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今年暑假期间,乡村民宿的预订高峰如期而至。据途家民宿副总裁胡阳介绍,近期途家平台上的乡村民宿供需两旺,7月份预订量环比6月份增幅达95%,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30%;乡村民宿供给数量超过40万家,比2019年增长了2倍以上。
乡村民宿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和行业标准陆续出台,在鼓励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民宿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正因如此,此次《意见》的出台,被业界高度关注并寄予厚望。
乡村民宿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从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等多个层面推动了乡村振兴。但是,乡村民宿近年来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当前,乡村民宿供需两旺,但中高品质的乡村民宿与市场需求仍有不小的差距,目前市场仍以中低端乡村民宿为主。“乡村民宿的发展面临标准建设滞后、同质化明显难以形成特色品牌、缺乏专业化经营和运营人才、行业监管覆盖面和效率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上双发力。邓宁表示,硬件主要体现在乡村民宿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比如更加注重乡村民宿交通的通达性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提升;以旅游服务接待标准建设带动乡村民宿基础设施的优化;构建体现休闲度假属性的场景化项目;加强乡村民宿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等。
对此,《意见》提出“完善规划布局,优化资源开发”“引导规范发展,加强品牌引领”等重点任务,明确了下一步乡村民宿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方向。
此次《意见》明确,要尊重历史文化风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文物建筑等资源突出乡村民宿特色,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等融入乡村民宿产品建设,注重与周边社区的文化互动,鼓励乡村民宿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特色文化赋能,是乡村民宿提升软实力、破解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乡村民宿除了满足消费者乡村旅游的需求,还带动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以及人才向乡村汇聚,改变着农村产业落后、年轻人外流、房屋空置等现象。此次《意见》明确,在尊重农民意愿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注册公司、组建合作社、村民入股等方式整村连片发展乡村民宿。
内容转自人民网:原标题——乡村民宿如何提质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