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公园城市
启动编制《内江市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规划》。严格管控滨水资源,精细设计滨水空间,高水平保护利用生态岸线,构建高品质自然文化景观体系。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成连接城乡带状、环湖生态湿地。完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构建东西横贯的城市生态绿廊。依托沱江沿岸历史遗迹打造承载城市文化记忆的特色半岛,建设甜城工业遗址公园、邓家坝会展湾、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围绕重点地段、重点建筑、核心地标,加快开展沱江沿岸亮化及维护工程,着力培育“夜经济”新业态。分段引导塑造滨江风貌,优化天际线,推动滨江建筑整治,预留山水视廊。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建设比例,逐年增加装配式建筑使用。积极争创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城市,全力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公园城市。
加快建设韧性城市
全面梳理城市治理风险清单,实现风险源头管控、过程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全系统治理。开展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下管廊等检测评估,制定道路、桥梁、隧道养护规范。
重点防范危险化学品企业、油气长输管道、渣土场以及施工作业等城市工业企业风险,大型群众性活动、“九小”场所、高层建筑等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公共交通、隧道桥梁等公共设施风险,洪涝、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风险。因地制宜采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措施,减少内涝灾害。规划建设特勤消防站、普通消防站、小型和微型消防站。强化城市照明资源日常运行维护。建立城市社区网格化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体验基地,倡导城市安全文化,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加快建设人文城市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加强城区沿江文物、历史特色建筑、工业遗址测绘建档和保护利用,加快推进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清单和档案,对历史建筑予以挂牌保护。在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其他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地区,保护好历史建筑周边地区的历史肌理、历史风貌,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禁止建设高层建筑和影响风貌建筑。加强现代城市建筑设计管理,加强新建高层建筑管控,塑造传承文脉又体现时代特征的城市风貌。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完善信息资源目录,建立基础数据资源库和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建立全市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通机制,实现数据有序共享共用。积极开展政府治理大数据、城市管理大数据、精准扶贫大数据、现代农业大数据、城市居民信用大数据等应用,逐步实现内江数据资源资产化、数据资产服务化、数据服务价值化。落实“三融五跨”要求,以打造服务型、民主型、透明型智慧政府为目标,抓好内江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运营中心、智慧公安、智慧综治、智慧环保等“数字内江”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民生领域大数据应用,打造数据支撑“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民生服务便捷化。
切实增强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提升道路网络密度,提高城市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谋划城市轨道交通。完善停车场、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建小区、老旧小区改造中合理配建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倡导绿色出行。严格落实停车配建标准,加大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启动一批地下停车场以及立体停车设施建设项目。加强公交专用道、步行和自行车道系统建设,改善公交、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条件。增加行人过街设施、自行车停车设施、道路林荫绿化、照明等设施供给能力。加强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力度。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启动实施一批水厂、再生水厂项目,加强供水应急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网络体系,启动新一轮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案。科学规划建设城区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便民配套设施,着力建设“完整社区”,打造“15分钟便捷生活圈”。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推动城市更新,加快出台城市更新办法等相关指导规定,推动老旧小区更新、基础设施更新、空间环境品质更新、旧城产业更新。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支持城市、县城(城关镇)老旧小区通过改造、购置、租赁、整合、联建共享等方式逐步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要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推动适老宜居社区建设,建立“建筑、环境、设施”更新与“城管、物管”治理联动的“3+2”城市更新治理体系。
着力壮大城市经济规模
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有序推动城区内企业向开发区、高新区等产业园区集中,探索产业用地灵活供给模式,妥善解决城市老工业区企业搬迁问题,培育做大一批本土植根优势企业。推进中心城市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发展,集中资源做优做强邓家坝新经济集聚区、万达“夜经济”文旅小镇、城南文创新区、椑木产业新城、高桥科教新城、国际物流港、川南电子商务中心等城市新名片,提升“川南电商博览会”“四川电商年货节”“大千美食文化节”等展会品牌,创办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展会,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打造城市高端产业集聚区、特色消费集聚区,建设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增强县城产业承接和产业配套能力,与中心城市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动关系。发挥城市近郊卫星镇(组团)产业承载功能,畅通中心城区与近郊乡镇交通连接,培育一批与城市核心区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功能板块。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城乡规划全覆盖,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树立挂钩机制。抓好“归雁经济”,支持致富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城市人才下乡创业,构建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和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办好乡村学校,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
滨水宜居公园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滨水宜居公园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
1.城市桥梁建设。(1)邓家坝大桥,新建一座主桥长340米、宽35米,双向六车道,引桥长470米,匝道长630米的大桥。(2)麻柳坝大桥建设,新建一座长690米、宽32米,双向六车道,匝道长550米的大桥。研究论证内江廊桥、羊子岩大桥等。
2.隧道/下穿通道建设。(1)松壕隧道建设,全长786米,新建下穿隧道、雨污管网等。(2)谢家河下穿人行通道建设,新建汉安大道人行下穿通道(连接汉安大道南北两侧谢家河景观步道),净高3.5米,净宽5米。(3)内江北站下穿1号通道至学院路项目,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35米,长约3.7千米,为联系高铁片区与高桥片区的主要通道,分担汉安大道东段的交通压力。(4)内江北站下穿2号通道至321国道,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35米,长约1.1千米,为内江北站南北广场间的联系通道。(5)启动汉安大道重点路口(兰桂大道、大千路、万晟城321国道等)上跨下穿规划论证,力争“十四五”期间实施1—2个路口改造。
3.城市道路建设。(1)第二入城线,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35米,长约3.7千米,为城南乐贤片区与城西片区间的联系通道。(2)麻柳路至光华大道,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40米,长约3.9千米,为联系旧城片区、东兴片区和高桥片区的主要通道。(3)安泰街北延线,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32米,长约1.9千米,为邓家坝片区与城西片区间的联系通道。(4)甜都大道南延线,城市快速主干道,道路宽52米,长约2.4千米,为内江主城区南北快速通道。(5)迎霞路,新建道路长2055.72米,宽40米,主干道,双向六车道。(6)规划论证中心城区连接城郊重点镇快速通道。
4.沿江综合整治工程。(1)沱江左岸老沱桥至小青龙河段综合整治工程,新建污水管道长7.5千米,新建生态防洪堤3.62千米,新建道路4.73千米(含桥梁100米),生态修复及景观建设34290.6㎡.(2)沱江右岸史家至内隧高速公路大桥沿江综合整治工程,沿江长度约3.9千米。(3)沱江右岸天宫堂电站至白马镇沿江整治工程,沿江长度约7.2千米。
5.牛毛山生态公园。规划面积281000㎡,以山地景观为主,为本区域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大型开敞绿地。
6.城市供水设施。(1)三水厂(一期、二期)工程,项目选址经开区四合镇尖山村,占地143766.67㎡,供水规模10万m3/天(远期规模30万m3/天),主水源为金沙江,备用水源为沱江;二期利用三水厂预留用地新建建构筑物,安装配套设备设施,供水规模20万m3/天。(2)三水厂配套引水管道工程,项目选址永安镇大庄村,泵站占地7.89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取水泵站一座以及引水管道约29.92千米,近期规模20万m3/天,远期规模40万m3/天,泵房和管道按40万m3/天规模建设,设备分期安装。 |
资料来源:内江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生态城市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调研与前景评估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