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酵母行业上游糖蜜产量周期波动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安琪酵母海外扩建扶摇直上

前言酵母上游核心原料为糖蜜,受甘蔗供给影响,我国糖蜜产量呈周期性波动。全球酵母行业稳健发展,中国市场则在烘焙面食增长及酵母提取物渗透下实现快速增长。全球酵母行业格局稳定,乐斯福、安琪酵母、英联马利三家企业长期占据主要市场,其中安琪酵母为中国龙头,目前排名全球酵母市场第二位。随着安琪酵母不断建设海外产能,其市场开拓进度有望加快,行业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酵母上游核心原料糖蜜,在甘蔗供给影响产量呈周期性波动

酵母是一种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单细胞真菌。酵母上游原料主要包括糖蜜、食用酒精等,其中糖蜜约占总成本的39%左右,是影响酵母成本的关键因素。我国酵母工业蓬勃发展,对糖蜜的需求占比由2017年的60%提升至2021年的65%。

酵母是一种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单细胞真菌。酵母上游原料主要包括糖蜜、食用酒精等,其中糖蜜约占总成本的39%左右,是影响酵母成本的关键因素。我国酵母工业蓬勃发展,对糖蜜的需求占比由2017年的60%提升至2021年的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于糖蜜属固体废物,国家禁止进口,因此我国糖蜜产量整体走势与国内糖的产量基本保持一致。其中,甘蔗是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及产量常年占全国糖料规模的 90%左右,因此甘蔗供给与糖蜜的供给息息相关。

由于糖蜜属固体废物,国家禁止进口,因此我国糖蜜产量整体走势与国内糖的产量基本保持一致。其中,甘蔗是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及产量常年占全国糖料规模的 90%左右,因此甘蔗供给与糖蜜的供给息息相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于甘蔗具有宿根性,宿根周期 2-5 年左右,因此我国糖蜜供给量围绕中枢、根据市场价格及季节性因素(榨季一般于 10 月-次年 2 月)呈周期性波动。

由于甘蔗具有宿根性,宿根周期 2-5 年左右,因此我国糖蜜供给量围绕中枢、根据市场价格及季节性因素(榨季一般于 10 月-次年 2 月)呈周期性波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酵母行业稳健发展,两大因素驱动下我国酵母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作为生物发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酵母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稳健增长。2013-2018年全球酵母市场规模由 188 亿元增至 254 亿元,CAGR为 6%。

作为生物发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酵母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稳健增长。2013-2018年全球酵母市场规模由 188 亿元增至 254 亿元,CAGR为 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酵母行业起步较晚,但增速领先。至 2023 年中国酵母市场规模已达 132.76 亿元,2021-2023 年 CAGR 为 8.21%,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酵母行业起步较晚,但增速领先。至 2023 年中国酵母市场规模已达 132.76 亿元,2021-2023 年 CAGR 为 8.21%,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酵母行业实现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在于: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面食消费国,烘焙面食板块增速稳健,为国内酵母需求夯底。根据数据,至2022 年我国烘焙面食行业规模已达 2853 亿元,2018-2022 年CAGR 为 10%。

我国酵母行业实现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在于: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面食消费国,烘焙面食板块增速稳健,为国内酵母需求夯底。根据数据,至2022 年我国烘焙面食行业规模已达 2853 亿元,2018-2022 年CAGR 为 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酵母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另一方面,酵母提取物为酵母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酵母提取物凭借降盐增鲜,健康化特征以及口感丰富的优势,正不断向不同食品领域渗透,如方便面、鸡精、肉制品、酱卤制品、膨化食品等,市场空间广阔。

酵母提取物在不同领域的渗透情况

具体应用领域 优势效果 YE 添加比例 销售量/产量(万吨) YE 需求量(万吨)
方便面 调料包中添加可增强产品的鲜味、醇厚感,提高产品适口性和营养。面身中添加可以改善和提高面饼的口感,增加营养 调料 0.5%—4%;面身 0.5%—1.5% 450 5
鸡精 有效提高鸡精中的氨基氮、总氮及呈味核苷酸含量,更容易达到标准要求。有效增鲜,使鸡精的香味纯正,口感醇厚、鲜美,提升产品档次 0.5%—4% 47.62 1
食用香精 作为香精基料,提供口感及香气的载体,使香精效果更充分体现 2%-15% 89.04 8
肉制品 增强色泽;烘托肉风味,掩蔽不良气味;增强产品鲜美感,改善肉质原味及醇厚味,提高象真度;改善切片性能;使组织更致密,切面更光滑 0.2%—1% 1789 11
酱卤制品 增强色泽;强化风味,增强产品鲜味、肉质感及厚味,增进食欲 0.6%—4% 1299.3 30
餐饮火锅 增强鲜美感及醇厚感、掩盖肉腥味 0.2%—5% 243.7 6
焙烤食品 提供风味,改善口感及结构 1%以内 1956.55 10
膨化食品 协调各种香辛料的香气;平衡滋味料的口感;增强醇厚感,丰富味道 0.5%—5% 20 1
酱油 协调、平衡滋味,缓和产品直冲感,使口感更自然柔和、醇厚 0.4%—1.5% 795 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全球酵母行业格局稳定,中国龙头--安琪酵母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格局来看,由于酵母行业具备一定的重资产属性、产线较多,对资金、技术及环保的要求高,短期难有新的进入者,格局长期稳定、寡头垄断明显。乐斯福、安琪酵母、英联马利三家龙头长期占据全球酵母主要市场,市占率分别达28%、19%、17%。

