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进入正规回收渠道的电子废弃物都去哪儿了?调查显示,一部分被放在家中的某个角落长期闲置,另一部分或者被直接丢进垃圾桶,或者卖给收购废品的商贩。电子废弃物到了小商贩手里(丢进垃圾桶的电子废弃物大多也会被他们捡走),就放错了地方。业内人士指出,电子废弃物回收的门槛其实很高,要做到科学拆解、环保化处理,需要专业的设备,并投入巨大成本。但是小商贩收购电子废弃物一般会卖给拆解作坊,后者为了压低成本,不会购进高端设备,而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提取电子废弃物中的高价值材料。比如,利用贵金属熔点高于塑料及铅、汞等金属的特性,通过焚烧的方式来提炼黄金、白银等。为了分离、提纯,拆解作坊还会使用强酸、强碱及其他化学溶液。在得到所需贵金属后,他们就把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废物当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烧,这会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自然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
显然,电子垃圾放错地方不仅实现不了它们的价值,反而会造成破坏和危害。而要把电子垃圾放对地方,让它们真正成为宝藏,必须从全生命周期考量其碳足迹,计算其对环境的影响,规范回收、拆解、加工、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一直重视对电器电子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我国先后制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关于电子废弃物管理的法律,并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文件,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体系和技术要求得到进一步完善。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电子废物环境综合管理(2012—2021)》报告提出将继续统筹推进电子废物无害化处置,做好电子废物污染管理与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的对接融合,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经济学中有一个“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这也适用于电子废弃物回收领域。《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即参照了这一原则,规定生产者要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承担环境责任,完成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置等一系列工作。在政策的推动下,一些回收企业和家电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回收路径。据悉,现在多元化的回收模式已经开始不断出现,比如“绿色消费+绿色回收”“互联网+分类回收”“两网融合回收”“企业资源计划回收”等。
不过,现实存在的问题说明,我国关于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市场监管也不尽如人意。政府从电器电子产品市场获得税收,是受益者,因此也应当负起责任。而比起生产经营者,政府部门履职尽责更为重要和关键。我们期待政府部门、生产经营企业、回收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均能负起责任,推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向企业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真正让电子废弃物成为值得开掘的宝藏。
内容转自中国经济网:原标题——把电子垃圾放对地方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