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数字藏品行业 从“防风险”到“控火源” 数字藏品寻找与实体经济结合点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数字藏品异军突起,成为文创产业新的风向标。但在繁华背后,部分公司缺乏风控意识,对数字藏品价格进行炒作,引发局部乱象。

6月30日,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下,近30家机构在京联合发起《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下称《倡议》),反对炒作、提高准入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共识。

《倡议》共十四条,具体内容包含平台应依法具备相应资质、确保区块链技术安全可控、坚持实名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坚决抵制防范金融化和恶意投机炒作、倡导理性消费等。

据悉,这是目前数字藏品行业覆盖方最广的自律发展规范倡议。参与各方涵盖文旅产业专业机构和协会、文化央企、IP机构以及蚂蚁、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

从“防风险”到“控火源”

今年以来,各类数字藏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引无数拥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数字藏品平台超过500家。其中,部分平台提供数字藏品寄售交易服务,几十元的起始价炒到几万元,最终因无人接盘砸在消费者手里。

“防炒作风险”成为数字藏品行业发展的主要动作。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对NFT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安全隐患提出防范建议。

几乎在同一时间,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提升数字藏品平台入驻门槛,对炒作、二次售卖数字藏品的公众号及小程序进行规范化整治,并对数字藏品交易行为划定红线,把数字藏品二次交易与虚拟货币交易同归为违规行为。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数字藏品平台鲸探持续打击并公示违规行为,严防金融化炒作。

鲸探方面表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数字藏品转卖行为。根据规定,用户购买拥有数字藏品达到180天,可以向其他实名用户发起转赠,为防止炒作,受赠方接收数字藏品满2年后,可以再次发起转赠。

目前,蚂蚁鲸探、腾讯幻核、百度希壤等平台从产品设计上均不支持二次交易、坚持实名认证、设置发行内容筛查机制等,竖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墙,对风险防控起到一定作用。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防风险”,那么此次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的《规范》就是一次“控火源”。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分析,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是数字藏品更有价值的探索方向,而局部乱象暴露出来的是“四无”问题:一些平台实际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无清晰知识产权授权链路、无采取防范炒作的措施、没有履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加强监管、明确准入资质等政策势在必行,行业自律也将是数字文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倡议》中明确提出,相关资质如发行、销售数字藏品的平台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具备相关业务经营资质,如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

这是数字藏品行业首次提出准入资质问题,在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情况下,要保障行业发挥正向价值,“持证上岗”应成为数字藏品业务发展的先行条件。

寻找与实体经济结合点

数字文创刚刚兴起,既有蓬勃发展的趋势,也有泥沙俱下的风险,但正如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在论坛致辞中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刚出生就十分完好的,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实践和纠错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文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上,发展是第一位的,这需要行业各界共同参与探索、研究发展中问题的解决。”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数字藏品内容应重点向用户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议》第一条提出了数字藏品的发展定位。

数字藏品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数字化形态。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对版权所有方、发行方和使用方之间的真实确权,能够对其进行标记生成唯一数字凭证,使得数字作品在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真实可信,有效保护发行者版权和消费者权益。

数字藏品是NFT(Non-Fungible Token)在国内的本土化探索。如果说海外NFT是向上找金融资产的锚定物,国内数字藏品就是向下挖掘文化,寻找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点。

内容转自中国经济网:原标题——提高准入门槛、发挥正向价值 数字藏品行业再推自律发展倡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