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枢纽功能、培育枢纽经济,初步建成要素配置能力强、服务品质高的“枢纽+通道+网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综合交通从“破瓶颈”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
一、构建“多三角、极辐射”综合交通枢纽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适度超前构建立足普洱、服务西南、沟通“两洋”、连接“三亚”的普洱“多三角、极辐射”综合交通枢纽总体空间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以思(思茅)宁(宁洱)一体化为区域中心联动景谷、澜沧两个区域次中心的“中三角”,以景谷为区域次中心联动景东、镇沅的“北三角”,以澜沧为区域次中心联动孟连、西盟的“边三角”,以思宁一体化为区域中心联动墨江、江城的“东三角”。着力打造思(思茅)宁(宁洱)一体化全国辐射极,景谷、澜沧区域辐射极,以及墨江、景东、镇沅、江城、孟连、西盟地区辐射极。
二、构建内联外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基本建成“两横三纵”高速公路骨干网,加快构建“一环三纵六联三出境”高速公路网,提速建设景谷至宁洱、思茅至江城、双江至澜沧等高速公路,到2025年,在建及通车高速里程达1500公里左右,实现“县县通高速”、与相邻州市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实施以G219境内段、G213(宁洱至思茅段)为重点的国省干线提级改造工程。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着力实施“补短板、保安全、促发展、强管养、提服务”五大工程,推进通乡镇公路提级改造、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人口较大自然村公路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高速公路数字化建设改造。
铁路。稳步推进“一主四支两过境”铁路网建设,玉磨铁路建成通车,争取开工建设临沧至普洱铁路,加快普洱至蒙自、普洱至楚雄等铁路前期工作。推动铁路专用线和公铁联运设施建设。
民航。有序加快“三支线五通用”航空网建设,积极推进普洱思茅机场迁建、景东民用机场新建。加快澜沧景迈机场扩建,适时推动景谷等通用机场建设。
水运。重点推进糯扎渡库区、李仙江库区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内河库湖区重点水域客运码头,推进思茅港航运畅通,实施糯扎渡、大朝山等便民码头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围绕思(思茅)宁(宁洱)一体化建设,依托玉溪至磨憨铁路,着力推进普洱(思茅)综合客运枢纽、宁洱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按照人性化、便捷化、多元化、无缝化等要求,强化枢纽系统布设,打造一体化服务综合客货运枢纽,加快发展空铁、空陆、公铁等多式联运体系,推动“互联网+”交通枢纽融合发展。
三、加快发展智慧绿色交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显示,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智能技术与交通运输领域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公路、智慧运输、智慧港口、智慧城市交通等。强化绿色节能新材料应用,发展绿色交通。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路网运行监测、路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调度指挥等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强化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路网运行监测,保障客货运输安全畅通;加强危险品运输跨区域协同监管平台建设,提高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能力。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高速公路。完成续建南涧至景东、勐醒至江城至绿春、瑞丽至孟连、景谷至宁洱、振太至景谷、孟连至勐海、碧溪至双龙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澜沧至孟连(勐阿)、思茅至江城(整董)、楚雄至景东、墨江至江城、双江至澜沧、戛洒至者东、南涧至云县(境内段)、G8511扩容改造(玉溪至墨江段)等高速公路。加快G8511扩容改造(墨江至思茅段)、景谷至澜沧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国省干道。推进G213(宁洱至思茅段)、G219、S221等国省道改建项目。
铁路。建成通车玉溪至磨憨铁路,争取开工临沧至普洱、普洱至蒙自铁路,适时启动普洱至楚雄、思茅经澜沧至孟连、临沧至版纳过境澜沧、临沧至玉溪过境镇沅等铁路前期工作,建设普洱产业园区宁洱片区等铁路专用线。
民航。迁建普洱思茅机场、新建景东民用机场,改扩建普洱思茅机场、澜沧景迈机场,争取开工景谷通用机场,适时推动江城、镇沅、墨江、糯扎渡通用机场建设。
水运。推进糯扎渡、李仙江库区航道整治建设工程,实施糯扎渡、大朝山、石门坎、居普渡、龙马、泗南江、戈兰滩库区等便民码头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玉磨铁路普洱站综合客运枢纽、宁洱站综合货运枢纽。 |
资料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