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为电池铝箔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此外,2020-2022年我国电池铝箔市场竞争格局由“两超多强”演变为“一超多强”。其中,头部企业鼎胜新材市占率逐渐增加,由2020年的34%增长至2022年的49%,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1.终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为电池铝箔市场带来广阔的增量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池铝箔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电池铝箔是一种用于电池制造的铝制薄板材料,具有轻质、导电性好、耐腐蚀等优点。电池铝箔主要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集电器,成本约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3%左右,主要功能是汇集和传导电流,同时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载体。其终端应用涉及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为电池铝箔市场带来广阔的增量空间。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政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另一方面,随着 “双碳”战略目标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利好政策推动,我国储能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GW,同比增长134.98%。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在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中的占比超过90%,是新型储能主流技术路线。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2.电池铝箔产量不断增长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不断攀升,由2019年的117GWh上升至2024年的1214.6GWh,拉动电池铝箔市场需求快速放量。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不断增长,由2019年的6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4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63%。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钠离子电池有望为电池铝箔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
相比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材料成本低、安全稳定性好、支持快充、低温特性优良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锂离子电池中,由于铝箔在负极的低电位下容易形成铝锂合金,因此通常采用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而钠离子在负极不与铝箔发生反应,正负极均使用铝箔作为集流体,这显著增加了电池铝箔的应用量(应用量是锂电池的一倍以上)。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仅有3.7GWh,不足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0.5%。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实现大规模量产,为电池铝箔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进一步打开其市场空间。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109.3GWh,2024-203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82%,对电池铜箔需求也将快速放量。
钠离子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对比情况
对比项目 | 钠离子电池 | 磷酸铁锂电池 | 三元锂电池 |
原材料 | 钠资源储量大、分布广泛,原材料成本低 | 锂资源稀缺,原材料成本高 | 锂资源稀缺,原材料成本高 |
高温性能 | 优 | 较差 | 差 |
低温性能 | 优 | 优 | 优 |
快充性能 | 快充性能 | 快充性能 | 快充性能 |
安全性能 | 高 | 较高 | 较高 |
耐过放电性能 | 可放电至0V | 差 | 差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4.电池铜箔行业进入门槛高,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因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人才储备和客户认证等复合型壁垒形成高准入门槛,催生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2022年CR3超过70%。2020-2022年我国电池铝箔市场竞争格局由“两超多强”演变为“一超多强”。头部企业鼎胜新材依托先发优势、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以及持续产能扩张的能力,在电池铝箔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竞争地位,市占率逐渐增加,由2020年的34%增长至2022年的49%,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华北铝业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二,但其扩产较少,市占有率呈现逐渐下滑态势,由2020年的24%下降至2022年的1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鑫椤、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