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零售电商拼多多发布2021年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本季度营收272.309亿元,同比增长3%。此前不久,另外两家零售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京东也相继发布了2021年四季度财报,分别以同比增长10%和23%收官。
有业内专家认为,三家电商营收呈现“低增速”态势,放弃高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化,国内数字零售电商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期。同时,随着“抖音”“快手”等新短视频电商强势崛起,零售电商行业开启“群雄割据”局面。
财报显示,营收上,阿里巴巴收入为2425.80亿元,同比增长10%;京东集团净收入为2759亿元,同比增长23%;拼多多本季度营收272.309亿元,同比增长3%。
三家电商相对低迷的营收增长情况,凸显了“低增速”已经成为过去一年国内电商平台的关键词。行业普遍认为,零售电商营收增长放缓,是国内线上消费增长放缓背景下必然的结果。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900万家电商企业。2021年,是电商行业20年来,首次迎来月度同比负增长。2021年11月,线上零售总额同比下滑4.12%。
以阿里巴巴为例,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阿里巴巴IPO以来业绩最差的一份财报,同比营收仅增长10%,是过去几年中增长最为缓慢的一个季度。在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有“双11”这样的国民购物节加持,全民购物需求释放,但阿里成绩并不理想。
从2018年的60%左右,下降到2020年的30%左右,再到2021第四季度下降到10%,阿里季度营收增长持续下降。有业内专家认为,除整体行业环境因素外,中国电商各行业格局,从阿里“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的绝对强势垄断,转变到群雄割据的局面。
2018年,拼多多从下沉市场迅速崛起,让原本将一二线城市作为主战场的阿里巴巴和京东,找到了用户增长的新渠道。经过三年的厮杀,三家电商在用户数量已经非常庞大的情况下,通过下沉市场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12.8亿,同比增长64.3%;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8.687亿,同比增长10%;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约5.7亿,同比增长20.72%。
三家电商都在下沉市场尽可能地瓜分用户。京东一年内增长了将近1亿用户,其中有70%来自京喜等下沉市场。京喜是过去一年京东内部增长最快的一个板块,为京东贡献了最大的用户增量。阿里巴巴则将新增的用户归功于主攻下沉市场的淘特业务。2021年淘特为阿里巴巴带来了1.8亿的用户增量。
值得关注的是,从第四季度环比数据来看,在拥有双11、新年等促销节点之下,第四季度三家电商活跃用户增长都在放缓。下沉市场对于三家电商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经过4年的角逐,下沉市场也开始逐步成为难啃的“硬骨头”。
尽管各家公司各自的优势和发展战略不尽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家电商的竞争也在进一步加剧,互相追随、模仿、超越,把自己变成对方的样子。
有业内专家认为,零售电商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小红书等新的电商的势力也在快速上升。未来,整个电商格局将会呈现一种多元化、多平台化的发展趋势。
内容转自中国网:原标题——零售电商企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