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一、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直逼5万亿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直播电商是以直播为渠道来达成营销目的的电商形式。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直播与电商双向融合的产物,直播电商以直播为手段重构“人、货、场”三要素,但本质仍是电商。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4%。在2019-2023年期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年CAGR 达到85.3%。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4%。在2019-2023年期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年CAGR 达到85.3%。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增速放缓+用户规模接近天花板,市场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品质化成发展关键

虽然在过去几年,我国播电商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成为零售行业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从李佳琦、薇娅等超头主播的崛起,到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的电商化转型,再到无数MCN机构的疯狂涌入,行业的GMV(商品交易总额)在短短几年内就突破了万亿规模。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直播机构的主要生存逻辑已经变了。曾经依靠流量红利和低价策略野蛮生长的直播机构,如今正面临生存逻辑的彻底重构。直播电商市场规模扩张的“加速度”也已悄然换挡,市场增量竞争逐渐转向存量了博弈。

从行业增速来看,2020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增速达到了227.71%;而到2023年2023年,其交易规模增速已经下降到40.48%。可见目前我国直播电商市场扩张的“加速度”已悄然换挡。

从行业增速来看,2020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增速达到了227.71%;而到2023年2023年,其交易规模增速已经下降到40.48%。可见目前我国直播电商市场扩张的“加速度”已悄然换挡。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从用户规模来看,我国互联网渗透率已超70%,直播用户规模已接近触顶。截至2024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8.33亿人,同比增长1737万,占网民总数的75.2%,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从用户规模来看,我国互联网渗透率已超70%,直播用户规模已接近触顶。截至2024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8.33亿人,同比增长1737万,占网民总数的75.2%,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叠加同期的消费理性回归,倒逼行业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深耕”。头部主播的薪资结构调整也正发生在这一时期:以常规的“基础薪资+佣金”模式而言,某服饰品牌签约主播的基础薪资占比从70%降至30%,而用户复购率、客单价等直接反映“带货”效果的指标权重显著提升。这一数则说明,主播价值不再取决于单场销量,而在于能否构建用户信任与长期价值。

整体来看,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增长后,目前我国直播电商已从野蛮生长进入品质深耕阶段,品质的厚度将决定直播商业的高度。平台治理规则的演进、行业自律的加强以及直播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的提升,成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AI等技术崛起带来效率革命,成为行业下半场关键变量

与此同时,随着AI大模型、云计算等技术的加速迭代,直播电商行业正从“流量驱动”迈向“技术驱动”的新阶段。尤其是2025年以来,DeepSeek等AI技术的崛起,直播电商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效率革命。

例如在选品核心环节方面:AI技术助力实现精准选品,大大提高了选品效率和质量。直播电商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商家报名、合规审核、快递物料信息收集、商品排期、线上交付、费用结算等环节都需要多人在线沟通,数字化平台能将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更加高效率输出。例如在羚客平台,其通过AI与数字化工具的深度嵌入,将单场直播的选品效率提升300%。通过OCR证照识别、智能比价等技术,将单场直播选品周期从21天缩短至7天。

在合规环节:AI技术赋能下直播电商的风险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在羚客平台,其通过AI与数字化工具的深度嵌入,将合规风险识别速度缩短至毫秒级,主播内容生产成本下降70%。

除了选品环节的合规审核外,直播的内容生产也需要提效与合规。据某直播间负责人透露,直播主播的口播稿非常耗费时间,平均每个商品要写20分钟,准备一场80个商品的淡季直播口播则需要花24个小时,对于直播团队的压力不言而喻。而AI技术介入后,当下多数直播间的直播手卡、卖点话术和素材物料都能迅速自动生成,AI技术还能为主播提供多风格话术选择。例如,某美妆主播使用个性化内容库后,讲解时长从5分钟压缩至2分30秒,但GMV(成交总额)转化率提升40%。此外,AI还能对商品资质、卖点话术和合同进行审核,标注问题并提供修改建议,进一步降低直播风险。

当前来看,直播电商行业进入下半场,AI技术正逐渐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变量。AI技术进入越来越多的直播间。例如,交个朋友控股自主研发出“朋友云”系统,以AI技术为驱动,为直播间提供从商家招募、智能选品、上播场次、货品管理等全链路、端到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AI数字人也在持续“涌入”直播间,早在2022年4月,遥望科技就率先推出数字人主播孔襄,为各美妆、饮品品牌直播带货;2023年3月,腾讯就正式对外发布了全新的AI智能创作助手“腾讯智影”,推出了智影数字人等AI创作工具等。

四、行业“强者愈强、弱者淘汰”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预计到2026年正式进入寡头竞争时代

