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园区化、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品牌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构建“园区+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农户”发展格局,建设以山地精细农业、品质农业为特色的全国知名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培育壮大农业优势特色百亿产业
立足“一县一特、一特一片”,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标准化特色化农产品基地建设,集中力量把水果、中药材、茶叶、粮油、畜禽水产、蔬菜、竹木等7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成百亿产业。到2025年,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中国好粮油”示范县、3个现代粮油产业省级重点县。
7个农业优势特色百亿产业布局
7个农业优势特色百亿产业布局 |
水果产业。加速形成以麻阳、洪江市、溆浦、辰溪、芷江等县市为主体的优质柑桔产业带,以麻阳、辰溪、洪江市等县市为主体的名优桃产业带,以靖州、洪江市、洪江区、中方等县市区为主体的杨梅产业带,以中方、芷江、麻阳等县为主体的高山刺葡萄产业带。重点支持麻阳县柑桔产业集聚区、溆浦县和洪江市柑桔产业优质农副产品基地、靖州县杨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方县刺葡萄优质农副产品示范基地等标准化特色化基地建设。
中药材产业。大力推进全域种植中药材,突出青风藤、天麻、茯苓、黄精、山银花、龙脑樟等6类中药材品种,制定完善中药材种植技术规范和标准,在鹤城、靖州、新晃、洪江、溆浦、会同等重点产区推进一批稀缺中药材种苗繁育、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建设。
茶叶产业。重点打造以沅陵县为起点,向南经溆浦、中方、会同到通道的500里茶叶产业走廊。推进沅陵县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会同、中方等县建设名优茶产业园。
粮油产业。以溆浦、洪江市、靖州、芷江等四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市和会同县省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为主体,加快建设标准化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以麻阳和芷江西晃山区、溆浦和靖州丘陵平坝区、沅陵酉水流域、辰溪罗子山区、洪江市和会同雪峰山区等5个集中连片高标准高中档优质稻基地为主体,不断壮大优质粮食产业;以通道、中方、辰溪、溆浦、沅陵、鹤城等县区为主体,打造百里油茶示范基地产业带;以雪峰山脉和武陵山区腹地生态良好地为油菜主要发展区域,巩固沅陵、辰溪、溆浦、麻阳、芷江、中方、洪江市等油菜优势主产区产业带建设。
畜牧水产产业。围绕生猪、肉牛、家禽、水产等特色养殖,以沅陵、辰溪、溆浦、洪江市、靖州、会同、通道等县市为主体,建设湘西黑猪、黔邵花猪等优势生猪养殖区;以新晃、芷江、会同、麻阳等县为主体建设优质肉牛养殖区;以芷江、洪江市、洪江区、中方、溆浦、麻阳、辰溪等县市区为主体,建设芷江鸭、乌骨鸡等特色家禽养殖区;以沅陵、洪江市、辰溪、芷江等县市为主体建设特色水产养殖区。重点支持芷江鸭养殖加工基地及主题文化产业园、溆浦鹅养殖加工基地和主题文化体验园、辰溪37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黔邵花猪养殖基地、沅陵县湘西黑猪养殖基地、雪峰乌骨鸡产业园等特色化基地建设。
蔬菜产业。以鹤城、新晃、通道、辰溪等县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为主线,以蔬菜标准园、特色产业园为骨干建设优质“菜篮子”产品供应基地,着力创建鹤城区蔬菜产业优质农副产品示范基地。
竹木产业。把全市未纳入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范围的森林作为商品林经营区,在保障森林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构建“五带一廊”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沅陵、溆浦、芷江、中方、洪江市、会同、靖州、通道等县市为重点,建设以乡土珍贵树种用材林和杉松大径材为主的木材储备林产业带;以洪江市、洪江区、会同县集中连片的楠竹林为核心,建设以低产林改造为主,向靖州、通道、中方、芷江甚至全市延伸的楠竹基地产业带;以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和秀美林场、美丽乡村为依托,建设南北互补的全域性森林旅游产业带;以怀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洪江(洪江市、洪江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鹤城林木产品产业园为载体,以推动林浆、家具、木竹地板、林果食品、林药等林产品加工园区发展为重点,建设鹤城至洪江市、洪江区沿怀黔公路林产品精深加工走廊,打造优质林产品供应基地,统筹推动林下经济及竹木、油茶等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
资料来源:怀化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以“六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完善“园区+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集聚作用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全程全面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做强“怀”字号农业品牌,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到2025年,水果、中药材、茶叶、粮油、畜禽水产、蔬菜、竹木等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化、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品牌化综合水平达到60%以上。
优势特色农业“六化”建设行动
优势特色农业“六化”建设行动 |
农业规模化发展行动。到2025年,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2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5万亩以上,油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00万亩,优质油茶面积发展到150万亩,以柑桔、杨梅、刺葡萄、黄桃等为主的优质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20万亩以上,名优茶面积发展到25万亩,年出栏生猪520万头、出栏肉牛22万头、出笼家禽6250万羽,有林地面积稳定在2777万亩以上、活立木蓄积量稳定在1084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03%以上。
农业园区化发展行动。争创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30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其中省级2个、市级8个、县级20个;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支持麻阳县、洪江市创建全国柑桔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沅陵县创建全国茶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靖州县创建全国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严格按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和农业省级示范园认定标准,建成120个现代农业产业
