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以绣花功夫建设管理城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
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建立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控制国土开发强度,统筹全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产业空间发展,强化三大板块联动发展,尊重本底条件和发展差异,因地制宜推进高质量发展。山林生态涵养板块,包括青龙满族自治县、海港区北部和抚宁区北部,以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重点,控制城镇发展规模,设置严格的产业负面清单。平原城乡协调发展板块,包括昌黎县、卢龙县等平原及浅山区发展区域,以促进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保护基本农田,提高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沿海优化统筹发展板块,包括海港区南部、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南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戴河新区,以及海域部分,是陆海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以完善陆海功能、提高综合竞争力为重点,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推进港产城融合,强化组团联动,实施高水平集中适度开发,承接首都特色功能疏解,打造全省蓝色经济先行区和环渤海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二)构建组团联动的城乡发展格局
突出山海特色发展,优化空间资源,完善城乡体系,着力构建“一城一港、多组团、多节点”的城乡空间格局。“一城一港”是城市的主城区。“一城”即海港区,强化城市综合功能,着力推进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功能更新和北部片区协调发展。“一港”即秦皇岛港,坚持以城定港,推进港口转型,实现港城融合。“多组团”是城市发展的拓展区,包括山海关、北戴河地区(含北戴河区和北戴河新区)、抚宁、秦皇岛开发区4个城区组团和昌黎、卢龙、青龙3个县城组团。推进抚宁、秦皇岛开发区组团与海港组团一体化发展;突出山海关、北戴河地区组团特色化发展;强化昌黎与黄金海岸片区的交通联系和功能互补;推进卢龙组团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保障青龙组团生态涵养旅游区建设,加强生态保育与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城镇规模体系,突出各城市组团特色,差异化发展主导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强化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增强沿海平原地区的整体效率和承载能力,引导北部山区人口和城镇点状集聚发展,有序引导市域城镇人口的合理分布。“多节点”指多个小城镇,包括重点镇和一般镇。优化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建设水平,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二、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
以建设开放创新、绿色宜居的国际化滨海城市为目标,瞄准全省第一、对标全国最高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品质,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建设现代化都市区。
(一)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对标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高质量编制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设计,统筹产业园区、城市街区、景区景点建设,充分挖掘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色风物,建好城市标志性地段、景观、建筑,打造“城市客厅”和优美天际线,塑造历史底蕴、滨海风情、时代风尚、长城风韵、和谐一体的城市风貌。海港组团突出“舒朗大气、简洁明快”的现代港城风貌特色。北戴河地区组团突出“红瓦绿树、碧海金沙”的滨海休疗旅游区风貌特色。山海关组团突出“古朴庄重、新旧辉映”的滨海古城风貌特色。秦皇岛开发区组团突出“科技先锋、创新风尚”的创新园区风貌特色。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利用历史典故、民俗传说、名人轶事等,提炼文化符号,形成文化展示和体验空间。加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古树名木的保护。
(二)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植入国际交往(会议)、邮轮游艇中心、中央文化区、中央商务区、城市风貌标志区等新兴功能,形成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四季友好的活力中心和海滨城市形象中心,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加快城市交通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达性和通行便利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完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加大城市供热、电力、通讯等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和社区建设力度,完成城市区80年代老旧房屋改造,开发建设和完善火车站片区、海阳片区、西部片区等六大重点片区,重点推进河东、东港里等八大片区打捆整体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绿色城市建设,持续开展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专项整治,深入落实片长制、路长制,开展星级公园、美丽街区、精品街道等创建工作。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深化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三)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创新服务模式供给。大力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精准扶贫、住房、交通、消防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新模式。积极发展互联网医院,创建互联网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网上预约分诊、随访跟踪、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等“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开展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市县各类优质教学资源联网共享,发展互动教育、个性定制等在线服务教育。加强数字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将地理信息、事件信息、建筑物信息、人口法人信息、车辆信息、网络信息、物联传感信息等多类数据叠加关联,完善以“城市大脑”为中心的智能化治理网络,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感知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产业发展的全面深度融合,以我市作为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突破,加快建立完善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指挥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深入推进数字社区和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全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四)提升数字政府管理水平
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标准,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步伐,打造统一安全的电子政务云、政务大数据平台。推动共享平台纵向贯通、横向连接,为各级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提供有力支撑。实施互联网出口整合计划、业务专网整合迁移计划,提升政务外网服务能力。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深入推进政府各级、各部门间数据系统整合共享,推进公共数据开放标准、规则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两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市县信息资源共享绩效评价制度,推进政务数据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交换共享。推动政府治理方式数字化变革。加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行政管理探索创新。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监管模式。推进区块链技术等创新应用,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三、提升县域发展能级
坚持强基础、立支柱、上水平,扎实推进“一县一策”“一园一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板块。加快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县域产业园区,提高县域产业承载能力,引导产业集约节约发展。
(一)推进县城扩容提质
