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我国是聚乙烯醇净出口国,2024年出口量创历史新高,但高端产品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此外,国内聚乙烯醇行业在完成落后产能出清后,正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向高端化、绿色环保等方向转型发展。
1.聚合助剂为我国聚乙烯醇最大下游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乙烯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聚乙烯醇(PVA)是由醋酸乙烯(VAc)经聚合醇解而制成的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及良好的绝缘性、成膜性、气体阻隔性、水溶性、黏结性、界面化学性、抗溶剂性、热稳定性等性能。随着技术进步,凭借着上述优异性能,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PVB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等多个领域。其中,聚合助剂为我国聚乙烯醇最大下游市场,2022年占比约为38%;其次是织物浆料和粘合剂,合计占比3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聚乙烯醇产能稳定
我国聚乙烯醇工业化生产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至2015年产能达到约135万吨左右;“十三五”时期,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推动下,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开始去产能,江西江维高科、福建纺织化纤集团、云南云维股份、北京东方石油化工、贵州水晶有机化工等企业的聚乙烯醇落后产能先后退出市场;到2020年底其产能约为99.6万吨左右,相较2015年减少超过30万吨;不过,到了2022年,我国聚乙烯醇产能有所回升,超过100万吨;其后其产能稳定,维持在109.6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皖维高新聚乙烯醇产能居全国首位
目前,我国聚乙烯醇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聚乙烯醇生产企业数量仅有8家,较2015年高峰期的23家减少65%。皖维高新、川维化工、宁夏大地循环、内蒙古双欣和台湾长春集团五大企业合计产能占比超过75%。其中,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其实现原料多元化布局,通过纵向整合降低综合成本。2024年其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川维化工聚焦石油乙烯法高端路线,产能排名全国第二,占比约为14.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聚乙烯醇出口量波动上升,2024年创历史新高
我国是聚乙烯醇净出口国,但特种聚乙烯醇等高端聚乙烯醇产能供应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聚乙烯醇进口量始终维持在3万吨以上,2024年有所上升,达到3.71万吨,同比增长19.29%;出口量则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4年创历史新高,达到21.02万吨,同比增长14.3%。从价格来看,近年来我国聚乙烯醇出口均价一直低于进口均价。2024年其进口均价为21871.17元/吨,较出口均价12410.4元/吨形成9460.77元/吨价差。此外,自2023年起,其进出口均价均呈现下跌态势,2024年同比分别下跌11.10%和10.65%。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5.聚乙烯醇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国内聚乙烯醇行业在完成落后产能出清后,正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向高端化、绿色环保等方向转型发展。一方面,聚乙烯醇应用领域正从传统纺织浆料、粘合剂等低附加值领域,向光伏电池封装膜、锂电隔膜涂层、OLED显示偏光片、功能性包装膜等战略新兴领域和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对电子级、特种聚乙烯醇等高端聚乙烯醇产品需求增加。在此背景下,聚乙烯醇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以满足下游新兴领域发展需求。同时随着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向高端化发展,其有望逐步实现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另一方面,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聚乙烯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推动行业绿色发展。(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