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固定资产等资产基础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4885-2022)(以下简称《分类与代码》)。《分类与代码》由财政部资产管理司组织修订,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支持下,以《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4885-2010)为基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历时三年完成。《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础信息管理,实现资产全口径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基础支撑。
《分类与代码》分为房屋和构筑物、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档案、家具和用具、特种动植物、物资等7个门类,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75个大类,以及近3000项细分类目。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扩展资产类目,满足资产全口径管理需要。
《分类与代码》在原有固定资产六大门类基础上,为满足资产管理与政府采购衔接需要增加“物资”门类;为满足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PPP项目资产等资产管理需要,设置道路、桥廊、水坝等小类;针对部分单位反映现行门类不便区分、且存在交叉的问题,进一步简化明晰有关分类,尽可能避免一类资产归属不同分类的情况,比如将“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整合为“设备”门类。
二是统一编码规则,为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统一编码体系要求,统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分类代码与政府采购品目编码规则,贯通资产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会计核算等业务环节,预算单位直接根据分品目的新增资产信息编制采购预算,并可通过分类与代码自动提取资产存量信息。
三是聚焦基础属性,实现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双向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管理的需要,一类资产可以属于不同核算科目,考虑到代码的唯一性,《分类与代码》没有严格按照核算科目划分,参考各行业主管部门意见,聚焦资产基础属性进行分类,能够增强适用性。在日常管理中,以资产信息卡为载体,通过信息卡上的“资产分类”、“单位会计科目”等指标,可以实现资产全口径分类管理。为方便使用,在附录部分提供《固定资产等资产基础分类与会计科目对照关系》,为资产管理衔接会计核算提供指引。
四是规范扩展规则,实现资产全口径管理与纵深管理相结合。
《分类与代码》在附录部分提供了固定资产等资产基础分类与代码拓展及映射的工作指引,方便使用单位兼顾行业管理需要对GB/T 14885规范的分类代码进行拓展。
内容转自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原标题“《新版<固定资产等资产基础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发布》”(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22-2029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