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及主要产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外饰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汽车外饰件是汽车外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外饰件通常通过螺栓、卡扣或双面胶带固定到车身上。它们不仅能起到美化作用,还能提升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安全性。常见的汽车外饰件包括:进气格栅、保险杠、前挡风玻璃、车身板件、后视镜、天窗、雨刷器、车门把手和门锁。
汽车外饰主要产品
产品名称 | 产品作用 |
进气格栅 | 位于前部车身的格栅是汽车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外部空气流向发动机舱、降低引擎温度并提高燃烧效率 |
前保险杠 | 前保险杠位于车辆前部,提供保护并影响车辆整体外观。它可能包括雾灯、空气进口和防撞梁 |
前挡风玻璃 | 前挡风玻璃为驾驶员提供视野,并保护车内免受风雨、虫子和杂物的影响 |
车身板件 | 车身板件包括车门、车顶、车厢侧壁、后部车门和后尾门等,构成了车辆的外部结构 |
车外后视镜 | 后视镜用于观察车辆后方的交通情况,通常包括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 |
天窗 | 天窗是车顶上的透明或半透明面板,可以打开或固定,增加光线和通风 |
雨刷器 | 雨刷器用于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提高驾驶可见性 |
车门把手和门锁 | 一些多功能车型配备了侧滑门,以便乘客进出车辆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汽车产业稳中向好下,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发展前景良好。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外饰部件需求主要来源于整车配套(占比80%以上)和汽车后市场的维修更换,与汽车的产销量、保有量直接相关。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稳中向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为汽车内饰部件行业带来发展机会。未来随着人均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升级的需求,汽车的年更新需求将持续扩大,支撑汽车行业的稳定增长,从而带动汽车内饰行业发展。
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再上新台阶,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保有量达到3.53亿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安部,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当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机动车碳排放的重要举措。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突破,以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巨大,将为汽车外饰部件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的单车价值,未来将达到传统外饰 5 倍以上
随着车企的内卷化推进,汽车产业持续朝高端化方向发展,汽车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出行和安全需求,其消费属性也在逐步增强。由于车内外饰直接关系到汽车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很容易被消费者察觉,因此汽车内外饰行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国内乘用车外饰件智能化渗透率不断提升。根据相关数据推算,2023年国内乘用车智能外饰渗透率为10.4%,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20.8%。
相比传统外饰,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的单车价值。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传统外饰件的单车成本在 2000 元左右(不含大灯),主要集中在保险杠、外后视镜,以及密封条、轮毂饰件等。若加上大灯成本(按 LED 车灯 2800-3800 元/车计算),汽车外饰的单车成本则在 5000元左右。智能化升级过程中,外饰部件价值大幅上升。例如数字格栅是普通格栅的 10 倍以上,激光大灯是 LED 大灯的 3 倍以上,隐藏式电动门把手是普通门把手的 6.7 倍。综合来看,智能化外饰单车价值将达到传统外饰的 5 倍以上,即单车成本在 10000 元(不含大灯),加上大灯,单车价值在 2 万元以上。
传统外饰件智能化升级后带来的单车价值增长情况(2024)
传统外饰件 | 单车价值(元) | 智能化升级 | 单车价值(元) | 单车价值增长 |
格栅 | 50-100 | 数字格栅 | 1000 | 10-20倍 |
汽车大灯 | 2800-3800(LED) | 智能大灯 | 万元以上(DLP) | 3倍以上 |
汽车门把手 | 150 | 隐藏式电动门把手 | 1000 | 6.7倍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智能外饰件主要有数字格栅、智能充电小门、隐藏门把手、智能大灯、车身氛围灯、智能B柱、智能玻璃、电子外后视镜等。
四、材料种类多样,目前主要分为铝合金、不锈钢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材料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屈服强度和表面细腻度等特性。汽车外饰材料多样,常用包括 PP、ABS、ASA、POM、PA、PC和 PE 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而且能够保证外饰件的美观和耐用性。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对汽车轻量化及消费者对环保、安全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开始涌现出如超纤皮革、天然纤维加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目前以塑料为代表,凭借其低密度和优越性能,正逐步替代传统的金属部件,实现“以塑代钢”的转型。
目前汽车外饰件可分为铝合金、不锈钢和复合材料三大类。铝合金外饰件多用于豪华和中高端车型,不锈钢外饰件多用于中端车型,而复合材料外饰件则多用于入门级车型。其中复合材料以塑料的用量最大。塑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保温性好、易成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内外饰件制造中。另外根据材料特性,塑料又可以分为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根据材料用途,又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
汽车外饰件材料介绍
材料分类 | 材料特点 | 对应汽车外饰产品 |
铝合金 | 重量轻、弹性好、耐腐蚀、耐磨、易表面着色易加工成型、无污染易于回收,但制造工艺难度大、制造成本高。 | 铝装饰条、行李架、侧围防擦条、B 柱等 |
不锈钢 | 成本低、加工简单,但不利于回收 | 装饰条、车门外直条 |
复合材料 | 汽车常用塑料有 ABS、PP、PA、POM、PC、PVC 以及 PBT 等,具有重量轻、较强的屈服强度耐低温及耐酸耐碱性能。 | 前后保险杠、格栅、密封条、低端装饰条、标牌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