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汽车行业 多个省市已经明确发布了促进汽车消费政策

进入第二季度,近期多家新能源车企加入涨价阵营,而部分车企此前已经进行过调价。

今年第二季度,多家新能源车企陆续加入涨价阵营。此前,受补贴退坡、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新能源车企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经两次上调价格。

一汽-大众近日宣布,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2022款一汽-大众ID.4 CROZZID.6 CROZZ 2款车型将自20225230点起上调售价。而上汽大众旗下的大众品牌全系车型在511日也进行调价,其中新能源车型(ID.纯电系列、PHEV系列)上调3000元至5000元不等。蔚来汽车旗下ET7全系车型的起售价格则从2022523日起上调1万元。极氪汽车、小鹏汽车等对部分车型的购车权益进行了调整,这被看作为一种变相调价的行为。

对于新能源车多次涨价的行为,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樊京涛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汽油车涨价通常是由经销商进行加价,厂家只根据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制定合理的价格。汽油车面临成本增长时一般由厂家内部消化,这是因为油车产品成本的上涨远没有电动车的幅度大,电车损益情况本身就不好,高幅的成本必然会带来售价的提升,这是无法避免的。

早在今年初,特斯拉、比亚迪、小鹏汽车等车企率先调价。进入3月份,欧拉、上汽荣威等多家车企加入涨价大军。业内认为,第一轮的价格调整主要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影响较大,而近期的价格调整主要是受到了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一般来说,电池厂与车企会签订价格协议。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电池原材料价格就开始不断上涨,但彼时电池企业并未将成本压力传导给车企,大多数都选择了自我消化。不过,由于今年以来电池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电池企业也无法独自消化成本,它们不得不与车企协商价格,共同承担成本上涨的压力。

今年55日,宁德时代董秘蒋理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就表示:我们与客户友好协商价格有一定过程,不同客户情况和应用场景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总体来看,已基本完成与客户的协商调价,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逐步实施。

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前不久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目前在原材料价格方面,理想汽车已经与供应商达成了框架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再次波动,不用重新去做谈判。“我们与供应商密切沟通,未来几个季度,或许还会有调整。”沈亚楠表示,当前电池和原材料成本严重偏高,未来成本会降到合理范围内,但预计今年价格仍会保持在高位。此外,成本会影响用户支付的价格,理想汽车会通过考虑市场需求来确定销售价格。目前来看,价格的调整对4月上旬的销售造成一定影响,但从4月中下旬到5月初订单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乘联会5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虽然在4月仍保持了增长态势,但增速出现回落,受到了当前疫情的冲击。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8.0万辆,同比增长50.1%,环比下降38.5%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28.2万辆,同比增长78.4%,环比下降36.5%,异于历年4月走势。乘联会报告指出,新能源车市场方面,尚未受到涨价的影响,涨价前订单表现火爆,订单充足。4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生产影响,新能源车供不应求加剧导致未交付订单拖期严重。

为了促进汽车市场消费,目前广东、山东、沈阳等多个省市已经明确发布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包括放宽限购指标、发放消费券等。其中,429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活动公告》,202251日至630日,个人消费者在省内购买广东省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推广车型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新车,并在省内完成机动车注册登记的,可申请新能源汽车综合使用补贴8000/辆。

不过,今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实施补贴政策的最后一年。此前,工信部已经释放了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延长的信号。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今年2月底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工信部正抓紧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支持创新突破和市场拓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内容转自央广网:原标题——新能源车迎来第三轮涨价潮 销量还会继续暴涨吗?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