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到202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02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
(一)构筑农业发展新优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现代农业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动向前瞻》显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抓好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涵养修复、农业污染防治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荆州战略。开展绿色农田创建示范,支持鸭蛙香稻生产基地、稻鱼生态综合种养基地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绿色生态田园。支持水稻、棉花、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市场形势,调整棉花种植面积;协调落实中央优质粮食工程、产粮大县奖励、产油大县奖励政策、国家油料基地建设等工程,稳定粮食生产,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0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油料种植稳定在300万亩,棉花种植稳定在50万亩水平。
现代农业布局图
资料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建设。依托温氏股份、牧原股份、东进农牧等龙头企业,建设400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依托峪口禽业、湖北双港、湖北宇祥、鑫盛农牧等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蛋鸡养殖模式,全市智能化蛋鸡养殖规模达到300万只。以小胡鸭、湖北宇祥、湖北双港、荆江蛋品等基地建设为重点,建设5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以公安东南醇、中南畜牧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公安、荆州、松滋、监利等5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以兰羊合作社、松滋喜洋洋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荆州、松滋等1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
加强绿色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坚持水产品养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选育小龙虾、河蟹、黄鳝、龟鳖、黄颡鱼、家鲢鱼等水产品品牌。依托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长江大学、湖北省水产产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选育适合在江汉平原生长的水产新品种。建设湖北闽洪水产品批发市场,打造“荆州小龙虾”“洪湖清水大闸蟹”“荆江黄鳝”“陆逊湖甲鱼”“崇湖黄颡鱼”等公共品牌。
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建设。优化农产品加工园布局,引导农副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形成集群优势。抓好荆州高新区、荆州开发区及8个县市区10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支持洪湖市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培育松滋市白云边酒业产业集群、监利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洪湖水产加工产业集群、荆州高新区生物质利用产业集群。支持公安县建成江汉平原农业“双创”示范县。到2025年,全市十大农产品加工园区产值达到1500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75%。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整体谋划,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让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利益,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建和康养相融合,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等现代特色产业,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发展数字农业。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农业基础数据资源体系,优化涉农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在线化水平,用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整合涉农人才资源,畅通农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基本建成适应荆州农业发展需要、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的创新体系。发挥长江大学、荆州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应用,解决农业生产中关键性技术难题。实施科技强农战略,持续推进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为辅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
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深入实施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市创建活动,支持有条件地区和大型农机产销企业实施全面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深耕深松、机播机收、秸秆还田等生产服务,推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从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田间管理和产后加工等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研究农机作业规范、农艺技术标准和机艺融合模式,形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到“十四五”期末,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粮食作物、油菜机械化水平领先全省。
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壮大种业为目标,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补齐种质资源保护等短板。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畜禽和名优鱼类种苗企业,强化重大动植物疫情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性强的新品种,开展良种展示示范;打响荆州种业品牌,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荆州种业发展水平。
现代农业建设重点
现代农业建设重点 |
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4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农田监测等工程,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 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重点实施优质稻产业提升工程、油菜产业发展工程、园艺作物转型提质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程、畜禽产品产能提升工程。到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粮食产能达到95亿斤;“双低、双高、多抗”油菜良种覆盖率超90%,功能性新品种覆盖率达到20%;建成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000个,总库容量30万吨。打造3个油菜科技智慧特色小镇。 农业科技和支撑装备:重点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推广松滋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经验,到2025年每个乡镇都建成1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组织。 数字农业农村建设:重点实施智慧农业引领工程、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提升工程、快递下乡进村工程,推进中农联荆州智慧云仓农商城、华中农业大数据中心、荆州市农业科创中心、国家淡水养殖技术(荆州)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全市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
资料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