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制造业强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智能工厂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显示,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和“大招商、招大商”总体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抓住产业转移产业链重塑机遇,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和技改投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和实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1800家,努力打造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能源及医药化工、造纸包装及新型建材、食品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纺织服装、电子信息2个500亿元以上产业,其它产业全面发展,努力打造华中智能家电、湖北汽车零部件、华中高档包装纸、国家现代煤化工、食品加工5个生产基地,全市制造业综合水平进入全省前列。
(一)建立产业链培育体系
推进补链强链控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瞄准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石油科技、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循环经济、新型建材、绿色化工及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既发挥中小企业块头小、转型快的优势,又依靠带动力大和辐射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填补加长产业链,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闭环。
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把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首要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引领、集聚发展、转型升级,以智能化、自动化、成台(套)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现代装备制造重点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的现代生产组织模式,鼓励民资、国资、外资和知识资本投资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传统装备制造向现代装备制造转变。努力打造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石化装备、特殊管道等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产基地。
推进恒隆汽车零部件智能产业园、磊蒙矿机智能装备产业园、先行多功能应急装备产业园、泰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长江石化和昌发容器石化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荆州区石油机械特种车辆改装、车桥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产业链、兆盈嘉泰精密仪器产业园、万向钱潮智能制造工业园、凌扬年产3000辆负压救护车移动CT体检医疗车应急救援车辆及装备、楚韵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产销规模达到1000亿元。
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发展重点
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发展重点 |
智能家电:重点发展智能节能环保变频家电、健康厨卫电器、空气源热泵空调、大容量冰箱和洗衣机、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等高品质家电产品,打造全球第一冰箱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废旧家电再利用回收生产中心。力争2025年产销规模达到300亿元。 汽车及零部件:依托恒隆、法雷奥、神电、均胜、美标等企业,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中联重科、先行汽车为基础,加速发展军工装备、建筑、急救、市政作业、电力维护、物流装卸等专用领域专用车辆。 石化装备:依托四机、四机赛瓦、中油科昊、江汉佳业、湖北四钻等企业,打造国内领先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依托长江石化、昌发容器、远春石化,打造国内重要石化装备制造基地;依托沙市钢管厂等企业,培育一批小微型专业设计、专项制造“专、精、特、新”配套性专业企业,以国家能源安全通道建设、城市廊道工程为依托,打造特殊行业管道制造基地。 其他装备制造:依托金茂环保科技公司建设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产业集群,支持在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全国表面处理标杆产业园;依托洪城等企业,发展水工及环保装备制造产品;依托松滋三盟机械、磊蒙矿机、湖北松威、石首金象等企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品牌的矿山机械产业集群;依托江汉建机在全国建筑工程机械领域的行业地位和技术积累,发展荆州高端建筑起重机械产业;依托江汉众力等企业,积极发展临空制造产业。 |
资料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能源及医药化工。充分利用浩吉铁路、荆州煤炭储配基地等利条件,以重大项目落地为突破口,把荆州江陵绿色能源化工产业园建成全国第五个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湖北省能源保障基地、湖北省多式联运示范基地、荆州首个绿色能源化工“双千亿”产业园。抓好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和转型升级结合文章,以提升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技术和设备改造更新为抓手,严格推进环保、安全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做优传统化工产业。促进“活力28”品牌复兴。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养生全产业链,推动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支持监利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园项目建设。到2025年,能源及医药化工业产销规模突破1000亿元。
能源及医药化工发展重点
能源及医药化工发展重点 |
能源:抓好国电长源二期、江陵煤制气、煤炭储配基地二期、华电洪湖新能源、湖北龙源新能源荆州区项目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能源产业。 化工:依托能特、安道麦、利洁时、三才堂、丽源等企业,抓好安道麦杀虫剂系列产品整体搬迁升级改造,三才堂精细化工产品搬迁改造升级,江汉精细化工硅烷偶联剂三、四期等重大项目,做大做强化工产业;以华鲁恒升荆州现代煤化工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为突破口,力争建设全国第五个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 |
