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以“区块链+生态农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坚持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到2025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20亿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绿色农业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定位研究》显示,
加快农业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坚持园区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做大做优绿色食品产业,打造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的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开展有机生产、加工、营销等关键技术研究,强化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建设农产品区块链追溯平台,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突出产地溯源关键环节,加快开展质量追溯场景运用试点。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快“绿色食品牌”公共品牌培育,重点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普洱有机茶”1个,培育有机茶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12个,力争“绿色食品牌”打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打造一批综合效益好的种养型、加工型、流通型、综合型有机农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带动能力强的有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基本实现重点产业全产业链龙头带动全覆盖。推进土地流转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有机结合,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推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到2025年,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0%以上,60%以上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组织,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20户。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工程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工程 |
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按照“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保安全”的思路,优化重要农产品生产布局,确保重要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突出抓好口粮生产,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行动。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在51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22万吨以上。以稻谷、玉米、麦类、马铃薯为主,兼顾优质特色杂粮作物,确保粮食生产政策稳定、面积稳定、产量稳定。推动粮食等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开展粮、油、糖收储。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坚持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健全粮食生产重点县利益补偿机制。
咖啡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及优良品种推广,完善测土配方,加快鲜果初加工厂改造,提升咖啡生豆品质,加快云南精品咖啡加工园区建设,开展咖啡生豆目标价格保险试点,高标准办好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中国普洱咖啡杯世界虹吸壶等国际赛事,辐射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提升咖啡国际话语权,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到2025年,咖啡面积稳定在80万亩,综合产值50亿元。
肉牛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实施肉牛“千百万”养殖工程,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肉牛交易市场,探索发展境外养殖、境内屠宰加工试点,加强与省内外龙头企业合作,打造区域公共“肉牛”品牌,建设全产业可追溯数字化监管体系,打造全省肉牛重要生产基地。到2025年肉牛存栏力争达到150万头、出栏55万头,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
生猪产业重点发展工程。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建设现代生猪种业,促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屠宰管理和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到2025年生猪存栏达到300万头、出栏350万头,综合产值105亿元。
水果产业重点发展工程。发展壮大牛油果、晚熟芒果、柠檬、西番莲等有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景东晚熟芒果、孟连牛油果、江城沃柑、江城圣农高原超甜蕉”等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建设果品电商销售平台,实现水果产业基地化、产品商品化、企业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到2025年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产量85万吨,综合产值50亿元。
林果产业重点发展工程。推动牛油果、澳洲坚果、美藤果种植基地建设和产业链发展,鼓励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支持联众生物、中澳农业科技、绿银生物延伸产业链。到2025年,牛油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综合产值25亿元;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120万亩,综合产值40亿元。
烟草产业。稳定核心烟区,在景东、镇沅、墨江、景谷、宁洱、思茅规划90万亩左右基本烟田,每年轮种30万亩左右,重点打造3个20万担以上的县、30个万担以上的种烟乡(镇)、2个10万担以上的种烟乡(镇)、300个千担以上的种烟村、10个万担以上的种烟村,稳住烤烟产量100万担;创新烟叶生产方式,不断推进和提升机械化作业和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推行土壤保育、绿色防控、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生物质燃料烘烤等项目;逐步推进和扩大雪茄烟试种范围,在江城、宁洱、澜沧、孟连规划2.8万亩雪茄烟种植区。
天然橡胶产业。巩固现有橡胶种植面积,抓好生态胶园建设,抓实老胶园改造和抚管、割胶等生产技术升级,提高橡胶产量。积极争取增加橡胶“保险+期货”项目覆盖面。加大对橡胶龙头企业的扶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橡胶产品终端生产企业合作生产汽车轮胎专用橡胶、航空轮胎等特种橡胶产品。引导植胶企业、农户发展林下中药材、魔芋等作物种植和禽类养殖,发展林下经济。到2025年有效种植面积保持在158万亩以上,产量达到9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甘蔗。不断引进原料甘蔗优良品种试验、示范,积极推广新的高产高糖甘蔗栽培管理和相关配套技术。到2025年,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总产量280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
开展“一二三”行动。积极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和“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种子繁育基地、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到2025年,建设1个“一县一业”示范县、1个“一县一业”特色县和1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
“绿色食品牌”基地建设。合理规划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适度规模的养殖基地、具有辐射能力的加工基地,重点抓好培育基地经营主体、提升基地规模水平、推动基地规范生产、拓展基地产品市场、推进基地绿色发展、打造基地品牌集群、抓实基地科技支撑、完善基地专业服务等工作,建好产业发展“第一车间“。争取建设一批省级、州市级、县级“绿色食品牌"生产基地。
农业基础支撑工程。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实现上图入库,建立健全管护监督和考核机制。健全完善农技、农机、植保、畜牧、兽医、渔业、科教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发展以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为主的设施农业生产,推广设施化栽培,发展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
农业绿色发展工程。累计培育十大区域公共品牌20个以上,尽快形成“绿色食品牌”标准体系框架。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建立普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将全市90%以上的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农资经销户纳入平台监管,确保农产品抽检综合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力争95%以上的“菜篮子”农产品和全部外销出口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累计纳入国家级、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企业150家以上。 |
资料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