境舒适度,提升猪场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有效降低生猪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效率,并带动整体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升级信息化平台,各猪场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高,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效事与管理水平。

402229.9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64558万元)

大北农

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借助数字化技术,结合公司经营特色,建立以信息化系统为媒介,打造供应商、客户为服务对象的业务前台,以供研产销为核心,打造符合公司各产业特色及发展需求的产业中台,以效率提升为基础,打造结合人力、办公、财务为主的共享后台,通过前中后台数字化体系搭建大北农智慧农业平台,在效率提升的同时,满足产业发展特色,激发大北农组织活力,并将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客户有机结合

7671.3万元(全部山募集资金投入)

巨星农牧

生猪养殖产业链数字智能化建设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包含信息系统云平台建设与升级、数字化养殖管理平台建设与数字化工厂改造等

2200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20000万元)

牧原股份

河南省内乡县楼房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

以大数据应用集成为基础开发出高度智能化的新型应用平台,充分应用自己开发的智能环控通风系统、智能饲喂系统、智能清粪系统、智能识别系统、智能中水回用系统、智能生猪屠宰加工系统,实现了从生猪饲料生产到猪肉产品的生产各个环节和生猪各项生理指标有效监控。项目全面融合智能化生产运营,智能设备涵盖5大类30余种,总接入量8.5万套。全区域5G覆盖支撑信息畅通,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设备与软件技术应用到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

500000万元

神农集团

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神农集团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喂料、环控、车间等生产环节。首先就是猪场内的自动配料和自动装料系统,目前神农集团最新饲料工厂已经实现了电脑自动接收订单,自动配料生产,自动装料等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物安全风险;然后则是自动喂料系统,饲料成品通过料管密封输送,集中料塔控制室控制料科线给料,自动称重记录饲料入库出库和消耗量数据,将每栋猪舍不同猪只需求的饲料量精准的输送到各栋猪舍。

/

自动环控系统让所有猪舍全部实现了通风、温度自动控制,确保了温度、空气在不同阶段猪只和不同类型猪舍的需求得到精准遇足。车间电子信息化,已实现车间内电子耳牌,电子栏位卡全覆盖,所有猪只配种信息,精液信息,产仔信息,死亡,淘汰信息、转群信息、免疫信息,治疗信息等均实现了扫描录入,自动形成电子记录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记录准确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宠物食品是当前我国宠物经济中最大细分市场。有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为3626亿元。其中宠物食品市场规模1668亿元,占比约48%,远高于宠物医疗(占比27%)、宠物用品(占比15%)等市场。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2010年重庆紫光万吨级项目落地打破完全依赖进口局面,其后产能不断增加;其产量十年间以37.09%年均增速激增,由2013年2.5万吨攀升至2023年58.62万吨。我国蛋氨酸行业因技术复杂、投资大、环保严等形成高壁垒,生产企业少且市场高度集中。此外,近年来我国蛋氨酸进口量逐渐下滑,而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奶牛养殖业是指专门从事奶牛饲养、繁育、管理,以生产牛奶及其相关产品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其中饲料是奶牛养殖的最大支出,占总成本的60-70%。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扩大,奶牛单产量快速增长。2024年以来,随着原奶供给过剩问题突显,生鲜乳均价大幅下跌,同时,牧场牛奶全年平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牧

2025年04月14日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回顾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养殖场户保持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育母猪存栏量维持在合理区域,生猪价格持续环比下降,行业头部企业仍然将保持盈利。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盈利,快速提振养殖端的信心,生猪养殖产能已出现增加的态势。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2019-2023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持续缩减,但在2024年实现触底反弹,同比增长1.8%。同时其产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4年创自2015年以来历史新高,达到616万吨。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起,我国棉花种植逐渐向新疆集中,主产区从“三足鼎立”演变为新疆“一枝独秀”。从价格来看,受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叠加低价进口

2025年04月08日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