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中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质量。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进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秦皇岛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强化基层综合文化功能中心的文明实践功能。扎实推进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深入开展“送文化”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创新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基层文艺辅导基地、图书馆馆外基层服务点,支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国有剧团常年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支持市级新型主流媒体发展,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项目、运营公共文化设施,促进服务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二)提高优质文化供给
坚持协同发展、差异化发展、创新发展、全链条发展,推动文博文创、数字文化、影视演艺、出版印刷、工艺美术、文化制造等六大门类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巩固提升文化制造等传统优势行业,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提质增效。支持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建设一批带动影响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一批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建设文化大数据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强化对外文化交流,提升秦皇岛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深化文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出资人与主管主办制度有效衔接,完善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文化领域社会组织管理,深化文联、记协等党的群团组织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公共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建设 |
重点建设项目。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市大剧院、市科技馆、市海燕戏曲艺术剧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板厂峪长城窑址群遗址博物馆、海港区旅游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戴河区博物馆、北戴河区文物保护利用、北戴河区石塘路历史文化街区、北戴河怪楼文化艺术产业园、路能达国际汽车文化创意产业园、山海关古城遗迹保护提升、山海关核心展示园综合提升、昌黎县博物馆、昌黎县文化中心、卢龙县孤竹博物馆、青龙满族自治县非遗展馆、青龙满族自治县图书馆。 |
资料来源: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评估》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