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壮大县域经济
发挥县城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县城发展品质
结合县域人口增长与结构差异,科学确定县城发展规模和空间格局,稳步拓展丹江口市、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城区发展空间,拉大县城发展框架,优化空间结构与功能设施布局,完善县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环保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和商贸综合设施,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具有秦巴风韵、山清水秀、功能健全、宜居宜业的特色美丽县城,提升县城聚集产业、吸纳人口、统筹城乡的综合承载力。推动县城撤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二、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筹全域县域经济特色发展,推进重点特色产业分区域差异化布局,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活力和竞争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城乡功能设施布局,提升县城集聚能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服从服务南水北调国家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抓好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与水源区保护,探索特色生态资源产品溢价渠道,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构建具有山水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升产业产品生态价值,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引领区。继续推进竹房城镇带建设,打造绿色农产品经济带和卫浴产业经济带。加快武当旅游战略性升级,推动特区旅游经济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把武当山建成全市文化旅游康养高地、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东方国际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县域功能定位
县域功能定位 |
丹江口市。打造十堰副中心城市,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现代化生态滨江城市。 房县。打造十堰副中心城市,鄂西北区域旅游服务基地,建设具有康养旅游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竹山县。打造国际绿松石之都,建设全国森林康养基地、秦巴山片区绿色能源和生态产品生产基地,竹房城镇带绿色产业发展核心示范区,竹产业重要发展基地。 竹溪县。打造以发展农产品加工、生态文化旅游业、商贸业为主的山水园林边贸城市,建设全省以秦巴山区生态文化为特色的康养旅居目的地。 郧西县。打造全域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有机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西部门户城市。 |
资料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三、培育发展重点中心镇与特色城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特色小镇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动向研究》显示,立足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突出城镇风貌与人文特色,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生态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重点镇与特色镇。中心城市周边镇,加强与中心城区融合互动,主动承接城市功能转移,重点培育都市休闲、产业集聚、文化旅游和康体养老等配套功能。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沿汉江与重要交通轴线布局培育综合发展型、特色产业型、商贸物流型、文化旅游型、生态康养型、田园观光型中心镇与特色镇。着眼县域空间协调发展需要,大力培育距县城距离相对较远的中心镇,在偏远镇设立市级强镇扩权改革试点,激发发展活力,增强产业人口集聚功能,在县域经济中发挥次中心作用。发挥重点镇与特色镇承上启下的节点作用,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扩展基础设施向周边村落的覆盖半径,推动形成以重点镇、特色镇为中心、连带周边村落的高品质城乡生活圈,推进农村人口向重点镇集聚。实施“擦亮小城镇”和美丽城镇建设行动,全力打造配套完善、精细秀美、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
培育重点中心镇与特色产业镇
培育重点中心镇与特色产业镇 |
中心城区周边。柏林镇、黄龙镇、方滩乡、大川镇、青山镇、茶店镇、柳陂镇、六里坪镇。 汉江生态城镇发展带。均县镇、浪河镇、丁家营镇、凉水河镇、土关垭镇、蒿坪镇、习家店镇、安阳镇、杨溪铺镇、青曲镇、观音镇、夹河镇、上津镇。 竹房城镇发展带。青峰镇、军店镇、土城镇、化龙堰镇、窑淮镇、尹吉甫镇、溢水镇、宝丰镇、麻家渡镇、擂鼓镇、蒋家堰镇、中峰镇、龙坝镇、水坪镇、县河镇。 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南化塘镇、鲍峡镇、上津镇、夹河镇、军店镇、大木厂镇、土城镇、野人谷镇、宝丰镇、上庸镇、丰溪镇、新洲镇。 |
资料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