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季戊四醇大量用于涂料、树脂、食品添加剂、药品等多个领域,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和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季戊四醇市场需求呈增长态势,刺激国内产能扩张,产量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构仍待优化。
一、季戊四醇在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场需求呈增长态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季戊四醇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季戊四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12O4,属于多元醇类有机物,呈白色结晶性粉末,可燃,易被一般有机酸酯化,大量用于涂料、树脂、食品添加剂、药品等多个领域。
季戊四醇市场应用情况
应用领域 | 应用情况 |
醇酸树脂 | 中国作为全球涂料生产大国,近年来其涂料工业经历了显著的结构性变革。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涂料生产基地,这一变革更是向着高档化、环保化和专用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涂料生产企业纷纷选择季戊四醇作为关键原料,以生产出更高品质的油漆产品。随着国内涂料工业的持续调整以及汽车、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季戊四醇在醇酸树脂领域的应用需求将持续旺盛,预计未来几年该领域对季戊四醇的年需求增长率将维持在8%~10%的水平。 |
聚氨酯 | 季戊四醇,作为一种优质的甘油替代品,在聚氨酯工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主要被用于生产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这两种物质是聚氨酯泡沫材料合成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聚氨酯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内外甘油市场供求的不稳定和货源紧张,季戊四醇的消费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
润滑油 | 季戊四醇与C—C脂肪酸经过反应,可得到脂肪酸酯。这类脂肪酸酯在润滑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高档合成润滑油的制造。由于这种润滑油具备出色的耐高温特性,因此常被用于喷气式飞机引擎的润滑。同时,季戊四醇脂肪酸酯还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耐高温、高绝缘性的PVC电缆生产中。此外,新型的不破坏臭氧层制冷剂的开发也离不开季戊四醇脂肪酸酯类润滑剂的支撑。 |
医药 | 季戊四醇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同时也作为烯烃的抗氧剂,为化学品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
其他 | 在农药、日化等方面,季戊四醇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作为氯化聚醚、表面活性剂、环氧交联剂的中间体,以及聚氯乙烯的稳定剂等。同时,合成纤维纺丝油剂、炼钢用轧钢液以及炸药原料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等的生产也离不开季戊四醇的支持。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季戊四醇市场需求量呈增长态势,2024年达10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我国已成全球季戊四醇最大生产国,湖北宜化产能规模较大
需求刺激国内产能扩张,产量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2019-2024年我国季戊四醇产量由8.9万吨增长至16.6万吨。2019-2024年我国季戊四醇产能由19.0万吨增长至24万吨。2023年我国季戊四醇产能约为25.8 万吨,占全球市场 46.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企业分布看,我国季戊四醇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其中湖北宜化产能规模较大,约6 万吨/年;其次是中毅达,季戊四醇产能达4.3 万吨;此外,山东新智源、濮阳鹏鑫、宁夏宁顺、金禾实业、云天化产能分别为3万吨、2 万吨、2 万吨、2 万吨、1 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钠法为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产品结构仍待优化
季戊四醇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的催化下反应制得,可按照催化剂的不同分为钠法与钙法,目前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
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
技术 | 技术路线 | 进展 | 环境效益 | 产品纯度 |
钙法 | 以Ca(0H)₂为催化剂,产品中残余钙灰,成本低 | 已淘汰 | 较差 | <90% |
钠法 | 以NaOH为催化剂,主体间歇操作,纯度较低 | 当前主流工艺 | 较差 | 88%-95% |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 | 以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为缩合剂工艺较复杂 | 无进展 | 无数据 | 无数据 |
混合碱催化法 | 以碳酸氢盐为催化剂,成本低,副产品少 | 进展慢 | 良好 | 纯度较高 |
光合y-射线辐射法 | 碱性环境,光与Y-射线条件下反应,工艺新颖 | 难度大,无进展 | 未提及 | 无数据 |
稀土催化剂法 | 新型催化剂提高DPE/TPE产率 | 效果较明显 | 不高 | DPE/TPE收率较高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我国季戊四醇生产起步较晚,1960 年代原上海试剂一厂引进日本技术开始生产普通86 级季戊四醇。1990 年代,湖北宜化和云天化分别从韩国和意大利引进季戊四醇生产装置和相关技术。同期,国内自主研发装置亦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