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期货行业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 有利于期货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4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以下简称《期货和衍生品法》),将于今年81日起施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有利于期货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促进规范行业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了强有力法律保障,将极大增强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吸引力。

 

我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有效管理价格风险的重要手段。《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保驾护航。

 

我国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购买国,但在国际定价权上话语权较弱,这与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足有较大关系。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认为,《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为我国期货市场逐步扩大开放步伐,建立国际定价中心的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还为强化风险防控,牢牢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提供了重要抓手。南华期货董事长、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罗旭峰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通过保证金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当日无负债制度、中央对手方制度、期货市场监测监控制度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置机制等构建了全流程、多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市场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了法律基础。

 

有关专家认为,《期货和衍生品法》总结30多年发展经验,将实践中运行良好、成熟可行的制度和做法在法律层面予以确定,以稳定市场预期,适应现阶段市场发展需要。

 

《期货和衍生品法》在坚持“三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普通交易者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集中体现监管的人民性。该法建立交易者分类和适当性制度,明确交易者享有资产安全、知情权、查询权等各项权益,丰富期货纠纷解决机制,引入强制调解制度等交易者保护的制度体系,还完善了期货市场民事责任体系,显著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功能发挥良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货市场,能够吸引更多国际参与者交易,同时通过本国货币跨境结算与流通,可以促进本国货币国际化。《期货和衍生品法》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符合市场预期,有利于推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双向对外开放向全面纵深推进,但缺少统一的期货立法,影响了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效果。

 

通过规定境外期货交易场所的注册、境内主体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规则等内容,将构建境内外期货市场的互联互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水平;通过明确跨境监管合作和信息出境等内容,为处置跨境风险和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更为充分和坚实的法律依据。

 

《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服务实体经济的立法原则,限制过度投机;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期货和衍生品法》首次明确了套期保值的定义,为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提供明确指引;规定套期保值管理的鼓励性安排,明确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可以申请持仓限额豁免,同时授权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细则。

 

通过借鉴证券市场注册制的经验,《期货和衍生品法》改变了现行期货合约品种上市的批准制,转而确立注册制,而对品种中止、恢复和终止采取备案制,同时明确了适合开展期货期权交易的品种要求。通过完善期货品种上市程序,丰富期货品种,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基础之上。为此,《期货和衍生品法》将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作为重中之重,专门在总则中规定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监控与化解处置机制,依法限制过度投机行为,防范市场系统性风险。

 

交易者加强自身内控,是防止其因过度投机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规定,强化期货交易者的内控制度建设。期货交易场所和结算机构负有对期货市场进行自律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且自律管理往往更加快速、有效和更有针对性。

 

作为期货市场的中介机构,期货经营机构肩负着切实保护交易者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一承上启下的重任。为此,《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规定,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勤勉尽责,以可持续经营和维护交易者权益为宗旨,通过报送相关资料、防范利益冲突等具体规则,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此外,丰富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手段,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期货和衍生品法》一方面将监测监控并防范处置期货市场风险上升为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的法定职责,同时增加监管金融科技和信息安全的职权,健全期货市场风险识别、预防和处置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规定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和境外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双边和多边监管合作机制,处置跨境市场风险。

 

内容转自中国网:原标题——《期货和衍生品法》八月一日起施行——期货市场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2025年1-4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 数字消费与产业电商双轮驱动

2025年1-4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 数字消费与产业电商双轮驱动

5月23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4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我国电子商务充分发挥内外贸一体化优势,持续优化全球产供链布局,在促进国内消费升级、深化国际合作、畅通双循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5月24日
4月我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 进出口增速超预期 出口持续向好

4月我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 进出口增速超预期 出口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4月单月表现尤为亮眼,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5.6%,其中出口增长9.3%,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