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尼龙66行业:上游己二腈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下企业纷纷投产 市场迎来发展机遇期

一、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尼龙66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尼龙66又称聚己二酰己二胺,是用量最大的尼龙产品之一。其凭借着抗震、耐热、耐磨、耐腐蚀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民用丝、工业丝、工程塑料等领域,几乎成了工业丝和工程塑料的“代名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尼龙66又称聚己二酰己二胺,是用量最大的尼龙产品之一。其凭借着抗震、耐热、耐磨、耐腐蚀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民用丝、工业丝、工程塑料等领域,几乎成了工业丝和工程塑料的“代名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例如,尼龙66工业丝具有强度高、比重轻、耐摩擦、易加工等特点,是生产汽车安全气囊、高档缝纫线、帐篷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同时,尼龙66可以做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它的主要特点是高强度、耐高温,甚至可以代替金属,比如做发动机的机壳,可以实现汽车、飞机、无人机的轻量化,也可以做成服装。

此外,尼龙66由于具备更高熔点及热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及压缩强度较大,耐热性、刚性及弹性更佳,在制成超细纤维和高强度服装面料更具优势。

最后,尼龙66在复合材料、集装箱、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均有潜在应用。例如尼龙66可用作集装箱制造的底板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不吸水、易清洁等特点,同时可用于制作集装箱锁扣。

二、上游关键原料己二腈国产化实现重大突破,打破行业供应瓶颈

如果说己内酰胺是生产尼龙6的“命脉”,那么己二腈则是生产尼龙66的“命脉”。这主要是因为,尼龙66是以己二酸与己二胺为直接原料,而己二胺则主要采用己二腈作为原料进行生产。但 长期以来,由于己二腈生产技术壁垒较高,供给垄断在少数外资企业手中,使得国内生产尼龙66中需要的己二腈完全依赖进口,完全制约了其发展。例如2022年全球己二腈总产能约302万吨,产量约155万吨,其中海外四巨头产能占比约为85%。业内人士也将此比喻为:“我们能蒸馒头,却生产不了面粉”。

如果说己内酰胺是生产尼龙6的“命脉”,那么己二腈则是生产尼龙66的“命脉”。这主要是因为,尼龙66是以己二酸与己二胺为直接原料,而己二胺则主要采用己二腈作为原料进行生产。但 长期以来,由于己二腈生产技术壁垒较高,供给垄断在少数外资企业手中,使得国内生产尼龙66中需要的己二腈完全依赖进口,完全制约了其发展。例如2022年全球己二腈总产能约302万吨,产量约155万吨,其中海外四巨头产能占比约为85%。业内人士也将此比喻为:“我们能蒸馒头,却生产不了面粉”。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己二腈的国产化在近年一直备受重视,被列为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项目,并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明确为“鼓励类”项目。

近年,我国己二腈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例如,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天辰公司自2011年开始进行研究,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烯法合成己二腈技术”。2020年5月,该集团投资建设的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项目在山东淄博开工。该项目是解决我国尼龙66产业链“卡脖子”难题的关键项目,分两期建设,计划投资200亿元。

2022年,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一期项目投产,可年产20万吨己二腈及丙烯腈、尼龙66成盐及切片等产品。其投产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己二腈技术长期的封锁和垄断,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预计2026年全部投产,公司己二腈的总产能将达到60万吨/年,成为全球领先的己二腈生产基地。

依托该项目,山东淄博致力于打造千亿元级高端尼龙新材料产业链。比如,山东聚合顺的新项目就位于天辰齐翔公司对面,将采用其生产的己二腈生产尼龙66切片。

此外神马股份目前也在建设5万吨/年己二腈项目,以加强原料自给能力,推进产业链一体化。

到目前,我国己二腈已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天辰齐翔、神马股份、华峰集团等企业已投产部分产能。截至目前己二腈在产产能逾80万吨,在建、拟建产能超300万吨。预计到2025年国内在建己二腈装置产能达110.5万吨,未来有望为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

可见,随着国内企业对尼龙66切片等原材料关键技术的突破,有利于加速尼龙66国产化的进程。未来,原材料己二腈长期被国外龙头垄断的状况将得到缓解,有助于我国尼龙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众多企业纷纷投产,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随着上游国产己二腈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下游应用的快速拓展,我国尼龙66材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众多企业纷纷涉足尼龙66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主要布局尼龙66的企业有天辰齐翔、旭阳郓城、山西恒力新材料、山东聚合顺等。截止2024年7月,我国已有尼龙66产能约95.9万吨,集中于上海英威达(27万吨)、神马尼龙化工(26万吨)及华峰聚氨酯(23万吨,总计是30万吨),市场份额达79%。截至到2025年2月中旬统计,国内尼龙66未来拟建产能约435万吨。

截至到2025年2月中旬国内尼龙66在建拟建产能统计(部分)

