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品生产的关键核心原材料,占生物制药原料成本的35%以上。近年来,受政策和资金驱动,我国生物药行业快速增长,带动细胞培养基市场需求增多。目前国内市场以无血清培养基为主,占比达70%左右。细胞培养基国产化率较低,长期以来,海外巨头占据国内细胞培养基主要市场,在蛋白及抗体药物培养基等高端市场,进口垄断情况更为明显。细胞培养基整体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一、细胞培养基为生物制品核心原材料,国内生物药发展带动细胞培养基行业增长
细胞培养基是从生物机体中取出部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或直接从机体取出单个细胞,并将它们在有利于生长的人工环境中培养的统称。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品生产的关键核心原材料,占生物制药原料成本的35%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受政策和资金驱动,我国生物药行业快速增长,带动细胞培养基市场需求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约7119.0亿元,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为43.2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为8116.0亿元,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达49.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无血清培养基为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主要细分产品,占比达70%左右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按照配制原料的来源,细胞培养基分为纯天然的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仅由天然生成的生物液体组成,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动物细胞培养。但由于天然培养基的成分具有不确定及不稳定性,培养的可重复性差。天然培养基包括生物液体样品(例如血浆、血清等)、组织提取物等。合成培养基通过添加一些营养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维生素、盐、血清蛋白、碳水化合物和辅因子等制备而成。
按照蛋白/多肽提取物等不确定成分的含量,细胞培养基分为含血清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无蛋白培养基、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其化学成分的确定性递增。目前国内市场以无血清培养基为主,占比达70%左右。
细胞培养基按成分分类
类型 | 介绍 | 特点 | 应用 |
含血清 | 含10%-20%胎牛血清 | 营养物质丰富 | 疫苗 |
低血清 | 含1%-5%胎牛血清 | 营养物质丰富 | 疫苗 |
无血清 | 成分精确 | 可量产、方便分商和纯化、应用广泛 | 疫苗、重组蛋白/抗体 |
无蛋白 | 不含蛋白质 | 方便分离和纯化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的蛋白质 |
化学成分确定 | 仅含蛋白质和/或激素 | 减少生产可变性、易定制、分离成本低、应用广泛 | 重组蛋白/抗体、细胞基因治疗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细胞培养基国产化率低,高端产品极度依赖进口
细胞培养基国产化率较低。长期以来,ThermoFisher (Gibco)、Cytiva (Hyclone)和Merck等海外巨头占据国内细胞培养基主要市场。根据数据,赛默飞、丹纳赫细胞培养基总市场份额超50%。在蛋白及抗体药物培养基等高端市场,进口垄断情况更为明显,国内企业中仅有奥浦迈占据6%左右的市场份额。细胞培养基整体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