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数字藏品行业 数字藏品流通市场遇寒流 防止异化需填补监管空白

日前,微信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进行了更新,新增了“虚拟货币及数字藏品交易行为”条款,并将其列入“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这并非微信第一次“封堵”数字藏品交易。今年3月底,微信就曾封禁一批数字藏品平台公众号。专家表示,数字藏品的定位应是文化数字化,符合互联网发展新趋势;但要防止数字藏品行业污名化,首先要把“疯狂炒作”之风刹住,更要防止其交易异化为金融化炒作。

多平台加大违规惩处力度

数字藏品是非同质化代币(NFT)在国内的名称,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

根据最新版《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新增的数字藏品交易行为相关条款,账号涉及虚拟货币相关的发行、交易与融资等内容,例如提供交易入口、指引、发行渠道引导等,微信公众平台将根据违规严重程度,对违规公众账号予以责令限期整改及限制账号部分功能,直至永久封号的处理。

此次再度更新规范,微信方面回应称,是为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对炒作、二次售卖数字藏品的公众号及小程序进一步的规范化整治。事实上,今年3月底,微信就曾封禁一批数字藏品平台公众号,涉及超10个平台。

同样设有数字藏品板块的支付宝方面也表示,针对数字藏品小程序,支付宝开放平台目前仅试点开放,并要求运营主体提供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等相关资质证明。数字藏品二次售卖业务暂未开放,小程序在经营过程中不得进行藏品炒作或公开虚假宣传高额收益,借机吸收公众资金开展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表示,目前我国大部分数字藏品允许在平台内进行转赠或购买新发行的数字资产,但并没有完全开放二次交易的权限。“在行业还没有成熟之前,为了防止将数字藏品的探索尝试变成投机炒作,避免数字藏品业务金融化,禁止二级交易服务是对消费者和市场发展审慎负责的表现。”

数字藏品流通市场遇寒流

今年以来,数字藏品热度不断升高,不少产品开卖几十秒就售罄。阿里鲸探、腾讯幻核、京东灵稀、网易星球、百度超级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超100家,稍具规模的已有50余家。

但5月以来,多个数字藏品平台产品交易价格出现暴涨暴跌现象,其中iBox平台因数字藏品价格腰斩,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前十。“TT数藏”平台则因平台无法继续运营,宣告倒闭。同时,多家数字藏品平台陷入破产、跑路传闻。

“5月2日入场,现在亏了8千多”“好多旧的数字藏品根本没升值空间”“这到底是不是击鼓传花的骗局?”……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玩家抱怨现在亏钱成了常态,甚至有玩家主动成立了“数字藏品自救群”,在群内商讨该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

防止异化需填补监管空白

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尽管目前国内数字藏品发展火热,但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数字藏品领域仍面临市场不成熟、标准不统一、监管不明确等诸多挑战。“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必须限制数字藏品交易平台炒作和数字藏品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以保证数字藏品市场的安全可控。”

需注意的是,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明确表示行业应保护底层商品的知识产权,支持正版数字文创作品,但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

不过,业内专家表示,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数字藏品产业发展的倡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很难有效引导和管理数字藏品产业,数字藏品的法律监管空白仍需尽快补齐。同时,记者注意到,许多数字藏品平台对于用户参与交易并无年龄限制或限制较为宽松,大量年轻用户甚至学生群体遭遇大额金额损失,也亟待监管解决。

内容转自中工网:原标题——数字藏品二级交易降温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