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入实施以国际航空港为引擎的内陆开放空中门户建设行动计划,聚焦对外开放大通道、开放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加快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体系,加快内陆开放先行区建设,充分彰显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门户形象。
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进出口综合性现代物流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紧扣全市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聚焦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以江北国际机场的扩建为核心,统筹空铁公水四种方式,强化空港、水港、铁路港“三港”联动,加快建设国际航空物流分拨中心,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优进优出,全面建成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加快培育重庆航空和西部航空发展为重庆主基地航空公司,探索引入新加坡航空公司或其他成熟航空公司作为江北国际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打造旅客联程运输示范工程,以机场为依托,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共建共享售票、取票、乘降等联运设施,推动实现安检标准互认。努力构筑实体空中线路走廊,按照“加密亚洲、拓展欧美、布局全球”的发展方向,大力增加国际飞行线路,重点加密国际通航城市全货机航线、客货混用航线,扩大与全球前20货运枢纽机场通航,全面建成面向“一带一路”、连通全球的航线网络。优化国内航线网络,增强与华北、华东、中南地区重点枢纽机场联系,支持航空公司开行地面卡车航班,发展陆空联运,构建“中欧班列+四小时航空”“西部陆海新通道+四小时航空”的运输方式,增强航空干线运输能力和区域分拨配送能力,形成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打造内陆国际多式联运的示范区。争取到2025年,国际航线总量达到115条以上,全面建成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强化铁路通达功能。抢抓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渝达(广)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并尽早开工建设,有效支撑渝广地区一体化发展,将广安、邻水、达州片区纳入“1小时通勤圈”。加快渝汉高铁建设,实现渝汉高铁进机场,拓展江北国际机场辐射范围。支持铁路枢纽东环线及机场支线等项目加快建设。完善港口和园区“最后一公里”铁路集疏运体系,加快木耳铁路站与果园港、团结村铁路口岸开展铁水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实现铁路对重点物流节点全覆盖。
拓展水运通道功能。拓展水运通道建设,加快建成洛碛港,推进疏港高速公路和洛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港口与中欧班列(重庆)、航空物流枢纽的无缝衔接,实现公铁水联运,打造长江上游以干散货、件杂货、滚装、内贸集装箱等分拨为主的综合服务型绿色智慧物流港。全面提升航道通行能力,配合御临河生态坝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航道整治,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到2025年,满足5000吨级货运船舶常年停靠作业,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统筹口岸、保税港、自贸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资源,加快推动各类开放平台提档升级、协同发力,全面提升要素集聚和引领辐射功能。
发挥临空优势。用好用活江北国际机场的水果、冰鲜、食用水生动物等指定口岸功能,充分依托江北国际机场的航空网络优势,高标准建设进出口水果智慧交易中心,发挥机场周边物流企业的集聚效应,积极引进冷链物流企业,围绕水果、生鲜等航空指向性强、时效性强的产品开展销售、全球分拨等业务,增强贸易服务功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贸交流合作,进一步延伸保税区展览、展示、交易功能,高标准建设特色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构建智能终端设备、航空设备、高端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医疗器械等临空专业贸易平台。利用“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中心(空港)、临空进口商品城等重点项目实施机会,加快全球商品采购,推动欧洲奢侈品、日韩化妆品、日用品、黄金珠宝、钻石高端首饰等世界名牌、高端商品在重庆实现中转和聚集发展,打造临空消费中心,构建世界级体验消费。
加快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渝北片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继续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瞄准首创性改革创新探索试点领域,重点探索数字经济开放、金融开放创新、国际运输开放、人才对外开放领域创新举措,争取形成在全市具有首创性的典型案例。加大成渝两地相关改革创新探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推动成都与渝北自贸区创新政策互认。对标自由贸易港探索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快引进国际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开放运营机构,提升区域管理和开发开放的国际化水平。巩固自贸改革创新试验成效,持续深化“一本报告管全域”“产业集聚区自治联盟自主管理”等改革试点成果运用。做强做优自贸区特色产业,推进“保税+”“金融+”“供应链+”等自贸功能新型业态落地。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努力建设渝北区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
做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推动航空产业互联互通,促进江北国际机场与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的深度合作,打造重庆—新加坡“哑铃型”航线网络,推进航空公司开辟重庆经新加坡中转的特色国际航线,以及新加坡经重庆至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客货运航线,新加坡经重庆中转到中西部地区的特色航线,打造中新合作航空领域集中展示区。推动航空产业、信息通信、服务贸易等重点领域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中新航空产业园,积极引进新加坡航空关联企业落户,打造第三方飞机维修中心。鼓励本土企业到新加坡上市发债,引进区域性结算总部,打造创新金融合作示范基地。
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
以数据开放、金融开放、运输开放和人才开放为重点,加强外贸外资外经联动,巩固拓展传统优势,加快培育适宜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产业形态、产业结构、市场主体,构筑竞争新优势,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
加快贸易转型升级。聚焦智能终端、汽车等优势产业,围绕“引龙头、补链条、建集群”,设立1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集群,探索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大数据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大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改造力度,提高智能终端、汽车、轻工、装备等传统优势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一批产业链完整、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出口产业示范集群,争创国家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加快推进贸易转型升级,依托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优势,加快探索数字贸易发展新路径,围绕云服务、数字内容、数字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创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着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积极争取优惠政策支持,建立空港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为电商产业链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共享等服务,吸引符合海关监管条件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物流集成商入驻,形成集聚和示范效应。推动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农产品等向跨境电商出口发展,壮大日用品、奢侈品、食品等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等业态,依托江北国际机场、果园港开放口岸、临空经济开发区、自贸试验区、保税港区等开放平台优势,建立进口货物专业市场和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开展进出口货物国际采购、分拨和中转。
拓展利用外资方式。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和外商投资促进机制,鼓励和吸引国外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进入渝北,设立中外合作(合资)投资基金,支持区内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与境外基金合资开展合作,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鼓励外资进入智能终端、汽车、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推动飞机租赁、航空维修、物流、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吸收外资,推动旅游业产业化国际化吸收外资,鼓励外商投资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引导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以贸易促进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面向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招标,吸引跨国公司在渝北投资进行全部或部分生产。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有序推动企业“走出去”,支持外贸企业联合在境外设立海外仓、分拨中心、零售网点、售后服务中心,构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的海外生产和营销服务网络体系。实施展会开拓市场工程,大力推动区内企业参加进博会、智博会、西洽会等国际展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设立境外营销、研发机构,完善服务体系。做好市级出口名牌培育和出口精品筛选工作,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贸企业和品牌,扩大渝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深化拓展与国际友城交流合作,争取更多国际组织来渝北设立分支机构,不断做大渝北“朋友圈”。(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