把县城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关键举措,统筹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开发边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集聚发展能力,引导人口与产业向县城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县城集中。强化规划引领,科学规划绿地景观、河湖水系,突出地域文化、民俗民风等特色,打造标志性建筑和特色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道路路网、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明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县城整体服务功能。推动产城教融合,促进产业园区与县城建设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统筹建设和使用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县域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初中向重点乡镇集中,高中和职业教育逐步向县城集中。
(二)推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强做优立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园区特色化、专业化提档升级,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昌黎县高端金属材料及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循环化工、钢铁深加工及现代物流五大产业,依托安丰、宏兴、兴国等企业,拓展不锈钢精品特钢、冷轧薄板、无缝钢管等新产品,开发汽车板、硅钢等高端产品。昌黎葡萄酒产业集群,依托华夏、茅台干红、朗格斯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高中档葡萄酒、产区个性化酒品,推动葡萄酒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多元化、个性化整合发展。昌黎县皮毛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动物养殖、品种改良、设计研发、服装加工“四大基地”,打造中国“北方裘都”。卢龙县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绿色建筑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内外墙板、人造石英石板材等产品,做强以预制构件和集成家居为核心的装配式绿色建筑产业。卢龙县甘薯深加工特色产业集群,依托十八里食品、光友薯业等龙头企业,开发高品质精制淀粉、方便粉丝、冷面、薯脯等深加工品种,研制开发甘薯全粉、紫甘薯色素等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叫响“中国甘薯之乡”品牌。青龙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双合盛粘豆包、同盛医药、中红三融、百峰贸易、木兰菌业等企业,着力培育林果、畜牧、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和设施蔬菜、杂粮、桑柞蚕三大特色产业,打造板栗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和特色小镇
分类引导小城镇特色化发展,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力、或产业集群基础、非农就业比重高的小城镇作为重点镇。依据城镇发展现状和条件,择优培育一批重点镇,承担跨镇域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专业化生产,打造农业产业化基地。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依托城市重要景观资源、山海旅游通道建设,结合旅游、度假、康养、体育、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特色小镇。着力提升重点镇、中心村的规模和品质,依托各重点镇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镇区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功能集成型服务中心或聚集区。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
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破除阻碍发展的制度障碍,推动城乡要素均衡高效配置和平等交换,加快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加速形成城乡互惠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清理限制户口迁移的“门槛”和障碍,着力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五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将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便利化基本公共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的机制。加快户籍变动与农村“三权”脱钩,不得以退出“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促使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放心落户城镇。
(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动城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教育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优化城乡师资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共享,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医疗一体化,健全农村、社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满足农村群众的就近医疗需求。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投入。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完善镇村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增强农村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管一体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气化一体化,全力做好安全巡查、气源保障等工作,严格落实人员、制度等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安全用气、科学用气、节约用气。推进公共交通一体化,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整合城乡客运线路资源,全面提升农村路网规模和质量,重点提升改造窄路基路面,逐步打通路网中的“断头路”“瓶颈路”,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一体化网络。推进供排水一体化,搞好供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推进市政管网改造和县城周边村的供水管网建设,研究出台农村饮水补贴政策,逐步推进乡镇集中供水。推进环卫一体化,加快乡镇垃圾转运站建设,加大对保洁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清运机制有效运转、保洁效果长效保持。推进消防一体化,统筹规划布局城乡消防基础设施,推动城乡消防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管理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 |
1.公交。公交示范城市场站建设。 2.城市路网。市本级进行火车站北站房北广场及周边、民族路、西港路、北环路、峨眉山路、龙海大道、黑龙江道、秦皇东大街、东港路、燕山大街、红旗路、河北大街路段道路改造及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16项;海港区道路建设工程42项,北戴河区道路建设工程2项,山海关区道路建设工程15项,抚宁区道路建设工程10项,开发区道路建设工程5项,北戴河新区道路建设工程18项,昌黎县道路建设工程9项,卢龙县道路建设工程11项,青龙满族自治县道路建设工程2项。 3.片区开发完善提升。改造227个老旧小区,其中城区161个、县城66个,重点推进河东片区、东港里片区、新兴里片区、康乐里片区、市政院片区、矿院里片区、育红里片区、滨河路片区等八大片区打捆改造;新开发建设和完善六大重点片区,西港片区全面启动,金梦海湾片区趋于完善,西部片区基本完成,火车站片区初步成型,海阳片区发挥功能效应,新开河口片区初见成效。 4.棚户区改造。涉及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个,其中市本级15个、海港区10个、北戴河区3个、抚宁区2个、山海关区1个、昌黎县2个。 5.城中村改造。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5个,其中海港区4个、抚宁区1个。 6.污水处理。秦皇岛市老旧排水管网改扩建,北戴河新区团林第二污水处理厂、海港区北部片区污水处理厂、开发区东区9号污水处理厂、第六污水处理厂等7个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抚宁区榆关镇、台营、大新寨镇污水处理工程及昌黎县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工程。 7.垃圾处理。秦皇岛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北戴河区暑期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卢龙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焚烧发电、青龙满族自治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项目。 8.供水。建设北部新水厂、卢龙县第二水厂。 |
资料来源: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特色小镇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