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中成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自2018年起,在医保控费、DRG/DIP付费改革、重点监控合理用药、“限输令”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进入调整期,产量逐渐下滑。同时在202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纷纷下滑。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多项政策,聚焦中成药产品质量提升和监管等方面,促进中成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1.我国中成药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品化的一类中药制剂,括丸、散、片、颗粒等各种剂型。我国中成药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一部名为《五十二病方》的典籍记载了丸、散等古老的中成药剂型。新中国成立后,中成药行业正式开始产业化进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中成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中成药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具体来看,我国中成药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制药基础,包括中药材种植以及中成药辅料、生产设备、药品包装等;中游为中成药制造,按功能不同,其可以分为解表中成药、清热中成药、温里中成药、理气中成药、理血中成药、补益中成药等多个品类;下游为销售渠道和消费终端,包括医疗机构、药店、电商平台等线下和线上渠道,终端为消费者。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中成药产量逐年下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成药行业在国家医保体系覆盖范围扩大、临床应用场景拓宽、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限制相对宽松的背景下进入快速发展期,产量由2000年的38.8万吨上升至293.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38%;其后其产量继续上升,于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364.6万吨。但自2018年起,在医保控费、DRG/DIP付费改革、重点监控合理用药、“限输令”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进入调整期,产量逐渐下滑,2024年约为195.3万吨,同比减少7.2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分析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医保控费通过带量采购压缩药品溢价空间,DRG/DIP付费改革倒逼医疗机构成本管控,双重压力下药企缩减低效中成药产能;其次,国家卫健委建立"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机制,对用药不合理问题突出的品种,采取排名通报、限期整改、清除出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等措施。近年来,已有多个中成药品种被纳入《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导致相关品种市场需求减少;最后,“限输令”等政策发布后,中成药注射剂在二级以上医院使用量大幅减少,进一步缩减中成药市场需求。总的来说,虽然医保控费、DRG/DIP付费改革、重点监控合理用药、“限输令”等使得中成药产量下滑,但也促使中成药临床使用不断规范,临床用药监管精细化程度也不断提升。
3.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纷纷下滑
第九批国家集采将中成药纳入带量采购范围,覆盖血塞通、复方丹参等二十余个临床大品种,于2024年3月起开始执行。这使得一些中成药价格出现下滑。同时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中成药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下,202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纷纷下滑,增速分别为-2.3%和-0.2%,这也是近4年来我国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首次出现“双负”局面。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政策推动中成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还相继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 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多项政策,聚焦中成药产品质量提升和监管等方面,促进中成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 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逐步建立并完善中药生产区域化风险研判机制,针对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环节,持续加强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监督检查,有序开展中药材延伸检查。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流通经营秩序,强化使用环节质量监管。在政策等因素推动下,近5年我国中成药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
我国中成药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1年1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 |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 加强新的制剂技术、质量评价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在中药新药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中成药产品质量。 |
2022年3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 加强中药饮片源头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中药饮片、中成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中成药监测、预警、应急、召回、撤市、淘汰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中药说明书和标签管理,提升说明书临床使用指导效果。 |
2022年11月 | 2022年11月 | “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 | 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提升中药饮片、中成药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 |
2023年1月 | 国家药监局 |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 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 逐步建立并完善中药生产区域化风险研判机制,针对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环节,持续加强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监督检查,有序开展中药材延伸检查。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流通经营秩序,强化使用环节质量监管。 |
2023年2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 围绕中药种植、生产、使用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4年6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 | 建立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涵盖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评价、生产标准规范性评价等多维度的中成药综合评价体系和标准。研制中医特色诊断、治疗、治未病智能化装备标准,开展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炮制、中成药制造等器械装备的核心技术、工艺以及应用的标准研制。 |
2025年3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 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构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路径,健全临床应用指南规范,有序推动评价结果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协调联动。鼓励开展已上市中成药评价研究,提升临床价值证据等级。加强中成药说明书管理。理顺中药品种保护审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中成药批准文号退出机制,指导改良一批,依法淘汰一批。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