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进一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增强产业发展新动力。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以上。
培育地标性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以及高成长性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4个未来产业集群,聚力培育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地标性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的战略引擎作用,推进鸿山物联网小镇、慧海湾小镇、雪浪小镇、南山车联网小镇建设,持续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打造物联网世界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市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提升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水平,优化无锡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载体平台,推动一批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以新吴区制造设计、滨湖区设计、江阴市封装测试、宜兴市材料、锡山区装备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到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着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积极布局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生命科学、脑科学、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快建设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中欧(无锡)生命科技创新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立长三角蛋白药物研发创新基地,推动新制药、基因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智能医疗服务、医药研发服务等高端领域发展,加快推行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国产替代进口,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500亿元。
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等具有无锡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培育发展石墨烯、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布局发展量子技术、区块链、北斗等前沿技术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完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推进人工智能芯片和智能机器人研发及应用,加强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形成面向智能制造的系统解决方案,培育一批智能终端企业,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聚焦电动城市公交车、纯电动商务车、纯电动专用车等整车制造领域,重点发展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电控产品等零部件领域,配套建设智能化充电系统。加快发展特钢、电子信息材料、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努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特种工艺制造能力。积极发展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开展控制系统设计和综合试验,拓展维修服务领域。加快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以深海技术科学为着力点,加强海工装备研发制造技术攻关,打造海工装备研发试验基地。推动石墨烯和增材制造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点建设惠山国家石墨烯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促进石墨烯商业化应用、“3D打印+”示范化应用。创新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模式,支持第三方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培育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规划趋势》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