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
1.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全民参保登记,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为重点,基本实现法定人群社保全覆盖。按照多标准、可选择、能衔接的要求,加快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拓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渠道,健全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全面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障市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大病保险统筹层次和最高补偿限额、支付比例,到2025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内门诊医疗费用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稳定在70%左右。积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健全以医疗救助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建筑业等高风险企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增强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着力点,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5.4万套。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广泛覆盖,全市新增缴存职工15万人,净增正常缴存职工5万人。
2.健全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福利事业发展。深化困境儿童助学专项救助,拓展救助内容和标准。推进构建民生系列保险体系,到2025年,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覆盖率达100%。促进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功能互补,发挥红十字会、慈善会、基金会等示范作用,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捐赠和志愿活动。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全覆盖。推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建设,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
3.建立健全社会关爱制度。切实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社会群体权益保护。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深入实施妇女发展规划和儿童发展规划,保障妇女享有卫生健康服务,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和女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妇女儿童公共服务的投入,预防和控制儿童疾病、儿童伤害,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推进残疾儿童融合教育深入发展。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建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体制,引导青少年有序参与社会实践。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机制,形成高效合理的残疾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加快推进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建设。(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保险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规划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