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构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协作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以重点企业为主体,新建一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全面参与中国西部科学城建设,发挥好“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作用。成立成渝(内江)智能智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内重点高校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
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推动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试点。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申报专利成果,探索知识产权资本化交易,建成内江市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着力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服务链条,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全面建设成渝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完善全市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等机制和配套政策。深入开展“人才五进”,积极探索“人才+项目”“人才+创新”等模式,推行“候鸟型人才”“假日专家”“周末工程师”等制度。深入实施“甜城英才引进工程”,加强产业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支持企业柔性引才用才,鼓励在内高校毕业生就地工作。实施党政人才学历提升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计划、基层治理人才支撑专项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领航计划、“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和甜城工匠培养工程。弘扬科学家、企业家精神,完善内江市有突出贡献人才、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各层次评选机制。建好“内江人才之家”和内江市人才综合体项目,全方位优化人才服务。
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集中力量建设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体系,支持建设一批—37—“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提高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在孵企业毕业率。搭建草根能人创业服务平台,建立技术、资金、政策、服务对接机制,扶持草根能人创新创业。
推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模式,推动多层次人才进入创新创业主战场。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发挥好全市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及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等引导作用,加大金融对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重大科技项目
重大科技项目 |
1.内江高端智能油气管道检测装备产业园项目。主要从事油气储运相关能源基础设施的检测技术研发与检测装备制造,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专业化的检测技术服务。
2.医用猪标准化培育、人源化生物材料开发和异种器官移植研究项目。以“基因猪”为主要研究对象,拥有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可培育低免疫排斥器官供体猪、生物材料猪,用于异种器官移植的研发,解决临床器官短缺问题。
3.极谷基因科技园项目。拟投资1亿元在市中区建设极谷基因科技园,建立全球皮肤细胞样本库、皮肤基因大数据中心、护肤品生产中心和生物制品、基因组编辑和基因组合成生物反应器研发中心等。
4.视频数据智能恢复与特征提取关键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针对当前主流视频监控数据处理工具存在兼容性差、提取速度慢、视频通道交错、残余视频碎片不能有效重组和易丢失等问题,进行攻关和技术积累,突破缺陷硬盘智慧访问、软硬结合的电子数据防篡改、视频帧特征签名分析、残余单帧智慧雕复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全新产品。
5.治疗临床多发恶性肿瘤的紫杉醇系列注射剂药物产业化开发项目。本项目拟示范推进紫杉醇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等3款紫杉醇系列抗肿瘤注射剂的研发及产业化。
6.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设施渔业水产养殖技术体系集成示范项目。整合园区水产养殖龙头企业资源,综合研究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等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研发适合南美白对虾、南方大口鲶等特种水产品内陆设施渔业水产养殖技术体系,共同培育园区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带。 |
资料来源:内江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数据库软件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与发展商机前瞻》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