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期货行业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 有利于期货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4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以下简称《期货和衍生品法》),将于今年81日起施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有利于期货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促进规范行业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了强有力法律保障,将极大增强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吸引力。

 

我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有效管理价格风险的重要手段。《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保驾护航。

 

我国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购买国,但在国际定价权上话语权较弱,这与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足有较大关系。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认为,《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为我国期货市场逐步扩大开放步伐,建立国际定价中心的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还为强化风险防控,牢牢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提供了重要抓手。南华期货董事长、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罗旭峰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通过保证金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当日无负债制度、中央对手方制度、期货市场监测监控制度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置机制等构建了全流程、多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市场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了法律基础。

 

有关专家认为,《期货和衍生品法》总结30多年发展经验,将实践中运行良好、成熟可行的制度和做法在法律层面予以确定,以稳定市场预期,适应现阶段市场发展需要。

 

《期货和衍生品法》在坚持“三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普通交易者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集中体现监管的人民性。该法建立交易者分类和适当性制度,明确交易者享有资产安全、知情权、查询权等各项权益,丰富期货纠纷解决机制,引入强制调解制度等交易者保护的制度体系,还完善了期货市场民事责任体系,显著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功能发挥良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货市场,能够吸引更多国际参与者交易,同时通过本国货币跨境结算与流通,可以促进本国货币国际化。《期货和衍生品法》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符合市场预期,有利于推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双向对外开放向全面纵深推进,但缺少统一的期货立法,影响了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效果。

 

通过规定境外期货交易场所的注册、境内主体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规则等内容,将构建境内外期货市场的互联互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水平;通过明确跨境监管合作和信息出境等内容,为处置跨境风险和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更为充分和坚实的法律依据。

 

《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服务实体经济的立法原则,限制过度投机;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期货和衍生品法》首次明确了套期保值的定义,为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提供明确指引;规定套期保值管理的鼓励性安排,明确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可以申请持仓限额豁免,同时授权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细则。

 

通过借鉴证券市场注册制的经验,《期货和衍生品法》改变了现行期货合约品种上市的批准制,转而确立注册制,而对品种中止、恢复和终止采取备案制,同时明确了适合开展期货期权交易的品种要求。通过完善期货品种上市程序,丰富期货品种,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基础之上。为此,《期货和衍生品法》将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作为重中之重,专门在总则中规定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监控与化解处置机制,依法限制过度投机行为,防范市场系统性风险。

 

交易者加强自身内控,是防止其因过度投机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规定,强化期货交易者的内控制度建设。期货交易场所和结算机构负有对期货市场进行自律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且自律管理往往更加快速、有效和更有针对性。

 

作为期货市场的中介机构,期货经营机构肩负着切实保护交易者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一承上启下的重任。为此,《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规定,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勤勉尽责,以可持续经营和维护交易者权益为宗旨,通过报送相关资料、防范利益冲突等具体规则,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此外,丰富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手段,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期货和衍生品法》一方面将监测监控并防范处置期货市场风险上升为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的法定职责,同时增加监管金融科技和信息安全的职权,健全期货市场风险识别、预防和处置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规定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和境外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双边和多边监管合作机制,处置跨境市场风险。

 

内容转自中国网:原标题——《期货和衍生品法》八月一日起施行——期货市场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