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目标,持续推进“旅游革命”,提升旅游供给能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围绕“养身、养心、养老”推进“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到2025年,旅游康养产业实现总收入750亿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康养旅游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策略与投资战略规划》显示,建设全域旅游大景区。努力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拓展区,在昆曼风情廊道和香普西自驾廊道布局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康养运动旅游、科考研学旅游、生态旅游5大发展极,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景区景点,整合生态、民族、边境、普洱茶文化旅游资源,做精点、串成线、带动片。继续建设美丽县城、特色小镇、乡村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观光和休闲农业,推动各县区打造“城区即景区”“郊区即度假区”“乡村即休闲养生点”的全域旅游画卷。加强普洱茶文化、咖啡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和国门口岸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民族歌舞文化、民间饮食、茶文化产品和文艺精品,积极申报一批文化遗产。建设一批藏在山间、隐没林中、外观古朴、内部高端、设施现代、服务一流的半山精品酒店。依托景东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科考研学中心、“两山”国家公园,大力发展科考旅游,打造普洱文旅“新爆点”。
打造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核心区。依托“一条线”(北回归线)、“一条江”(澜沧江)、“一座山”(景迈山)、“一片叶”(普洱茶)、“一座城”(西盟县城)的特点,充分利用北回归线“金腰带”地处中低海拔、气候宜人、适宜康养旅居的天然优势,发展“旅游+康养”产业;充分利用澜沧江沿岸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民族风情,以糯扎渡库区为核心,推动思茅港国际水上运动基地、澜沧江支流观光风景绿道及水上游览线建设,开发水上飞机、大江野钓、游船观光等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景迈山古茶林资源和生态资源,发挥人类茶文化重要发源地、世界古茶树资源富集区、优质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地的普洱茶产业优势,全力推进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推进世界一流普洱茶博物馆、古茶林景区、普洱茶旅游特色小镇等建设,完善普洱茶元素展示宣传。充分利用全国唯一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的西盟勐梭龙潭和“西盟佤部落”旅游品牌,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让《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唱响全世界。
打造沿边跨境旅游带。依托4个沿边县15个边境乡(镇)486公里边境线,充分利用“一桥连两国、一眼望三国”独特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沿线雄伟壮阔的高山峡谷、异域风情的特色城镇、精彩纷呈的边境集市等景观资源,充分彰显傣族、佤族、彝族、拉祜族等跨境民族文化,充分引爆木鼓节、葫芦节、神鱼节、三国丢包狂欢节系列节庆活动影响力,打造以县城为中心,勐阿、勐康为重要支撑,娜允古镇等历史文化名镇以及澜沧老达保、江城整董等特色村寨为辐射节点的沿边跨境旅游带,探索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
打造“养在普洱”健康品牌。围绕“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打造,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推动健康产业与旅游、体育、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创建,挖掘生物多样性旅游资源,以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无量山、哀牢山为重点,建设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和国家级森林体验基地。统筹推进国内外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引进和下沉,探索卫生健康与养生养老机构融合发展,支持发展高品质医疗卫生、中医养生、医养结合等服务。加大对中药养生、食药同源的研究,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天然野生蔬菜、保健养生等特色菜系,推出有机生态美食养生餐饮、食疗药膳。推动“康养+体育”产业发展,以普洱亚高原体育基地建设为核心,打造山地越野、跳伞攀岩、水上训练等赛事品牌。适度发展生态旅居、养生旅游、新型养老、全面健身等业态为主题的康养项目,满足外来消费群体旅居生活。提升康养服务供给智能化程度。加强康养服务人才培养与培训。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持续深化旅游秩序整治,构建旅游诚信体系。充分利用好“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加大宣传,推进重点景区“刷脸就行”工程,提升旅游智慧化水平。以航空网和高速路网为支撑,构建普洱“快进慢游”综合交通网络,提升一批精品自驾线路和汽车营地。高规格打造景区景点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景区标识系统,建设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凸显景区文化特色及景观协调性的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旅游康养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旅游康养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
旅游市场整治。健全完善法治化、规范化旅游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导游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持续推进“整治乱象”,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好旅游市场秩序和广大游客合法权益。
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定期开展旅行社、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景点、商店等各环节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导游管理,强化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旅游核心产品。积极推进景迈山茶林文化景区等创建国家高A级旅游景区工作,创建澜沧景迈山、思茅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争创西盟佤部落和思茅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力发展夜游产品,重点打造茶马古城旅游小镇、西盟佤部落等项目。打造景东射电望远镜、普洱国家公园、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民族团结园、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等不同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加快推进百里普洱茶道等康养项目落地实施。
半山酒店。以不破坏生态、不过度开发、不影响原住居民生产生活为原则,突出民族文化元素和自然资源禀赋,打造一批精品半山酒店。严格审批、控制规模、加强用地、财政、金融等方面政策支持。到2025年,建成半山酒店30个。
旅游服务能力提升。完善自驾旅游线路、房车营地、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等设施建设,畅通景区连接公路。完善文旅数字化智慧化服务体系。
养在普洱重点工程。发展高品质医疗卫生、中医养生、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健康体检、医疗保健、美容养颜、康体运动等康养产品。打造滇西南独具特色中药文化旅游节—“普洱端午百草根节”,发展药膳、药浴、中药茶饮、中药熏蒸等特色康养体验项目;推动温泉康养中心、森林康养基地、康养小镇、运动基地建设。促成一批“林、药、养、游”融合发展模式的综合体、特色小镇项目投资建设,形成具有普洱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药康体文化养生品牌。 |
资料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