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险中介是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费收入占全国88.7%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保险中介是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销售、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保险中介人的主体形式多样,包括保险专业中介、保险兼业代理以及保险营销员等。其中保险专业中介又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
资料来源:从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一直以来,保险中介都是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连接着保险公司和广大消费者。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8万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8.7%。其中,中介渠道财产险保费收入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5.1%,中介渠道人身险保费收入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94.5%。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 2024》,观研天下整理
保险专业中介也已经成长成为一支具有深度专业价值的力量。2023年,我国保险专业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 8503.89 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 16.43%;财产险保费收入达到 6440.08 亿元,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 39.74%;人身险保费收入为 2063.81 亿元,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 5.80%。
二、“退清潮”仍在继续,6年逾百家机构离场
近年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数量不断下滑。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名单数量为2539家,较上年减少27家。过去6年间,我国已有103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退出市场。
数据来源:金融监管总局,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退出市场的趋势仍未改变。进入2025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陕西海通嘉豪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辽宁盛和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6家机构被注销《保险中介许可证》,江苏国利聚信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江苏恒诺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3家机构被注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此外,延安菱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延安航天龙腾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绥化贵明一汽服务有限公司等12家机构手中的《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被依法注销。截止到2025年3月中旬,已有21家保险中介机构注销牌照,其中8家主动退出,2家破产清算,还有部分是兼业代理注销。
根据分析,关于这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退清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竞争实力较弱的保险中介机构生存难度加大。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一些保险公司大力发展线上直销业务,对中介机构的依赖减少。而且,目前保险产品较为同质化,价格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导致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保险中介机构被迫离场。
另一方面是当前我国保险行业步入转型期,叠加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导致保险产品的销售难度有所增加,保险中介机构经营压力加大,部分选择退出。
此外近年来,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行业监管趋严,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对相关机构注册资本金、高管任职资格、经营规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也抬高了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门槛。
例如,2024年7月,为整治保险中介市场长期存在的“小散乱差”问题,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启动“保险中介清虚提质三年行动”,目标通过淘汰低效主体、优化市场结构,推动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型。
清虚提质行动重点针对“无人员、无场所、无业务”的“空壳”“僵尸”机构,以及长期未开展业务、违规经营的兼业代理机构(如汽车销售公司),严打销售误导、虚挂业务、虚列费用、数据造假、人员挂靠等乱象。
与此同时,“报行合一”(保险公司在向监管部门报送产品审批或备案材料中所使用的产品定价假设必须与保险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行为保持一致)政策的发布,对保险中介机构经营带来的冲击尤为显著,进一步压缩了中介机构的利润。
有资料显示,在“报行合一”政策影响下,经代渠道佣金水平在政策全面落地后降幅已超50%,部分产品佣金率甚至下调40%-50%,头部中介尚能依赖规模效应缓冲,但中小机构因缺乏议价能力,佣金收入近乎腰斩,传统依赖“费差收益”的模式难以为继。
2023年度,我国保险公估机构合计总资产34.91亿元,实现业务收入45.61亿元,行业合计净利润-0.75亿元。376家保险公估机构中,只有179家机构实现盈利,占比不足50%。
整体来看,这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退场潮”的背后,反映出行业正在经历结构优化的过程。同时从长期来看,“报行合一”政策规范了保险中介行业的发展,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强化了保险行业的盈利能力,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有效保障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预计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传统的保险中介模式面临挑战,而那些能够提供差异化服务,拥有强大技术支持的机构则更具竞争力。
