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分类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辣味休闲食品是指原材料包含一种或多种辣味调料的休闲食品。这类零食通过添加辣椒、花椒、胡椒等辛香料,刺激味蕾,带来独特的口感。按销售额排序,辣味休闲食品可分为辣味休闲肉制、辣味休闲水产动物制品、辣味休闲调味面制品、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等。 按口味分可以分为麻辣味休闲食品、香辣味休闲食品、酸辣味休闲食品、复合味休闲食品等;按地域分则是川味辣味休闲食品、湘味辣味休闲食品、滇味辣味休闲食品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辣味休闲食品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辅料和添加剂等,其中包括原材料小麦粉、豆类、辣椒、油脂等,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中游生产环节的成本和产品质量。中游为辣味零食制作,包括辣条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这个环节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口感、包装和标识。下游为销售渠道,包括零售商、批发商、电商平台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辣味休闲食品是休闲食品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比21.38%
辣味休闲食品是休闲食品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在我国休闲食品市场中,辣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1804亿元,占比21.38%。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休闲食品俗称“零食”,在正餐以外的时间里或休闲时间食用的包装食品。其种类丰富且消费人群广泛,拥有巨大的市场体量。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而这也将给辣味休闲食品带来广阔的发展机会。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预计2026年辣味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元
国人嗜辣久矣。作为酸甜苦辣咸五味中唯一一种依赖痛觉产生作用的味道,辣味有着不可替代的多重价值。从最早的代盐防腐和祛湿驱寒,到辣椒素刺激内啡肽分泌机制下的愉悦上头感受,食辣集“功能”和“情绪价值”于一身。纵观我国辣味休闲零食的历史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革新,辣味产品得以拓展食用边界,发展出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休闲零食食品,使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并早已跻身千亿俱乐部。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1257亿元增长至172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8.3%。预计2022-2026年间,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6%,以 1.6 倍的优势领跑行业大盘。到2026年,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737亿元。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分析,近年推动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辣味饮食突破了年龄界限广受青睐。研究表明,辣椒素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形成“痛并快乐”的生理反应。这让辣味食品成为很多年轻消费者调节情绪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辣味零食可以帮助年轻人缓解压力,获得愉悦感,其消费群体因此而日益壮大。
根据相关调研显示,在2023年,18-30岁、30-45岁、45-60岁人群中喜欢吃辣的比例均超过50%,接近2/3的年轻人已加入“食辣”行列。在Z世代中,“无辣不欢”不仅是一种饮食偏好,更是一种“社交货币”,是标榜个性的标签,体现了其对潮流文化的追随。
与此同时,品类结构的日益丰富与口味的创新也使辣味零食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从传统的辣味休闲肉制品、面制品,到辣味薯片、辣味坚果、辣味冰淇淋、辣味巧克力、辣味糖果,从常见的香辣、麻辣口味,到泡椒味、甜辣味、藤椒味、柠檬酸辣味、螺蛳粉味,辣味零食的边界不断拓展,满足了消费者对辣味的多样化需求。目前辣味休闲食品的趋势品类已经从调味面、卤味类食品转向以魔芋为代表的蔬菜植物制品。
其次,互联网、电商及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为辣味零食的传播提供了强大助力,使其成为时尚和潮流的象征。社交及短视频平台上的辣味零食测评、变态辣零食挑战等内容,通过社交裂变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关注。这种“辣文化”的符号化传播,不仅提升了辣味零食的知名度,更使其成为一种“社交货币”。目前传统渠道、现代渠道、电商、量贩零食是辣味休闲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1年传统渠道、现代渠道、电商渠道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43.1%、31.3%、12.4%。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正处在规模化扩张、品牌格局形成的新阶段,参与其中的玩家们也在政策监管下推动着产业链持续进行品质升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品牌商家通过优化上中下游各环节提升食品信任。在供应链环节,通过优质原料与特殊工艺控制原料品质,中游优化生产包装流程,下游借助直播厂房透明化生产、IP联名等形式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在这样的过程中,辣味休闲食品品牌建立起可信赖的形象,也让辣条彻底撕下“垃圾食品”的标签。
四、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卫龙食品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随着辣味成为不同类型零食的“万能搭子”,辣味休闲食品赛道上也聚集了不同类型的品牌玩家。例如综合食品、餐饮品牌及其他领域玩家也纷纷抢占市场,乐事去年推出的飘香麻辣锅味薯片在短期内引爆了社交媒体;海底捞的土豆泥火鸡面成为吃辣挑战的老玩家。糖果、饼干和饮料品牌则通过跨界联名入局。围绕着食辣趋势,品牌在各自领域持续进行着产品创新。
目前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按零售额计,2021年我国前五大辣味休闲食品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1.5%。其中卫龙在中国辣味休闲食品中长期居于龙头位置,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为6.2%。而CR5以外企业占比88.5%。这一数据表明,当前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集中度较低,未来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而随着各企业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市场竞争也将趋于激烈。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