从格局来看,由于酵母行业具备一定的重资产属性、产线较多,对资金、技术及环保的要求高,短期难有新的进入者,格局长期稳定、寡头垄断明显。乐斯福、安琪酵母、英联马利三家龙头长期占据全球酵母主要市场,市占率分别达28%、19%、1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酵母行业于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在政府的支持下,国内头部企业积极引进海外先进技术、竞相扩张产能,其中安琪酵母凭借差异化的产品及渠道策略,实现突围,国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2023年达55%,远高于乐斯福(14.0%)、英联马(11.0%)等外资企业。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酵母行业于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在政府的支持下,国内头部企业积极引进海外先进技术、竞相扩张产能,其中安琪酵母凭借差异化的产品及渠道策略,实现突围,国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2023年达55%,远高于乐斯福(14.0%)、英联马(11.0%)等外资企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海外市场为安琪酵母未来核心增长来源,安琪酵母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安琪酵母较早出海布局,于 1996 年便提出“争亚洲第一、创国际名牌”的目标,通过出口贸易及代理商模式,逐步打开海外拓展的蓝图:1999 年 1月获得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一个自主进出口订单,挖潜中亚市场;2001 年进入非洲、中东市场、2003 年进入东南亚、2009 年进入美国市场。至 2024年Q1-3 安琪酵母海外经销商数量已达 5846 家。

海外市场为安琪酵母未来核心增长来源,安琪酵母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安琪酵母较早出海布局,于 1996 年便提出“争亚洲第一、创国际名牌”的目标,通过出口贸易及代理商模式,逐步打开海外拓展的蓝图:1999 年 1月获得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一个自主进出口订单,挖潜中亚市场;2001 年进入非洲、中东市场、2003 年进入东南亚、2009 年进入美国市场。至 2024年Q1-3 安琪酵母海外经销商数量已达 5846 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稳定的市场格局下,安琪酵母依然在不断建设海外产能。当前国内酵母增长阶段性趋缓,海外市场重要性更加凸显,安琪酵母已由出口贸易转型为海外建厂直接销售,有望加速中东、非洲、东南亚产能建设及市场开拓进度而扶摇直上。

安琪酵母海外产能建设情况

海外工厂

开工时间

投产时间

优势

建设产能

服务市场

埃及工厂

2010

2013

①原料优势:埃及盛产甜菜、甘蔗;②税收优势:与欧洲、拉美多国的关税减免政策;③运输优势:从埃及向欧美出口的运输成本及便利度更有优势

安琪酵母首个海外工厂,设计年产能为 1.5 万吨干酵母

东欧、西欧

2015

2016

小型改造和工艺改进,干酵母产能挖潜提升至 2.3 万吨

2017

2019

年产 1.2 万吨酵母提取物 YE 生产线

2022

2024

年产 2 万吨酵母制品扩建(干酵母1.5 万吨,YE0.5 万吨)

俄罗斯工厂

2015

2017

①政策优势:响应“一带一路”倡议;②原料优势:俄罗斯盛产甜菜;③市场优势:俄罗斯当地的市场需求大;④运输优势:与欧洲、亚洲等地区相邻,运用中欧班列等运输方式,相对海运能节约一半以上的物流时间

一期为年产 2 万吨酵母生产线,配套设施建设 4000 /日污水处理项目,年产 3 万吨环保有机肥项目,8.5MW天然气内燃机发电项目

俄罗斯及东欧

2019

2020

技术改造项目,扩建后年产 1.2 万吨酵母,其中干酵母 0.85 万吨/年,鲜酵母折干 0.35 万吨/

2022

2023

扩建年产 8,000 吨酵母、3000 吨食品原料、1.3 万吨液体肥及饲料

印尼工厂

2024

-

①市场优势:人口大国,酵母需求大;②原料优势:原料(甘蔗)供应充足;③运输优势:地处马六甲海峡,海运便利

2024 9 25 日发布公告拟与印尼三安公司共同出资在印尼楠榜省设立子公司,计划年产酵母 2 万吨

东南亚、美洲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自2023年起,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产能迎来快速扩张,2024年达到76万吨,预计未来几年产能将突破百万吨。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13家聚甲醛生产企业。其中,云天化、南通宝理分别以9万吨产能并列国内第一,合计占比23.68%。近年来我国聚甲醛产能快速扩张,但新增产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激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近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不断扩张。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为669.7万吨,较2023年的654.6万吨,增长了15万吨。2025年我国丁二烯产能计划新增约120万吨,按照这个数量计算2025年中国丁二烯产能预计达789万吨。目前国内丁二烯行业产能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浙江石化、中海壳牌和镇海炼化,产能分别达到70万吨

2025年04月24日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合成橡胶市场自195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等多种产品。目前在市场需求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合成橡胶生产大国,产量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 2024年全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受多重因素驱动,我国BDO行业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产能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3月底突破500万吨。同时其产能也在持续增长。不过,在BDO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叠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4年我国BDO行业面临着供需矛盾问题,市场价格低位震荡。

2025年04月22日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沙特及美国等国家的新增乙二醇产能持续投入使用,全球乙二醇产能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乙二醇总产能预计将达到6190万吨,近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在8.64%。

2025年04月22日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覆铜板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覆铜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覆铜板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近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且地位稳固。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PCB覆铜板产量占比全球的70%以上,全球核心地位凸显。2019-202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从6.83亿平方米增长至10.2亿平方米,年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