不过,在传统保险中介机构加速清退的同时,保险科技中介却掀起一股上市热潮。进入2025年以来,已经有汽车保险售后服务提供商青民数科、轻松健康、场景险数字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白鸽、“小雨伞”母公司手回集团相继递交招股书。而更早之前,2024年8月,众淼创科成为国内保险中介行业登陆港交所第一股;有家有保、致保科技、益盛鑫科技也于去年先后登陆纳斯达克。
三、从业人员大幅减少,行业从“人海战术”逐渐向“精英化”转型
“退清潮”下从业人员也在大幅减少。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保险公司销售人员441万人(含个人保险代理人395万人),同比下降78.9%;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250.5万人,同比下降32.9%。
2021-2023年我国保险中介行业从业人员(单位:万人)
年度 |
保险公司 |
专业保险机构从业人员 |
||
代理人 |
其他 |
小计 |
||
2021年 |
590.7 |
51.2 |
641.9 |
322.6 |
2022年 |
471.9 |
48 |
519.9 |
283.4 |
2023年 |
395 |
46 |
441 |
250.5 |
同比 |
-76.9% |
-2% |
-78.9% |
-32.9% |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 2024》,观研天下整理
行业正从“人海战术”逐渐向“精英化”转型。自2014年保险代理人进入扩张周期,前期政策利好释放完毕之后,粗放式人海战术已不适应市场环境。而当下,在行业持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提质增效”已成为保险中介行业命题。截至2023年末,人身险公司保险营销人员数量为281.34万人,较2019年高峰时期的912万人减少约631万人,降幅达69.19%。
不过,从率先推进代理人清虚转实的头部险企来看,代理人队伍数量正在趋于稳定。根据年报数据,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等5大险企代理人数量从2019年末的446.8万人骤降至2024年末的138.52万人,累计清退人力308.28万人,降幅达69%。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同比降幅已从2023年的13.63%收窄至2.71%,释放出企稳信号。
此外,在代理人数量持续精简的行业趋势下,各险企正通过多维策略推动队伍专业化转型。例如2024年,中国人寿新型营销模式布局“种子计划”有序推进 ,已在24个城市启动试点 ,立足于新模式 、新赛道 、新未来进行有益探索;平安人寿新增人力中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销售人员占比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坚持以绩优为核心、以优增为重点,完善绩优荣耀体系,依托“XIN一代”计划的落地与实施,加快高质量营销队伍转型发展。
四、AI赋能,行业效率大幅提升
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引入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保险行业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些AI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销售支持、办公辅助和理赔质检等多个场景。例如,许多保险代理人在社交平台上运用AI助手进行保险知识的普及和客户的获取。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保险代理人们正在借助人工智能(AI)小助手来提升工作效率,重塑自身的职业角色。
2025年一季度,DeepSeek横空出世后,AI在保险领域的应用步伐突飞猛进。目前已有多家保险机构不仅接入业务场景应用落地,更已多次迭代,助力效率大幅提升。根据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肖京表示,DeepSeek在内部日均使用频率达到25到30万次,在AI代码系统上也部分升级替换成DeepSeek模型,且上线3天就生成了30万行的代码。同时他还表示,公司在春节前引入了DeePSeeK的全栈模型,节后更全面开放给内部使用,第一周完成升级。数据显示,迭代后的模型在垂直领域上的应用表现比通用模型提升了7%-8%。
除了平安集团外,保险中介公司水滴也于2025年2月19日,该公司正式接入DeepSeek模型产品。随后2月21日,与腾讯云深化战略合作,加速DeepSeek模型的落地应用。水滴方面表示,通过DeepSeek大模型的技术融合与场景化创新,其垂直场景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在与用户对话中,“水滴水守AI保险专家”平均响应时效仅为2秒左右。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险企人员架构也开始发生改变,对金融科技类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从2025年一季度春招数据来看,AI人才成为招聘关键词。以中国平安为例,在开放的岗位中,AI、算法工程师、前端开发等科技类岗位需求旺盛;新华保险设置模型与数据管理岗,负责精算模型平台的管理和规划等;泰康保险信息科技类岗位则涵盖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
同时水滴方面介绍,该公司每年投入超过3亿元用于研发,组建来自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的AI团队,沉淀了100余项技术专利,构建了覆盖保险全场景的大模型应用体系。
不过,在享受AI大模型优势的同时,企业仍需谨慎权衡数据安全、合规险等问题。比如,在数字化保险场景中,客户的个人信息、交易记录等数据存在被泄露、篡改、滥用的风险。同时,保险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崩溃、网络攻击等问题,造成数据丢失或业务中断。此外,作为行业的前端应用,仍需调整业务符合监管要求如未能及时调整业务模式和流程,以符合新的监管要求,可能会面临监管合规方面的风险。
五、头部效应显著,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当前我国保险中介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头部企业优势明显。从保费规模和净利润两个个指标维度分析,头部经代机构(前20名)实现的保费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35%。这些头部企业的稳定表现,不仅反映了自身强大的实力和成熟的运营模式,也为整个保险中介行业树立了标杆,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其中,蚂蚁保以其强大的互联网基因和庞大的用户基础,稳坐头把交椅。2023 年,其保险业务收入高达 6659.6 百万,净利润也达到了 241.04 百万。蚂蚁保依托蚂蚁金服的生态体系,将保险服务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无论是线上购物、支付,还是理财等环节,都能轻松触达保险服务,这种创新的业务模式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紧随其后的平安创展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明亚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也毫不逊色。平安创展背靠平安集团这棵大树,在资源整合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23 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 5386.72 百万。而明亚保险经纪则以其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团队和个性化的保险方案设计,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净利润达到 468.63 百万,在盈利能力上表现突出。