与此同时,AI数字人主播、智能文案生成、自动化场景剪辑等技术的成熟,也在重塑行业的竞争格局。那些依赖低端重复劳动的抖音直播服务商首当其冲——机械式的话术模板、粗制滥造的短视频内容,在AI高效精准的输出面前迅速失去价值。据行业分析预测,2025年超过30%的初级直播代运营团队将因技术能力不足而被市场淘汰。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强者愈强、弱者淘汰”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中小代运营团队既无法在技术上与之抗衡,又难以争夺优质品牌资源,最终只能困守在低端市场,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据业内预测,到2026年,TOP4代运营机构的市场份额将超过60%,行业正式进入寡头竞争时代。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强者愈强、弱者淘汰”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中小代运营团队既无法在技术上与之抗衡,又难以争夺优质品牌资源,最终只能困守在低端市场,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据业内预测,到2026年,TOP4代运营机构的市场份额将超过60%,行业正式进入寡头竞争时代。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这片残酷的红海里,索象、遥望、无忧、愿景四家头部代运营机构却以惊人的增速逆势崛起,不仅单场GMV破亿成为常态,服务费报价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00%,却仍被品牌方争相抢夺。与此同时,索象、遥望、无忧、愿景的崛起,也意味着直播电商代运营行业已从粗放增长迈向“高技术、高溢价、高集中度”的新阶段。未来,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玩家将加速退场,而能够融合技术、流量与供应链的头部机构,将继续定义行业规则,成为品牌征战直播电商的‘超级外脑’。

索象、遥望、无忧、愿景四家头部代运营机构运营体系

运营机构 运营体系 核心模块 相关情况
索象 “品效销合一”全链路服务体系 (1)品牌建设层: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品牌定位系统,通过直播内容沉淀品牌资产;(2)效果转化层:AI驱动的精准流量运营体系,实现品牌ROI最大化;(3)销售闭环层:覆盖全域渠道的销售转化网络,包括直播、私域、线下联动。 这一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代运营“重销量轻品牌”的局限,更重新定义了品牌在直播电商生态中的增长路径。据了解,这种全链路服务能力使索象的客户续约率达到惊人的8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5%,印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遥望 明星流量资本化体系 (2)签约艺人矩阵覆盖影视歌三栖顶流(如贾乃亮)、中生代实力派(如王耀庆)、新生代偶像(如黄明昊)三大梯队;(2)独家合作明星达52位,总粉丝量超8亿,相当于手握一个“超级社交平台”;(3)建立明星商业价值动态评估系统,实时跟踪艺人全网300+数据指标。 凭借明星主播矩阵,遥望多次创造单场GMV破亿的纪录,成为抖音明星赛道的绝对王者。目前在直播电商代运营行业,遥望网络以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00%的报价依然供不应求。
无忧 全方位、多维度的IP孵化与营销体系 (1)“人的IP”孵化:无忧传媒在达人孵化上更注重差异化定位和长期人设塑造;(2)“内容IP”的孵化:面对新媒体用户内容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无忧传媒时代潮流,不断拓展内容形态边界;(3)“商品IP”的塑造: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新兴消费品牌的茁壮成长,并帮助这些新消费产品跨越国界,拓展海外市场;(4)IP授权与衍生:将头部IP拓展至短剧、综艺、线下活动等领域,形成跨媒介商业生态。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IP才是终极流量池。随着用户对内容质量要求提升,单纯靠砸钱买流量的模式难以为继,而具备IP孵化能力的机构将掌握行业话语权。目前无忧签约近10万名网红,覆盖全品类赛道,其中全约优质艺人超5000人,全平台粉丝总量超20亿。
愿景 “娱乐化+”战略 (1)内容创新方面,开创沉浸式喜剧直播,直播间独创“即兴喜剧秀”模式:(2)设置“观众命题小品”环节,实时接收网友创意进行即兴表演;(3)开发“开心挑战赛”互动游戏,邀请粉丝连麦参与喜剧对决;(4)创新“情景剧带货”形式,将产品自然融入搞笑剧情。 这种高度互动的内容形式大幅提升了用户参与度和停留时长。场均观看人次突破500万,粉丝复看率达65%以上,带货转化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40%。不仅具备了留人的价值,更有自己的价值观输出,包括直播与短视频在内,均体现着对社会的美好向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2025年04月11日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广电总局发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民营影视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然而,由于“票补”减少、现象级电影数量不足、银幕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耗尽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影视行业资本寒冬来袭,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利润、市值大幅度缩水,市场将重新洗牌,多家企业纷纷尝试转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2024年我国网络剧生产保持提质减量,备案量与新上线数量仍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剧备案量为509部‌,相比2023年的561部减少了9.3%‌;备案集数为12378集,相比2023年的17035集减少了27%;新上线数量为166部,相比2023年的196部减少了15.31%。

2025年03月01日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2025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延续 2024 年国补政策力度,并新增补贴品类。2025年,国内智能投影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预计销售量达633.1万台,同比增长4.8%;销售额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5年02月27日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产量呈波动发展态势,票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哪吒2》的爆火,让更多资本看到市场的可能,也凸显出我国动画电影市场迈向全球化的趋势,更是在其背后也展现出行业流程协作、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突破,为电影产业发展及相关机构带来启示。

2025年02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