园,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0个;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按照专业化、产业化、景区化要求,推动建设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力争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2个、省级田园综合体10个。
农业标准化发展行动。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两品一标”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和精深加工企业(GMP)认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加快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应用,实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基本实现追溯管理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00万亩,“两品一标”产品达到1个,通过GMP认证的精深加工企业2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5个,有机肥使用率实现全覆盖。
农业科技化发展行动。实施优质种业工程,打好种业翻身仗,到2025年,优势特色农业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积极推进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25年,建成现代农业科技展示推广中心13个、成果转化中心15个、科技示范基地50个、科技示范户10000户。提高优势特色农业科技服务效率,组建优势特色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100个,带动培养“土专家”“田秀才”1000名。
农业市场化发展行动。大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流通型市场主体500家;深入实施“怀品出怀”扶持计划,对畅销全省、全国的品牌农产品和农业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创新农业营销平台,鼓励怀化农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外大型会展活动,支持各县市区举办农业会展活动。
农业品牌化发展行动。大力推进“怀化冰糖橙”“怀5味”中药材、“怀化碣滩茶”“怀化茶油”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到2025年,全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件,力争把怀化建成“区域性知名农业品牌示范区”。 |
资料来源:怀化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1.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扩容提质行动,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提升加工转化增值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实施水果、中药材、茶叶、粮油、畜禽水产、蔬菜、竹木等优势产业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加强与国内外行业巨头对接,加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快捷智慧的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农产品保鲜、储藏、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2.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支持大型零售企业、批发市场直接参与生产基地建设,开展农超对接、产品配送,支持在综合性超市、商贸中心开设生鲜农产品直销区,建设合作社农产品社区直供点。积极探索“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商超”等新模式。积极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不断拓展怀化名优特新农产品参与省际区域合作的领域,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评选和各种农产品专业会展活动,精心组织“麻阳柑桔节”“靖州杨梅节”“中方葡萄节”“沅陵采茶节”等特色农业节会,加大品牌创建、推介和营销力度,推动怀化农产品走出去。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网红农业”。完善国际贸易服务体系,建设中药材、名优茶、油茶、蔬菜等为主导的出口示范基地,打造大湘西农产品出口加工集散中心。
3.积极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庄园经济、乡村旅游、特色观光、生活体验、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到2025年,推出10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和30个乡村旅游园区,全市乡村旅游收入突破50亿元;创建100个高标准现代农庄、家庭农场项目,每个县市区创建5星级休闲农庄3家以上,争创5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34万公顷耕地红线。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的主导作用,稳步扩大粮食规模经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制止耕地抛荒,确保水稻生产功能区至少种上一季水稻,示范推广再生稻,稳住水稻生产。充分利用旱土、高岸田、天水田、渗漏田等资源发展旱杂粮生产,积极发展玉米、红薯、大豆、花生等旱地作物间作套种,稳步扩大旱粮面积。到2025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5万亩以上。
2.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实施优质粮油工程。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确保粮食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围绕增加农民种粮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精准落实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广一批绿色高效、农艺农机结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水稻、旱杂粮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科学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强化减灾补损技术指导服务。到2025年,产量稳定在195万吨以上。
3.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粮食安全能力为目标,改革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权责清晰、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粮食储备安全体系。强化政府储备职能,科学制定企业和社会储备标准,支持藏粮于企,倡导藏粮于民。建立健全粮食储备轮换、吞吐协调机制,加强现代仓储设施建设,着力建设智慧粮仓,提升绿色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全力保障粮食储备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格局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