2023年我国保险中介百强榜TOP20
排名 | 企业名称 | 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百万) | 2023年净利润(百万) |
1 | 蚂蚁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 6659.60 | 241.04 |
2 | 平安创展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 5386.72 | 84.52 |
3 | 明亚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 | 4733.07 | 468.63 |
4 | 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 3711.72 | 410.62 |
5 | 车车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 2912.45 | 68.4 |
6 | 永达理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 2071.18 | 254.86 |
7 | 北京华夏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 1867.36 | 38.48 |
8 | 中升(天津)保险销售有限公司 | 1833.88 | 1252.78 |
9 | 保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 1821.73 | 6.39 |
10 | 方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 1571.41 | -0.63 |
11 | 英大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 1287.96 | 628.47 |
12 | 创信保险销售有限公司 | 1286.52 | 0.93 |
13 | 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 1261.03 | 2.32 |
14 | 年安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 1232.51 | 9.87 |
15 | 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 | 1200.63 | 41.24 |
16 | 太平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 1185.59 | 1.3 |
17 | 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 1121.38 | 354.88 |
18 | 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 1050.82 | 24.77 |
19 | 融汇保险销售有限公司 | 1049.55 | 3.95 |
20 | 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 1042.98 | 81.91 |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年鉴 2024》,观研天下整理
六、专业化、数字化、科技化、多元化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
预计未来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与转型方向将呈现更专业化、数字化、科技化、多元化趋势。对此,传统保险中介机构要实现“破局”,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时代红利,不断优化业务经营模式,强化自身竞争力。
1、专业化
2024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多元化专业能力逐步显现。行业内部分经营能力强的机构在专业能力建设方面逐步深化,如大童保险销售、明亚保险经纪、永达理保险经纪等以人身险为主要业务的机构,其深耕客户服务,不断提升保险中介服务价值。再如几家外资机构,其专业的保险方案设计、风险管理能力,在保险专业化方面走得更加深远。
预计未来,保险中介行业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发展。中介机构需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更加细化的服务,例如专注于特定领域或客户群体。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同时,保险中介需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2、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保险中介行业的重要趋势。当下,保险中介行业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升级,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保险中介服务。保险中介公司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保险中介机构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保险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线上保险中介机构逐渐崛起,以其便捷、高效的服务模式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未来,中介机构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渠道来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
3、科技化
近年来,科技化转型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保险中介行业。对于保险中介行业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例如,通过自动化处理大量数据,AI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速度,从而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科技与保险业务的结合被视为创新和提升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保险中介机构的“科技故事”更容易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青睐。
4、多元化
保险中介行业将加强与金融科技、电商等领域的合作,构建多元化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跨界资本纷纷涉足保险中介市场,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业务模式等方式,推动保险中介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