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辐射能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服务业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拓宽领域,增强功能,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生活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水平,建设重庆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具有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的“涪陵服务”品牌。
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水平。以扩大开放合作、公平市场准入、创新制度供给为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着力构建“4+3+3”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扩大物流发展规模和能级,大力发展供应链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等新业态,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节点城市。深度融入全市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体系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促进文旅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建设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金融产品、金融业态、服务体系创新,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体系。顺应网络经济趋势,加速传统商贸向现代流通转型,构建区域性商贸中心。积极扩大多元化服务贸易出口,提升贸易自由便利度,建设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促进商务服务、科技和信息服务、房地产、健康养老、居民服务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4+3+3”现代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4+3+3”现代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
一、重点发展四大优势服务业 (一)现代物流。提升高质量物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发展供应链物流系统,升级商贸与电商物流服务系统,补齐生鲜冷链物流系统短板,提升邮政服务水平和快递服务效率。统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发展,提升物流数字化水平。引育网络化物流运营企业,支持本地物流企业拓展网络布局,推动形成各类物流主体协同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培育3A以上级物流企业10户。 (二)文化旅游。充分发挥山城、江城、人文、乡村、美食、码头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自驾旅居、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城郊旅游等新业态,创新发展“云旅游”线上模式。促进演艺与旅游休闲融合,活跃旅游景区、社区剧场、民宿大院等文化演艺。加大以旅游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长江三峡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到202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 (三)商贸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市场、商圈经济、小店经济等业态,积极构建现代分销和批发体系,完善农村商贸服务体系,推动商贸服务品牌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发展。力争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0亿元,商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 (四)新型金融。加速集聚银行、基金、保险、融资租赁、信托等金融机构,着力打造林权、页岩气等要素交易平台,努力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建立银行贷款、企业上市、债券发行、融资性担保、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融资服务体系。到2025年,社会融资规模突破25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00家。 二、加快发展三大新兴服务业 (五)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以科技咨询业、技术贸易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孵化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的“科技大市场”,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软件与系统集成、数据挖掘、区块链及信息安全等信息服务业。到2025年,软件和科技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 (六)商务服务。实施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支持和鼓励本土大企业集团分离技术研发、网络营销等服务环节,引进具有研发、业务处理、投资和结算功能的区域总部。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提升对总部型企业吸引力。积极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事务等专业服务,做大做强会展经济。到2025年,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七)服务贸易。以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积极承接工程承包、工业设计、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健康护理等领域服务外包,大力发展跨境支付、市场分析、供应链管理、效益评估等第三方服务。到2025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1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突破20亿元。 三、培育壮大三大特色服务业 (八)房地产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绿色生态、智能智慧和装配式建造,提升开发项目品质,促进宜居涪陵建设,努力挖掘市场需求潜能,积极发展装饰装修,适度发展康养、休闲度假地产,满足差异化购房需求,确保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到202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九)健康养老。依托大山大水生态优势和特色医疗资源优势,培育骨伤、肛肠、中医康复等一批特色医疗服务品牌,发展康体美容、高端医疗、健康管理等医疗服务,鼓励康复医疗、远程医疗、医疗旅游等新兴业态发展,持续壮大休闲养生、康体养生、生态养老、旅居养老等养老养生产业。到2025年,康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左右。 (十)居民服务。鼓励居民服务企业加速“触网”,开展居民家庭消费网上预约、上门服务,拓展精细化定制、“微生活”和“云社区”等新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无接触”服务、线上服务等“宅经济”,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资料来源: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服务环节,推动生产服务型企业创新服务供给,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全产业链价值。积极争取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鼓励重点行业和领域代表性企业开展行业、企业融合发展试点,积极发展工业品贸易。实施服务型制造业专项行动,支持制造业企业向服务链条延伸,加快生产模式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营销模式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推动制造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管理、技术与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加快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建设企业级云平台或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