公司 己二腈规模 尼龙66规模 状态 所属行业 地区
天辰齐翔 30 20 一期6万吨投产 尼龙 山东淄博
旭阳郓城 10 20 环评 焦化 山东郓城
河南心连心 30 20 启动 化肥 河南新乡
山西恒力新材料 12 环评 工程塑料 山西大同
安徽吴源化工 10 一期4万吨投产 化肥 安微阜阳
华鲁恒升 4.2 8 在建 化肥 山东德州
上海中能企业发展集团 4 前期 尼龙 辽宁鞍山
山东聚合顺 50 一期8万吨在建 尼龙6 山东淄博
湖北三宁 10 20 环评 化肥 湖北枝江
福建福化古雷石化 40 40 启动 石化 福建漳州古雷
中石油辽阳石化 5 10 建设 炼化 辽宁辽阳
江苏威名 6 环评 尼龙 江苏如东
优纤科技 4 前期 尼龙 辽宁丹东
上海洁达 12 启动 尼龙 上海
台湾嘉荣 4 前期 尼龙 浙江嘉兴
浙石化(荣盛) 25 50 启动 石化、化纤 浙江舟山
福建永荣 30 60 一期8万吨启动 石化尼龙 福建莆田
四川玖源 50 120 环评 化肥 四川广安
浙江新和成 40 40 一期10万吨启动 精细化工 天津
新南山化学 4 环评 山东利津
东营威联化学有限公司 30 2022.12开建 炼化 东营港开发区
总计 274.2 43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目前工程塑料是尼龙66用量最大的下游应用形态

从下游需求来看,当前工程塑料是尼龙66用量最大的下游应用形态。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尼龙 66 消费结构中,工程塑料领域应用占比为 49%,工业丝领域应用占比为 34%,民用丝领域应用占比为 13%。其中在工程塑料领域应用中约 47%用于汽车行业,其次是电子电气及轨道交通领域。未来随着新能源车上尼龙 66 平均使用量的提升以及汽车轻量化进程的加 快,我国尼龙 66 在工程塑料领域的消费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从下游需求来看,当前工程塑料是尼龙66用量最大的下游应用形态。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尼龙 66 消费结构中,工程塑料领域应用占比为 49%,工业丝领域应用占比为 34%,民用丝领域应用占比为 13%。其中在工程塑料领域应用中约 47%用于汽车行业,其次是电子电气及轨道交通领域。未来随着新能源车上尼龙 66 平均使用量的提升以及汽车轻量化进程的加 快,我国尼龙 66 在工程塑料领域的消费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五、未来汽车轻量化与民用丝领域未来有望放量

从上图可知,当前尼龙66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尤为突出,占据着45%的份额。尼龙66在新能源电动车上的平均使用量,特别是在电池和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将大幅增加。利用材料本身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尼龙66可以使用在电池周边的许多零部件上,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起火爆炸的风险;而一些关键的结构性部件,比如电机支架,尼龙66可以代替金属,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整车重量和能耗,并提高续航里程。

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汽车轻量化进程加速,尼龙66凭借其轻量化、耐热性、耐油性以及阻燃性等优势,正逐渐替代传统金属材料,在汽车发动机系统、电气系统以及底盘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以塑代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同时为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

近年来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同时为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安部,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在民用丝方面,由于尼龙66性能优异,具有更好的亲肤性,且透气性、耐磨性,对温度、日照的适应性更好,是户外、运动、防寒、休闲服装服饰领域的较好选择。此外,其紧密的结晶结构和柔软亲肤的特性也使其在透气性、耐磨性以及耐候性方面优于尼龙6纤维,成为户外运动服、瑜伽服和高档品牌服饰的理想之选。因此预计随着关键原材料己二腈的国产化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尼龙66未来有望向民用领域进一步拓展,民用丝将成为尼龙66潜在的最大应用领域。(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自2023年起,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产能迎来快速扩张,2024年达到76万吨,预计未来几年产能将突破百万吨。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13家聚甲醛生产企业。其中,云天化、南通宝理分别以9万吨产能并列国内第一,合计占比23.68%。近年来我国聚甲醛产能快速扩张,但新增产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激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近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不断扩张。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为669.7万吨,较2023年的654.6万吨,增长了15万吨。2025年我国丁二烯产能计划新增约120万吨,按照这个数量计算2025年中国丁二烯产能预计达789万吨。目前国内丁二烯行业产能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浙江石化、中海壳牌和镇海炼化,产能分别达到70万吨

2025年04月24日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合成橡胶市场自195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等多种产品。目前在市场需求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合成橡胶生产大国,产量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 2024年全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受多重因素驱动,我国BDO行业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产能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3月底突破500万吨。同时其产能也在持续增长。不过,在BDO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叠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4年我国BDO行业面临着供需矛盾问题,市场价格低位震荡。

2025年04月22日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沙特及美国等国家的新增乙二醇产能持续投入使用,全球乙二醇产能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乙二醇总产能预计将达到6190万吨,近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在8.64%。

2025年04月22日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覆铜板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覆铜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覆铜板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近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且地位稳固。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PCB覆铜板产量占比全球的70%以上,全球核心地位凸显。2019-202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从6.83亿平方米增长至10.2亿平方米,年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