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1、特朗普政府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对部分锂电池细分产品关税提升超100%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日本、韩国分别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4%、25%。白宫表示,基准关税税率将于4月5日凌晨生效,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凌晨生效。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锂电产业的打压从2022的IRA法案即开始,本次“对等关税”为系列政策的加码。目前,美国对中国锂电产业打压主要有关税壁垒、市场准入限制、补贴政策排除等方式,在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继续多次加征对中国锂电产品关税,以此限制中国锂电产业发展。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大幅提升了对中国产品关税水平,截止目前,测算预计中国出口美国的动力电池关税约153%,储能电池产品关税约136%(储能2026年提升至153%)。

美国对中国锂电供应链的打压政策

时间

内容

202281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IRA),规定如果消费者在美国购买的电动汽车中有一定比例的关键电池矿物来自美国或其自由贸易伙伴,就可以获得高达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2023121

美国发布《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敏感实体指南,20241月起,包含中国制造电池组件的电动汽车将失去在美国获得税收抵免的资格;到2025年,电动汽车如使用了在中国提取加工的电池关键原材料,也会失去补贴资格

2023122

202312月,拜登签署通过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禁止美国国防部从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能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和海辰储能六家中国公司购买电池

202451

美国宣布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关税,其中电动汽车从25%加到100%,动力电池从7.5%加到25%,储能电池26年开始从7.5%25%

202521

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24日生效

202533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再次加征10%关税

20254

美国拟对中国实施34%对等关税,并将从北京时间49日中午12点起对中国产品征收额外50%关税。同时在410日宣布再次提升中国关税至总数为12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美国对中国、日韩锂电池产品关税情况

国家

关税政策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生效时间点

中国

电池基础关税

3.40%

3.40%

已生效

301条款

25.0%

7.5%(原301

20249月份

/

25.0%

2026

对中国商品额外关税

10.0%

10.0%

20252月份

对中国商品额外关税

10.0%

10.0%

20253月份

对等关税

34.0%

34.0%

202549

50.0%

50.0%

202549

21.0%

21.0%

2025410日宣布

综合关税

153.4%

135.9%

2025410

/

153.4%

2026

日本

对等关税

24.0%

24.0%

202549

韩国

对等关税

25.0%

25.0%

20254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美国是我国锂电池产业第一大出口地

此外,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口全部被替代,会失去约153亿美金的市场(按2024年数据测算);其次是德国和韩国等国家。

此外,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口全部被替代,会失去约153亿美金的市场(按2024年数据测算);其次是德国和韩国等国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锂电池产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后,中国或将减少对美锂电产品出口,同时关税造成的成本抬升压力预计部分转移至美国客户身上,尤其是储能电池产品主要是铁锂为主,短期内日韩电池企业难以完全替代国内储能产品,我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价格或将上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企业为应对关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产能转移、开拓新海外市场、美国本土投资等策略。例如,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建厂,直供宝马、奔驰,规避欧洲潜在关税风险;比亚迪向泰国、巴西输出电池+整车一体化方案(如ATTO 3电动车),以技术授权换取本地化生产资格;国轩高科在越南合资建厂(利用RCEP零关税),同时布局阿根廷盐湖提锂,实现“采矿-冶炼-电池”全链条控制。

中国锂电池企业核心应对策略

策略

简析

海外建厂

在墨西哥、加拿大设厂,利用USMCA(美墨加协定)免税进入美国市场;利用印尼镍矿资源(全球最大镍产国)和低关税优势(RCEP成员国),如格林美在印尼投建电池材料产业园。

关键原材料自主可控

加速收购海外锂矿(如赣锋锂业收购阿根廷盐湖)、钴矿(华友钴业刚果布局),降低对美澳资源依赖。发展钠电池、固态电池技术,减少对锂资源的依赖(如宁德时代钠电池已量产)。

新兴市场开拓

配合泰国、印尼电动车产业链崛起(如长城汽车泰国工厂),提供本地化电池配套;沙特NEOM新城储能项目(规划2030年储能需求超50 GWh),中国企业可通过技术合作切入。

突破高端技术壁垒

加速研发4680大圆柱电池(比传统电池成本降15%)、半固态/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400Wh/kg),拉开与韩企技术代差;在欧美日韩申请核心专利(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全球专利超3000项),防止技术封锁。

利用国内政策支持

申请“一带一路”专项基金、商务部对外投资补贴,降低海外建厂成本;通过人民币跨境结算(如与沙特、阿根廷锂矿交易)绕开美元支付限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