资料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造纸包装及新型建材。积极服务新落户造纸行业龙头企业,构建智能化、绿色化造纸包装及新型轻工建材业制造体系。注重全产业链发展,做好扩链延链文章,配套引进造纸包装下游高端产业链落地发展。努力打造“华中纸都”和全国区域性新型建材基地,推进万华禾香智能家居产业园、司空新家装智能创造中心、中国建材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园生产基地、亿钧收购明达玻璃并置换新建节能镀膜玻璃基片及下游LOW-E节能镀膜玻璃、磊蒙年产450万吨建筑石料、巨松年产180万吨活性钙、旭鸿年产300万吨高性能活性钙粉、松宁新材料碳酸钙系列产品、高端钙系列循环经济产业园、湖北润全100万吨/年天然沥青深加工装置及原料产品储罐等项目建设;支持建设荆州开发区节能新材产业园、松滋北新建材梦牌新材料生产基地、荆州(石首)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园、石首市华中体育产业园和防水产业园、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努力打造区域新型建材基地。到2025年,造纸包装及新型建材业产销规模突破1000亿元。
造纸包装及新型建材发展重点
造纸包装及新型建材发展重点 |
造纸包装:依托山鹰、玖龙、荣成、真诚、骏马、宇兴等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形成年产1200万吨包装纸及生活用纸产能,建设现代循环造纸产业园。抓好山鹰(华中)工业包装纸、玖龙纸业林纸一体化高性能纸基新材料生产基地、泰盛集团新建年产20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真诚纸业建设年产50万吨生活用纸及100万吨纸浆生产线、荣成二期年产35万吨高档箱纸板及热电联产、骏马纸业提档升级、龙马全息数字印刷、绿新包装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造纸业产销规模达到500亿元。 新型材料:依托亿钧、长利玻璃、瀚煜等企业开发新型多功能玻璃;依托万华、吉象等企业发展生态板和智能家居;依托葛洲坝松滋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发展新型水泥建材;依托南铝等企业发展生态铝产业;依托卓宝科技、永佳、远景等企业发展建筑防水材料;依托光之科技发展革新发热新材料;依托松滋梦牌新材、中材建筑、楚峰建科、鑫洲新材料等企业发展新型建材。 |
资料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食品加工。发挥荆州粮油畜禽水产资源优势,做精做深农副食品加工业、培育做大食品制造业、做优做强白酒饮料制造业,努力把全市食品加工业打造成全国具有地域品牌优势的特色产业。抓好新宏业年加工30万吨水产品及综合利用大产业、宗圣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暨速冻水产品精深加工、纽莱福现代高效融合农业科技产业园、益海嘉里粮油精深加工、瑞邦动植物蛋白肽生产基地、宇祥蛋鸡产业园、华贵水生蔬菜精深加工与产业化等重点基地建设。培育松滋白云边酒业产业集群、监利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洪湖水产加工产业集群、荆州高新区食品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食品加工业产销规模突破1000亿元。
食品加工发展重点
食品加工发展重点 |
白酒及果蔬饮品加工:推动白云边酒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支持黄山头酒业做大做强,扶持监利粮酒、劲牌酒业(石首)、虎桥、桔颂酒业等企业发展,建设白酒原料及生产基地。 粮油加工:依托益海嘉里、中粮粮油(荆州)、龙和农业(荆州)、中纺荆州粮油、中兴能源(湖北)、宏凯工贸(江陵)等龙头企业发展粮油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水产加工:依托新宏业、华贵、德炎等企业发展淡水鱼、虾及水生作物加工,加大鱼鳞、鱼骨、内脏、甲壳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做响做大水产加工业。 畜禽加工:依托小胡鸭、东进农牧、翼滋农牧、湘康食品、监利温氏、荆州博远、湖北双港、湖北宇祥、公安东南醇、荆州乙诚等企业发展畜禽屠宰及冷鲜肉、分割肉、熟食肉制品深加工,扩大保洁蛋、皮蛋、盐蛋加工,新增蛋粉、液蛋、罐头肉、火腿肠、午餐肉、肉丸、肉馅、速冻水饺等产品加工,开发利用动物血液、骨头、脏器、蛋壳等副产品发展生物医药产品深加工。依托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备案基地。 饲料加工:依托荆州湘大骆驼、正大饲料、禾丰集团、海大饲料等企业积极开发生态环保饲料。 |
资料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电子信息。抢抓5G等新基建机遇,实施“数字赋能”工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推动骨干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促进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外向型发展,努力打造全省产业化数字聚集区和通信产业基地。推进荆州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北京网库产业互联网华中区总部、荆州区智慧智造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监利华中光电产业园、洪湖市光电产业园以及五方光电3D玻璃、滤光片、摄像头镜头三期、吉昌电子年产8000万台电源、智城“荆楚云”二期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 |
新一代通信:依托凯乐科技、广兴通信等企业,发展光纤光缆、量子通信数据链、高频调谐器、通信系统等产品,开展量子通信应用试点,推动通信设备高端化和智能化。 航天航空:依托菲利华等企业发展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及石英制品,力争进入世界半导体石英材料供应商前列。依托航天南湖“一园两中心”布局,提升研发能力,推动航天高端产品发展。 新型显示:依托五光方电、山鹰光电、扬子江光电、富世华、蓝晶元等企业,大力发展生物识别滤光片、光学镜头、触屏显示器等产品。 新能源锂电池:依托高博科技等企业,布局全固态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充配电系统等领域,推动固态锂电池核心材料、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电芯及模组全套工艺开发。 新型电子元器件:依托悠进电装、亮锐科技、蓝光电子、中泰电子、中磁尚善、威士通等企业,大力发展电线电缆、汽车灯泡、电流保险丝、高低频变压器、高清数据线、软磁新材料、磁环等产品,提升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软件信息服务业:依托荆鹏、华孚、明德等企业发展应用软件信息服务业,努力打造全省产业数字化聚集区。 |
资料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纺织服装。利用纺织传统基础优势,改造提升棉纺织造行业,扩展印染整理行业,加快发展服装服饰、针织编织和家用纺织品业,努力打造华中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全国知名婴童装特色产业基地。抓好荆州开发区纺织印染、沙市纺织品及婴童装、松滋服装等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沙市金色童年小镇、松滋中南国际服装产业城、监利及江陵巾被家纺产业园建设,形成完整产业链,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到2025年,纺织服装业产销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重点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重点 |
棉纺织造:依托金安、德永胜、津津纺织、金利丰等企业,引导中小棉纺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推进资产重组、兼并、合作,向纺织园区集中,改造和提升棉纺织造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印染整理:依托新沙印、天友达、奥达、丽源科技等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积极使用新染料、新助剂,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快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荆州染理业水平。 服装巾被:依托红叶、荣和等为龙头的沙市岑河针织服装产业园和以金犀牛、依尚等为龙头的松滋服装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系列牛仔服装、高档针织内衣、休闲装、婴孕童装、衬衣和羽绒服产品。依托玉沙集团等企业,发展毛巾、枕巾、浴巾、睡衣和毛巾被等系列产品,开发体育、文化、医用、军用、旅游系列中、高档家用纺织品。 |
资料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