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覆盖全过程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医疗服务高地。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综合改革。坚持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适合医疗行业发展的薪酬制度和编制管理改革,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和质量保障机制,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理顺药品价格,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提升区域医疗中心综合服务能力。依托绵阳市中心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零四医院、绵阳市中医医院,加强名院名医名学科打造,争创国家、省级重点医学学科,辐射带动川北区域整体医疗水平。巩固和扩大三级医院成果,统筹市域医疗资源配置、整合推进医疗资源共享,鼓励城市公立医院与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合诊室、科室、病区。提高医务工作者素质。推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科研创新和转化平台建设,深化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再培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养。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丰富“5G+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加快发展健康产业。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按照建设I型大城市需求,出台《绵阳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扩大基层优质卫生资源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打造全球领先的国家核医疗健康产业基地。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以市级医院为龙头、县级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科学规划设置儿童、精神、妇产、肿瘤、传染病、职业病等专科医院。加快推进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病社区机构为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补充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绵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资源配置,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支持市、县级疾控机构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或改造升级,强化全市疾控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各级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资质建设,推动县(市、区)级疾控中心实现全覆盖,完善重大疾病和健康指标监测体系。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重点提升市、县妇幼保健机构等级标准,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甲等标准。努力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统连续的妇幼健康服务。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新冠肺炎等重大疾病预警机制和医防结合、全社会参与的重大疫情响应机制,推进市级卫生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布局全市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制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应急处置预案。实施医院平疫结合改造,推动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资源互通互联,探索建立“预防、医疗、康复”一体化的医防协同融合服务模式,提升疫情应对能力。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加强综合执法,提高卫生监督管理效能。
加强重点人群疾病防治
提升慢性病防治水平。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基层防治结合。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早期筛查干预为切入点,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业务融合。加大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等防治力度。控制大骨节病、碘缺乏、黑热病等地方病和血吸虫病危害,深入开展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推进职业健康防护教育。提升社会心理服务水平。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组织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
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羌医药发展,完善中医药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发展中医药医疗服务,强化中医(民族)医药的保护传承和普及发展,建设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程项目,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立层级分明、专业齐全、优势互补、中西协作的中医重点专科。健全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和协作机制。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健全中医“治未病”体系,编制推广一批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动麦冬、附子、天麻、厚朴等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升加工技术水平,加大中药材“药食同源”新产品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强种植、加工、仓储物流、新产品研发销售全产业链。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建立爱国卫生工作长效机制,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巩固卫生城市成果,推进卫生乡镇(县城)创建,逐步实现省级卫生城镇全覆盖,提高国家卫生城镇覆盖率,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以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为重点,实施健康细胞建设工程。普及健康教育,完善健康科普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