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减震器产业链完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减震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汽车减震器是指在汽车中应用广泛的振动阻尼器,其主要功能在于吸收并减缓因路面不平所产生的震动和冲击,确保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汽车减震器通常由减震弹簧和减震阻尼器两部分组成,通过其内部结构的特殊设计,实现对车辆振动的有效抑制。
汽车减震器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液压减震器、气压减震器和电磁减震器等多种类型。其中,液压减震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液体的流动和阻力来吸收和减缓振动。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汽车减震器行业上游分析:钢材是制作主要原材料
汽车减震器制作所需零部件包括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油封、减震器油和包装物等。其中,活塞杆通过与活塞配合可帮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吸收和缓解来自路面的冲击和震动,是汽车减震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占汽车减震器产品成本的21.08%;钢管在汽车减震器的结构支撑、液压油储存、活塞杆导向等领域扮演关键角色,其质量和制造工艺将直接影响汽车减震器的性能和寿命,在产品成本中占比近15%;橡胶及工程塑料主要起密封和缓冲作用,用于制作减震器与悬架系统间的连接衬套、油缸内部的导向环、活塞阀片等结构部件,其成本占比10-1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来看,活塞杆、钢管、弹簧盘类等钢制品占汽车减震器产品成本的比重超过40%,所以钢价变动与供给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减震器制造商的产量规模、成本结构和盈利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钢材产量突破了13亿吨大关,到202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了14亿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市场价格方面,2024年,螺纹钢和热卷期货价格呈现震荡下移走势,年度跌幅在1000元/吨左右;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4055元/吨最低下跌至2988元/吨;热卷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4124元/吨最低下跌至3037元/吨。
从国外环境来看,美国关税及全球贸易保护加剧,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美国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其他国家征收10%-46%不等的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4月9日起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50%的额外关税,对中国部分商品征收关税达104%。美国对全球提征关税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形成较大冲击,全球制造业PMI呈现下滑态势,全球经济恢复力度趋弱,对我国钢材国际贸易和市场形势形成较大扰动。
3、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上游分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近两年,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1286.6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